-
公开(公告)号:CN1190090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608548.8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4/70 , H01M50/533 , H01M5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单电池,该蓄电单电池具备由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隔着分隔件卷绕而成的卷绕体构成的电极体、集电板、单电池壳体以及电解液。正极电极片以及负极电极片各自具有集电箔和活性物质层。集电箔具有设置有活性物质层的主区域和未设置有活性物质层的端部区域。端部区域中的多个极耳以形成有被覆层端部的一部分的被覆区域和使层端部的剩余部分露出的露出区域的方式配置。集电板连接于被覆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225722.0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 , H01M10/0587
Abstract: 蓄电单元具备电极体、收容电极体的蓄电单元壳体、以及收容于蓄电单元壳体内的电解液。电极体具有:卷绕体,所述卷绕体是通过将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隔着分隔件卷绕而成的;第1带,所述第1带贴附于卷绕体中的该卷绕体的轴向上的一端部;以及第2带,所述第2带贴附于卷绕体中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部。第1带对卷绕体的固定力小于第2带对卷绕体的固定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437188.1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78 , H01M50/583 , H01M10/0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翻转板发热的蓄电单元。一种蓄电单元(1),具备电极体、单元壳体和外部端子(300)。单元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盖。盖具有盖主体(222)和能够使盖主体和外部端子短路的翻转板(224)。翻转板(224)具有:基部(224a)、与基部的内侧相连且能够与外部端子接触的翻转部(224b)、以及由弹性模量比翻转部的弹性模量小的导电性材料构成且设在翻转部之中与外部端子相对的面上的低弹性构件(224c)。低弹性构件(224c)在翻转部翻转时通过被翻转部和外部端子夹持而弹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895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317730.X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50/57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蓄电单元(1)的制造方法和蓄电单元(1),其能够抑制翻转板(224)向盖主体(222)焊接时向压力释放阀(222a)的热输入。一种蓄电单元(1)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壳体主体、盖主体(222)和翻转板(224)的准备工序;将翻转板(224)焊接在盖主体(222)上的焊接工序;以及将盖主体(222)连接在壳体主体的开口部上的连接工序。在准备工序中准备的盖主体(222)包含压力释放阀(222a)。焊接工序中,从翻转板(224)之中位于与压力释放阀(222a)相对一侧的相反侧的相反部(224a)开始翻转板(224)向盖主体(222)的焊接,在焊接翻转板(224)的周围后,在相反部(224a)结束翻转板(224)向盖主体(222)的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08108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0037718.1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湿粉制造装置,该湿粉制造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布置成使得圆筒形内表面的中心轴线CL沿着大致水平的方向延伸;多个搅拌叶片,多个搅拌叶片绕着中心轴线CL可转动地设置;转动板,转动板构造成使搅拌叶片绕着中心轴线CL转动以使得积累在圆筒形内表面的底部的湿粉被搅拌叶片舀起并且然后落下;驱动设备,驱动设备构造成向转动板施加转动力;液体扩散设备,液体扩散设备构造成向筒内空间内扩散液体以弄湿粉末;以及控制器,控制器构造成控制驱动设备和液体扩散设备的操作。控制器包括使搅拌叶片振动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50886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380040052.5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B23K11/0026 , B23K11/115 , B23K2101/38 , H01M2/263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具有将电极板层叠而成的电极层叠体、和与集电箔层叠部分接合了的集电部件,所述集电箔层叠部分是电极板中没有活性物质层的部分层叠而成的部分。集电箔层叠部分和集电部件的接合通过使相互的预定接合部位重叠并从其两面由电阻焊接电极夹住来使其压接并且采用电阻焊接来进行。另外,以压接的方向为投影方向时,将按压集电箔层叠部件表面的电阻焊接电极的与集电箔层叠部分的接触面的投影面积Xd、和按压集电部件表面的电阻焊接电极的与集电部件的接触面的投影面积Yd的面积比Yd/Xd设为1.2~4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50886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80040052.5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B23K11/0026 , B23K11/115 , B23K2101/38 , H01M2/263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具有将电极板层叠而成的电极层叠体、和与集电箔层叠部分接合了的集电部件,所述集电箔层叠部分是电极板中没有活性物质层的部分层叠而成的部分。集电箔层叠部分和集电部件的接合通过使相互的预定接合部位重叠并从其两面由电阻焊接电极夹住来使其压接并且采用电阻焊接来进行。另外,以压接的方向为投影方向时,将按压集电箔层叠部件表面的电阻焊接电极的与集电箔层叠部分的接触面的投影面积Xd、和按压集电部件表面的电阻焊接电极的与集电部件的接触面的投影面积Yd的面积比Yd/Xd设为1.2~4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476628.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103 , H01M50/15 , H01M50/176 , H01M50/18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翻转板的再翻转的蓄电单元。一种蓄电单元(1),具备电极体、单元壳体和外部端子(300)。单元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盖。盖具有经正极或负极而带电的盖主体(222)、能够使盖主体和外部端子(300)短路的翻转板(224)、以及从翻转板(224)向外部端子(300)突出的突起(226)。翻转板(224)能够在常态形状与翻转形状之间变形,常态形状以向离开外部端子(300)的方向凸出的方式弯曲,翻转形状以向外部端子(300)凸出的方式弯曲且与外部端子(300)接触。外部端子(300)具有保持部(333),保持部(333)在翻转板(224)为常态形状时与突起(226)分离,在翻转板(224)为翻转形状时保持突起(226)。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347900.9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15 , H01M50/528 , H01M50/531 , H01M50/572 , H01M10/04 , H01M10/4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蓄电单电池以及盖与外部端子之间的短路方法。蓄电单电池(1)具备电极体、单电池壳体、以及外部端子(300)。单电池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盖。盖具有以与正极或负极相同的极性带电的盖主体(222)、能够使盖主体与外部端子短路的反转板(224)、以及与反转板连接的限制部(226)。反转板能够在以向从外部端子离开的方向凸出的方式弯曲的稳态形状和以朝向外部端子凸出的方式弯曲并与所述外部端子接触的反转形状之间变形。盖主体具有在反转板为反转形状时承受限制部的承受部(223)。承受部(223)容许反转板从稳态形状向反转形状变形时的限制部(226)的通过,在反转板为反转形状时与限制部(226)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317462.1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78 , H01M10/0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短路构件的蓄电单元。一种蓄电单元(1),具备电极体、单元壳体和外部端子。单元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盖。盖具有:与壳体主体的开口部连接且经电极体中的正极或负极而带电的盖主体(222);以及与盖主体(222)连接且能够使盖主体(222)和外部端子短路的短路构件(224)。外部端子包含配置在短路构件(224)的上方的端子板(330)。短路构件(224)包含由导电性树脂构成的弹性部(224b)。弹性部(224b)在单元壳体的内压小于预定压力时与端子板(330)分离,在单元壳体的内压为预定压力以上时以与端子板(330)接触的方式弹性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