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2052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073409.9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下祐贵
IPC: H01M4/66 , H01M4/80 , H01M10/0562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集电器、全固体电池和电极集电器的制造方法。本公开内容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涂层与氧化铝层的剥离的电极集电器。在本公开内容中,通过提供一种电极集电器,解决上述课题,所述电极集电器是用于全固体电池中的电极集电器,依次具有集电层,氧化铝层,以及含有导电性材料、树脂和无机填料的涂层,上述集电层在上述氧化铝层侧的表面具有多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09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0356735.6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长谷川元 , 松下祐贵 , 西村英晃 , 奥畑佑介 , 尾濑德洋 , 立石满 , 永松茂隆 , 内山贵之 , 滨重规 , 加藤大 , 真下直大 , 戎崎英世 , 小林绫乃 , 藤卷寿隆
IPC: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叠电池。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抑制了多个电池单元的短路电阻的偏差的层叠电池。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层叠电池来解决上述课题,其是在厚度方向具有多个电池单元且多个电池单元并联电连接而成的层叠电池,该电池单元依次具有正极集电体、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其中,层叠电池具有的表面侧电池单元和中央侧电池单元满足条件(i):表面侧电池单元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子传导率小于中央侧电池单元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子传导率;和/或条件(ii):表面侧电池单元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子传导率小于中央侧电池单元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子传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82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356718.2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长谷川元 , 松下祐贵 , 西村英晃 , 奥畑佑介 , 尾濑德洋 , 立石满 , 永松茂隆 , 内山贵之 , 滨重规 , 加藤大 , 真下直大 , 戎崎英世 , 小林绫乃 , 藤卷寿隆
IPC: H01M50/528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叠电池。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了由多个电池单元中的短路电阻的偏差引起的寄生电流的层叠电池。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层叠电池来解决上述问题,该层叠电池是在厚度方向具有多个电池单元且多个电池单元并联电连接而成的层叠电池,该电池单元依次具有具备正极集电极耳的正极集电体、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具备负极集电极耳的负极集电体,其中,层叠电池具有的表面侧电池单元和中央侧电池单元满足条件(i)表面侧电池单元中的正极集电极耳的电阻大于中央侧电池单元中的正极集电极耳的电阻、和/或条件(ii)表面侧电池单元中的负极集电极耳的电阻大于中央侧电池单元中的负极集电极耳的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07565187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401851.0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7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提供可抑制电池输出性能的下降、同时在短路等电池发热时抑制电池的温度上升的电池。该电池具备层叠的多个单元电池,该单元电池具备分别配置于层叠方向两端的一对集电体和至少1个电极体,该电极体具备配置于该一对集电体之间的、第1极活性物质层和与该第1极活性物质层不同的第2极活性物质层以及配置于它们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一对集电体与第1极活性物质层或第2极活性物质层相接触,在层叠方向邻接的单元电池之间具备包含吸热材料的吸热层。
-
公开(公告)号:CN11012052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073409.9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下祐贵
IPC: H01M4/66 , H01M4/80 , H01M10/0562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集电器、全固体电池和电极集电器的制造方法。本公开内容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涂层与氧化铝层的剥离的电极集电器。在本公开内容中,通过提供一种电极集电器,解决上述课题,所述电极集电器是用于全固体电池中的电极集电器,依次具有集电层,氧化铝层,以及含有导电性材料、树脂和无机填料的涂层,上述集电层在上述氧化铝层侧的表面具有多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099050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225745.7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活性物质复合粒子、电极活性物质层和全固体锂电池。本发明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高温时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反应的活性物质复合粒子为课题。在本发明中,通过提供以如下为特征的活性物质复合粒子来解决上述课题,该活性物质复合粒子具有岩盐层状型的氧化物活性物质,和在所述氧化物活性物质的表面形成的、含有铌酸锂的涂层,上述涂层的厚度在25nm~94nm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53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130964.6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 , H01M10/0413 , H01M10/0468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2200/00 , H01M2220/20 , H01M10/052
Abstract: 全固体电池以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在层叠有短路电流分散体和发电要素的全固体电池中,防止在约束电池的情况下短路电流分散体的粘接材料破裂等。全固体电池,层叠有短路电流分散体和发电要素,利用约束部件对层叠方向赋予约束压力,在所述短路电流分散体中,沿着层叠方向层叠有第一集电体层、第二集电体层、以及设置于第一集电体层及第二集电体层之间的绝缘层,并且利用粘接材料粘接,在发电要素中,沿着层叠方向层叠有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材料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材料层以及负极集电体层,第一集电体层与正极集电体层电连接,第二集电体层与负极集电体层电连接,在短路电流分散体中,粘接材料设置于未被赋予基于约束部件的约束压力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15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0829666.1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3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硫化物全固体电池。公开了在电池异常发热时通过吸热层吸收热,并且在持续长时间使用了电池的情况下也可以以高水准维持电池的容量的硫化物全固体电池。硫化物全固体电池,其具备至少一个单元电池、至少一个吸热层以及收容所述单元电池和所述吸热层的电池壳体,所述单元电池包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所述吸热层包含选自糖醇和烃中的至少一种有机吸热材料,所述吸热层不包含无机水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56518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401851.0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7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提供可抑制电池输出性能的下降、同时在短路等电池发热时抑制电池的温度上升的电池。该电池具备层叠的多个单元电池,该单元电池具备分别配置于层叠方向两端的一对集电体和至少1个电极体,该电极体具备配置于该一对集电体之间的、第1极活性物质层和与该第1极活性物质层不同的第2极活性物质层以及配置于它们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一对集电体与第1极活性物质层或第2极活性物质层相接触,在层叠方向邻接的单元电池之间具备包含吸热材料的吸热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37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80024716.4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工业大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029 , C01B25/45 , C01G25/006 , C01G33/006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H01M4/0428 , H01M4/043 , H01M4/485 , H01M4/5825 , H01M10/0562 ,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形成致密的纳米结构的能量设备和蓄电设备内的至少任一个中采用的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能量设备和蓄电设备内的至少任一个中采用的材料。本发明是一种能量设备和蓄电设备内的至少任一个中采用的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含有玻璃形成元素的原料进行碱处理的碱处理工序、和至少对所述碱处理后的原料以15~30℃的温度条件进行固化的固化工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