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90437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0155722.2

    申请日:2018-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接触件包括导电基体,所述导电基体具有供适配接触件顶压而弹性变形的弹性顶压部,所述弹性顶压部上固定连接有与导电基体固定连接的导电接触块,所述导电接触块具有用于与适配接触件导电接触的接触面,所述导电接触块的导电率高于导电基体的导电率,导电接触块的高导电率的性能使得该接触件的接触电阻较低,进而能够减少接触件发热、降低接触件温升,以提高连接器的通流能力。同时,采用分体设置的形式既能够满足接触件的弹性性能的要求,也能够满足接触件的低成本的要求,结构比较简单,且实际加工方便,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片式接触件及使用该片式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4332764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410362000.6

    申请日:2014-0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片式接触件及使用该片式接触件的电连接器。片式接触件包括两个导电片,两个导电片的前部一起形成接触件的插接部、后部左右相对间隔设置并且通过一侧边缘处的横梁连接形成接触件的用于与电连接器绝缘体固定配合的装配部,横梁以及两导电片的相应部位共同形成U形,装配部上设有用于与电连接器绝缘体上下止动卡配的上下止动倒刺和用于与电连接器绝缘体前后止动卡配的前后止动倒刺。在电连接器绝缘体尺寸有限的情况下,上述简单的固定结构使得片式接触件可以无需其它的辅助部件固定,尽量的增大有用部位,扩大尺寸,从而提高其通电流行能,进而可提高用于通讯设备的电连接器的单位面积通电流量。

    一种零插拔力对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062913U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921783467.2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零插拔力对插结构,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至少两个绝缘体组成的间距可调的绝缘体组件,其中相邻绝缘体之间压设有用于调节绝缘体间间距的弹性件,且每个绝缘体与另一绝缘体相对的一侧均装配有接触件;两个所述侧板夹持在所述绝缘体组件两端,且该侧板下端外侧设有用于与底板两侧限位部内侧的斜面贴合,随底板沿/背离插合方向移动而向外侧移动使绝缘体之间间距增大/向内侧压缩使绝缘体间距减小的斜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底板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侧板夹持绝缘体水平运动,挤压弹性件同时实现接触件逐渐加紧铜排,通过推动底板向下运动、带动侧板绝缘体运动水平运动,放松弹性件同时实现接触件逐渐松脱铜排,实现零插拔力。

    一种导电端子及使用该导电端子的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209150339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2001516.4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及使用该导电端子的连接器,导电端子包括用于与适配连接器的适配接触件侧压接触导电的接触件组,定义接触件组上用于与适配接触件接触导电的一侧为内侧,接触件组包括内层接触件和外层接触件,内层接触件包括至少两个沿直线间隔布置的弹性支臂,各弹性支臂的间隔排布方向垂直于内外方向,各弹性支臂上均具有用于与适配接触件接触导电的内层接触部,所述外层接触件包括位于内层接触件外侧的外层接触件主体,外层接触件主体的内侧凸出布置有向内延伸入对应两弹性支臂之间间隔中的导电凸起,所述导电凸起与对应的两个弹性支臂并联布置,所述导电凸起上具有用于与适配接触件接触导电的导电凸起接触部。

    一种电源连接器及其接触件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09150340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2001550.1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其接触件模块。电源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导电接触件和用于提高导电接触件的触点接触力的弹片,至少一部分导电接触件是沿导电接触件的触点朝向分层布置的分层接触件,各分层接触件均具有电流引出端,各分层接触件的触指均对应设有所述弹片;分层布置的一组分层接触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两个以上触指且不同分层接触件的触指沿垂直于电源连接器插拔方向的方向交替排列,并且/或者分层布置的一组分层接触件沿电源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形成梯度。采用上述方案能够突破通流瓶颈,满足更高的通流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源连接器的接触件模块及电源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209150341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2001564.3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电源连接器的接触件模块及电源连接器。电源连接器的接触件模块包括绝缘体、固定在绝缘体上的导电接触件和用于提高导电接触件的触点接触力的弹片,所述导电接触件包括沿其触点的朝向内外分层布置的分层接触件,各分层接触件均具有电流引出端;相邻层的分层接触件具有内外层叠的搭接部分,位于外侧的分层接触件上设有用于形成触点的凸起,所述凸起从其内侧的分层接触件的触指外侧通过,或者从其内侧的分层接触件的触指上对应设置的避让口中通过,所述弹片对应于最外侧的分层接触件设置。上述方案能够满足更高的通流要求,结构简单,能够为高通流能力提供可靠保证。

    一种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215645100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097866.0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导电端子以及连接器,该接触端子包括分层布置且互不接触的内层接触件和外层接触件,其中所述内层接触件的内层接触段向内凸起形成内层接触件触点;所述外层接触件向内弯曲形成钩状的外层接触段,且该外层接触段向内凸起形成外层接触件触点;所述内层接触段和外层接触段在空间上内外错位分布,使得所述内层接触件触点和外层接触件交错分布在该接触端子的接触平面上。本实用新型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内外层接触件在空间上相互错位,既可以形成多触点提高通流能力,同时外层接触件钩状尾端还可以在不增加接触端子整体长度尺寸的情况下增加力臂。

    一种高可靠引导及固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456100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2193263.X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可靠引导及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连接器公端上内部设置有螺纹孔Ⅰ的金属导柱、设置于连接器母端上的螺纹孔Ⅱ以及用于和公端上的金属导柱配合在连接器公、母端对插时起引导插合作用的第一通孔,连接器公端通过金属导柱内的螺纹孔Ⅰ与PCB板Ⅰ紧固,连接器母端通过螺纹孔Ⅱ与PCB板Ⅱ紧固,公端和母端在金属导柱和第一通孔的引导下完成对插。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连接器公、母端对插时高强度、高精度的要求,满足单板重量较大且对定位精度有高要求的场景,同时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强度、高精度的连接器固定及互配引导,节省板间空间,提高对插引导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