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探头检查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67162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1264630.5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及类似设备的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双探头检查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活动单元、基体单元和导向装置,其中,活动单元和基体单元组成十字交叉结构,并可使活动单元相对于基体单元旋转及直线移动;在活动单元、基体单元分别设有卡紧部件B、卡紧部件A,且卡紧部件B和卡紧部件A可抓紧蒸发器管板;在活动单元端部还设有导向装置,其可定位到目标孔位。该装置中基体单元上的卡紧部件A抓牢管,活动单元的卡紧部件从管板上松开退出,并可以不受转热管排列方式和管间距限制将探头装置运载到目标位置;该装置可以覆盖活动单元长度范围内所能到达的绝大部分传热管,检查效率成倍数增加。

    一种危险环境操作的长杆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8262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1258645.0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射线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危险环境操作的长杆夹具。该夹具中,固定爪通过支撑杆与固定手钳连接形成整体长杆夹具框架结构,活动爪与固定爪连接形成转轴,且活动爪通过传动钢丝与活动手钳相连接,活动手钳可绕固定手钳转动,从而通过传动钢丝带动活动爪与固定爪合拢;固定爪和活动爪整体组成前端较尖,后部成内凹型的鸟嘴型头部,其与放射源源辫、导源管圆柱形截面形状基本一致。该夹具,固定爪和活动爪设计的前端较尖,后部成内凹型,这与源辫和导源管圆柱形的截面形状基本一致,夹取起物品很容易被夹具前端勾住,而且增大了夹具的受力面积,夹紧后不易脱出。

    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外表面扫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57693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1241700.5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检测维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外表面扫查装置,包括圆周弧形扫查轴、直线扫查轴和扫查结构,所述的圆周弧形扫查轴和直线扫查轴通过连接件正交连接,扫查结构安装在直线扫查轴上;圆周弧形扫查轴包括圆弧导轨、形齿条、固定架,周向驱动电机及周向驱动齿轮,直线扫查轴包括通过导轨座、旋转气缸A、气缸连接板和伸缩气缸。直线扫查轴通过连接件与圆周弧形扫查轴正交连接,实现压力容器外表面检查。圆周弧形扫查轴实现直线扫查轴沿圆弧导轨做圆周运动;通过选用多个旋转气缸,实现了托盘角度的调整及不同托盘或工具之间的切换,进行一次装夹后,可实现多种检查,可进行复杂的复合型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压力容器筒体环焊缝超声自动检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10261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410843534.0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焊缝超声自动检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筒体环焊缝超声自动检查装置。连接板上有升降电机、升降减速器、齿轮副,升降电机带动其上侧的升降减速器,齿轮副分为左右两个齿轮,升降减速器带动左侧的齿轮转动,左侧的齿轮带动右侧的齿轮转动,右侧齿轮与丝杠配合,带动丝杠转动,而螺母与丝杠连接,丝杠转动使得螺母在丝杠上上下移动,螺母与螺母座连接扫查装置具备筒体扫查功能,即沿压力容器轴线升降扫查运动和沿压力容器径向伸缩运动,当进行底封头扫查时,锁紧气缸带动锁紧销脱开锁紧槽,使得摆动轴具备摆动功能,能实现底封头环焊缝超声无损检测。

    一种传热管密封焊遥控自动渗透检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28228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406431.2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无损检查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热管密封焊遥控自动渗透检查装置。包括渗透检查模块、机械运载与定位装置、控制子系统、存储与测量子系统;渗透检查模块安装在机械运载与定位装置上;控制子系统对机械运载与定位装置进行定位控制,机械运载与定位装置运载渗透检查模块到达需要渗透检查的密封焊附近指定位置后,控制子系统对渗透检查模块进行控制完成相应的自动渗透检查动作;存储与测量子系统显示和存储渗透检查模块获得的检查图像,并进行图像分析和显示二维尺寸的测量,同时建立检查结果的数据库。本发明可以降低检查过程中高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同时提高检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VVER堆型堆芯吊篮内表面电视检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1026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849722.4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VER堆型堆芯吊篮内表面电视检验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堆芯吊篮检测系统对VVER堆型核电站的堆型吊篮进行检测时存在检测盲区、容易出现缺陷漏检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丝杠伸缩摆动组件、径向移动组件和水下耐辐照摄像组件;径向移动组件固定在丝杠伸缩摆动组件下端,水下耐辐照摄像组件固定在径向移动组件下端。本发明采用丝杠伸缩实现旋转运动的结构,这种机构为刚性连接运动机构,提高了检验装置的可靠性和视频图像质量,确保目视检验灵敏度。机械装置整体机构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方便快捷。

    一种容器内表面视频检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5191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310751065.5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设备无损检测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器内表面视频检查装置。包括人孔定位机构(1)、全景摄像机组件(2)和柔性传送部件(3);人孔定位机构(1)包括导轨(4)、滑轨(5)和定位法兰盘(6);定位法兰盘(6)用于与容器人孔法兰面固定;滑轨(5)安装在导轨(4)内部,全景摄像机组件(2)通过柔性传送部件(3)安装在滑轨(5)上;全景摄像机架体(7)上端与柔性传输部件(3)连接,下端连接全景摄像机(8)。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快速、顺利、安全、完整地从稳压器等类似容器人孔送入和撤出,大大减小了检查人员遭受更大辐射剂量伤害的风险。

    一种传热管密封焊遥控自动渗透检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2822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406431.2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无损检查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热管密封焊遥控自动渗透检查装置。包括渗透检查模块、机械运载与定位装置、控制子系统、存储与测量子系统;渗透检查模块安装在机械运载与定位装置上;控制子系统对机械运载与定位装置进行定位控制,机械运载与定位装置运载渗透检查模块到达需要渗透检查的密封焊附近指定位置后,控制子系统对渗透检查模块进行控制完成相应的自动渗透检查动作;存储与测量子系统显示和存储渗透检查模块获得的检查图像,并进行图像分析和显示二维尺寸的测量,同时建立检查结果的数据库。本发明可以降低检查过程中高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同时提高检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入水口接管内圆角超声检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1026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841585.X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入水口接管内圆角超声检查装置。该装置中超声探头组件通过连杆组件固定在工具架,使超声探头组件通过连杆组件,相对于工具架进行收缩运动,工具架下端通过旋转结构与直线伸缩结构相连接,其中,通过旋转结构可实现工具架的周向运动,通过直线伸缩结构可实现工具架的轴向伸缩运动。本检查装置中接管入水口内圆角超声检查工具采用多连杆自适应结构,直线伸缩结构动作使超声探头与压力容器筒体内壁贴合,实现周向扫查;直线伸缩结构伸出动作,实现轴向步进扫查;入水口接管内圆角扫查工具呈对称分布结构,实现两对称超声探头同时检查,提高检查效率。

    基于光纤数据传输的分体式多通道超声检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0695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849723.9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超声检查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纤数据传输的分体式多通道超声检查系统。包括探头、前段模块、终端模块、采集计算机,前端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光模块通讯接口A,终端模块包括光模块通讯接口B、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探头将信号传递给前段模块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在数据采集模块中进行数据转换后传递给光模块通讯接口A,光模块通讯接口A通过光纤连接终端模块中的光模块通讯接口B,之后传递给数据处理模块,在数据处理模块中进行数据处理,而终端模块与采集计算机连接,信号最终传递给采集计算机,在采集计算机中进行分析。本发明提高了超声信号灵敏度余量,同时降低了电磁干扰,提高信噪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