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25428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199964.9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数字化人机接口核电厂的总体运行状态显示的功能分析方法。该方法从运行角度出发,分析了机组在各标准运行模式稳态运行状态下,及在相邻模式转换的过程中,执行总体规程所需信息,及信息的布置情况,确立了核电厂总体运行的监视原则,核电厂总体运行显示功能的信息筛选和信息显示原则。本发明充分利用数字化仪控系统的优势,使主控室操纵员能够灵活、快速、全面地获取信息,做出正确判断进行适当操作,进而提升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和电厂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48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1411496.8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设施重要可居留区可居留性测试与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量系统及其方法。其中的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量系统,用于对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进行测量,包括向主控室可居留区注入示踪气体的示踪气体注入装置,还包括对主控室可居留区内的示踪气体进行收集和分析的示踪气体自动取样装置。本发明能够对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进行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为事故工况下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气密性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0547346.9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先进运行限制条件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目标核电厂所有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运行限值和条件,通过主级评价和次级评价来设计目标核电厂构筑物、系统和部件各项运行限值和条件的属性类型,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赋值和组态来设计核电厂运行限制条件的内容。本发明能很好地解决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可用性要求与监督要求匹配性较差、可用性要求与处理措施匹配性较差的问题,确保能通过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各项监督要求检查来有效地识别运行限制条件对应的可用性要求,同时提高了运行限制条件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本发明能够持续提高核电厂在偏离正常运行时的应对能力,在确保核电厂安全运行的同时,不断提升其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4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11496.8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设施重要可居留区可居留性测试与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量系统及其方法。其中的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量系统,用于对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进行测量,包括向主控室可居留区注入示踪气体的示踪气体注入装置,还包括对主控室可居留区内的示踪气体进行收集和分析的示踪气体自动取样装置。本发明能够对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的内漏量进行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为事故工况下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气密性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47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11425.8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M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设施重要可居留区可居留性测试与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试验示踪气体取样点布置方法,用于通过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的通风系统对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气密试验,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明确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所包括的房间;步骤S2,明确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每个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步骤S3,明确主控室可居留区的每个房间内与气流方向呈垂直的流动空气截面的面积;步骤S4,计算每个房间的取样点个数,明确取样点的位置;步骤S5,制定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性试验示踪气体取样点布置表。本发明能够对核电站的主控室可居留区气密性试验中的主控室可居留区的示踪气体取样点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03660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0627770.7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堆腔注水冷却系统调试方法,该方法基于堆腔注水冷却系统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设计特点,通过解析系统的各项功能和配置,设计系统应开展的调试试验项目、调试试验具体实施的方案和内容、各项试验的验收准则、执行阶段和相互之间执行的逻辑顺序,包括系统单体设备调试、系统独立子功能调试和系统综合性能调试。本发明能够全面地、高效地验证系统的功能以及与系统设计目标的符合性,为确保堆腔注水冷却系统在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时充分发挥其固有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495188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510323861.8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厂定期试验周期调整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筛选得到因核电厂燃料换料周期由原换料周期延长至新换料周期而导致的定期试验周期需调整的安全相关定期试验项目的清单;(Ⅱ)对清单中定期试验周期需调整的每一定期试验项目,评估其定期试验周期的调整对相关设备安全监督水平的影响程度,并论证其定期试验周期调整的可行性和确定定期试验周期的目标值。采用该方法可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评估工作量的,降低论证工作的重复性,有利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9311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06718.8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调试方法,该方法根据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功能构成和部件构成,制定系统调试试验项目;结合试验执行的先决条件和核电现场可创造的外部条件,制定系统调试试验方式;根据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设计的功能、实现功能的方式及其表征的重要指标和参数,制定系统调试试验内容;按照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部件的固态物理联系,并结合各部件所构成功能之间的包络关系,制定系统调试试验的逻辑。本发明能够全面、高效地验证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功能以及与系统设计目标的符合性,为确保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在核电厂发生超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时充分发挥其固有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44875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09369.3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安全壳非能动消氢系统的定期试验策略分析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安全壳非能动消氢系统设备信息、事故后安全壳内氢气弥散状况、人员照射剂量率、电厂实际运行经验反馈等多方面信息,并创新性的提出了针对安全壳非能动消氢系统定期试验策略的验证方法,以确定通过本发明制定的安全壳非能动消氢系统定期试验策略合理科学,进而保证系统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951882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23861.8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厂定期试验周期调整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筛选得到因核电厂燃料换料周期由原换料周期延长至新换料周期而导致的定期试验周期需调整的安全相关定期试验项目的清单;(Ⅱ)对清单中定期试验周期需调整的每一定期试验项目,评估其定期试验周期的调整对相关设备安全监督水平的影响程度,并论证其定期试验周期调整的可行性和确定定期试验周期的目标值。采用该方法可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评估工作量的,降低论证工作的重复性,有利于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