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先进小型堆用真空喷射特性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12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4075.7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先进小型堆用真空喷射特性试验系统,包括承压容器、真空容器以及测量系统,承压容器一侧连接有供水系统和供气系统,供水系统和供气系统分别用于向承压容器提供实验水和实验气,承压容器上设有喷射管线;真空容器设于承压容器一侧,喷射管线一端与真空容器连通;测量系统设于喷射管线和真空容器内,测量系统用于监测喷射流体的喷射数据。上述试验系统,通过模化分析LOCA工况下高压喷射流体流动特性,确定其中的关键参数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而确定以上参数与真空环境下高压喷射流体流动特性之间的作用关系,形成真空喷射特性研究参数数据库,为后续相关理论模型的开发和验证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先进小型堆设计的安全性。

    一种核电厂安全壳内碎片源项材料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6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137180.9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安全壳内碎片源项材料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气体供应单元、测量单元、夹具单元、可视化记录单元和碎片收集单元;气体供应单元包括多个级联的承压容器,每个承压容器的顶端与排气管线连通,排气管线末端设有喷嘴;测量单元包括传感器和处理器,传感器安装在承压容器内和排气管线上;夹具单元夹持待测材料;可视化记录单元对待测材料在喷嘴的高速气流冲击下产生材料碎片的过程进行记录;碎片收集单元收集高速气流冲击下产生的材料碎片;研究在不同压力参数、不同喷射时间、不同喷射位置下高能气体对安全壳内不同种类材料冲击产生的碎片影响,解明高压气体喷射对核电厂安全壳内材料碎片化的影响。

    一种一三维流体跨平台同步耦合仿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22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15246.0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一三维流体跨平台同步耦合仿真方法及系统,涉及核电管网系统热流体仿真技术领域。包括Linux端获取算例边界信息并发送至Windows端;Windows端显示边界条件设置选项,对算例边界信息进行编辑,将编辑后的边界条件发送至Linux端;Windows端获取一维流体仿真软件对自定义元件输出的入口流量数值、出口节点压力数值并发送至Linux端,以使三维流体仿真软件计算元件的出入口压差;Linux端将元件的出入口压差反馈至Windows端,通过一维流体仿真软件对出入口压差进行求解,直至收敛;输出求解结果。本发明实现一维与三维流体仿真软件跨平台、同步耦合的流体力学仿真。

    纤维状海水提铀材料洗脱再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33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60718.0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状海水提铀材料洗脱再生装置,包括洗脱再生槽、洗脱液收集流路及再生液收集流路,洗脱再生槽的顶部设有材料悬挂支架,吸附铀后的纤维材料分别单股间隔悬挂于材料悬挂支架上,材料悬挂支架的高度可调;洗脱液收集流路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洗脱再生槽连接,洗脱液收集流路上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洗脱液收集槽,以收集不同浓度的洗脱液;再生液收集流路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洗脱再生槽连接,再生液收集流路上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再生液收集槽,再生液收集槽用于收集不同浓度的再生液,以处理排放或者返回至洗脱再生槽重复利用。上述纤维状海水提铀材料洗脱再生装置,可以减少洗脱液和再生液的排放,提高了环境友好性。

    轴向力平衡装置及化容上充泵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7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27726.0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向力平衡装置及化容上充泵,轴向力平衡装置包括平衡盘、平衡套、推力轴承及轴承座,平衡盘和平衡套套设于转轴外侧并安装于介质侧,平衡盘和平衡套之间沿转轴轴向具有第一间隙;推力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转轴上还套设有非驱动端轴承体和非驱动端轴承压盖,轴承座一端与非驱动端轴承压盖相抵接,另一端与非驱动端轴承体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其中,第二间隙内设有至少一个弹性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且两端分别与轴承座和非驱动端轴承体相抵接。上述平衡装置,在第二间隙内设置弹性件,实现轴向力由平衡盘全部承担,推力轴承不承担泵的轴向力,只承担弹性件的弹力,如此实现第一间隙的自动调节,使轴向力始终达到动态平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