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表面结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3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23584.9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表面结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超表面结构包括:PCB、线圈和悬臂;线圈以及PCB上的第一传导层、第二传导层和磁性贴片均设置在PCB的第一表面上,且磁性贴片和线圈均位于第一传导层和第二传导层的间隔内;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贯穿PCB并露出PCB的第二表面;悬臂的第一端与PCB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端在PCB上的正投影区域与磁性贴片重叠;若电流从线圈的第一端流到第二端,线圈对悬臂产生磁吸力,磁性贴片吸附悬臂,且导通第一传导层和第二传导层;若电流从线圈的第二端流到第一端,线圈对悬臂产生磁斥力,磁性贴片与悬臂分离。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的超表面结构的控制方式存在能耗大的问题。

    超表面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73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84018.4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表面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超表面结构包括底板、调控组件和第一供电件。调控组件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间隔设于底板上,第一元件和第一供电件连接。在第一供电件对第一元件供电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形变,以使第一元件搭接在第二元件的第二面,第一元件的第一面和第一元件的第二面为相对两面;在第一元件搭接在第二元件的第二面的情况下,第一供电件停止对第一元件供电,第一元件保持搭接在第二元件的第二面,超表面结构处于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为改变辐射至底板的电磁波的相位的状态。本申请提供的超表面结构降低了超表面结构工作时的能耗。

    一种膜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796783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351302.9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膜,包括:透明介质基底与导电材料,其中:透明介质基底一侧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是满足阻抗匹配特性或具有平面聚焦特性的单元结构图案组成的阵列;导电材料在凹槽中。制备时,在透明介质基底一侧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是预先设计出的满足阻抗匹配特性或具有平面聚焦特性的单元结构图案组成的阵列;将导电材料填充至凹槽中。应用于减少建筑物对通信信号的衰减。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减少电磁波在建筑玻璃上产生的反射,优化电磁波的透过,降低建筑玻璃对电磁波的衰减;同时,增加透过建筑玻璃的电磁波强度。更为环保节能;成本相对更为低廉;更易被用户所接受。

    天线结构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648576U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23158826.5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包括驱动件、第一反射件、第二反射件、底座和天线。天线设于第一反射件和第二反射件之间,第一反射件与第二反射成一定角度,第一反射件和第二反射件均与底座连接。第一反射件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二反射件设有第二腔室和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腔室连通,驱动件通过导管分别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接。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液态金属通过导管和第一通孔流入第一腔室,和/或液态金属通过导管和第二通孔流入第二腔室。本申请提供的天线结构可增大辐射方向图可变天线的波束偏转角。

    智能超表面单元和智能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220527211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1483405.6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超表面单元和智能超表面,涉及无线技术领域,以解决RIS对于入射波的交叉极化分量的波束赋形效果较差的问题。智能超表面单元包括:表面层,表面层包括第一环状导电贴片、第二环状导电贴片和可调元器件,第一环状导电贴片为方形环状导电贴片,第二环状导电贴片为方形环状导电贴片,可调元器件的一端与第一环状导电贴片连接,可调元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环状导电贴片连接,可调元器件的电路特性可基于第一环状导电贴片与第二环状导电贴片的电压差调节;介质层;接地层,接地层、介质层和表面层依次层叠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具有主极化和交叉极化分量的入射波,对反射波的主极化和交叉极化分量有不同的波束赋形效果。

    可重构超材料结构及其阵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589433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21130264.5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重构超材料结构及其阵列结构,可重构超材料结构包括介质层和设置于介质层上的由导电材料形成的表面层,表面层包括外环结构、中间结构和中心结构,外环结构设置于介质层的外轮廓处,中心结构设置在外环结构的中心位置上,中间结构环设于外环结构与中心结构之间。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可重构超材料结构相对于现有的多层堆叠结构设计,整体结构仅包括一层介质层,具备结构简单、厚度低、质量轻、易部署的特点,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一种超表面结构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97081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3182916.2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表面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超表面单元;所述至少一个超表面单元中每个超表面单元包括:表面层;其中,所述表面层包括:第一微带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微带线两端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微带线形成对称的、非闭环圆环结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相同结构的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微带线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微带线分别通过相同的第一可调元器件连接到所述第一微带线的两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