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A33钛合金细晶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7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26006.4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TA33钛合金细晶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钛合金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制备出一种厚度在0.5~0.8mm的TA33钛合金细晶板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TA33钛合金铸锭进行锻造处理,得到轧制用板坯;对轧制用板坯进行开坯轧制处理,得到厚度为18~22mm的第一板坯。对第一板坯进行轧制处理,得到厚度为6~10mm的第二板坯。对第二板坯进行水淬处理。对水淬处理后的板坯进行轧制处理,得到厚度为3~4mm的第三板坯。对第三板坯进行包覆轧制处理。对包覆轧制处理后的板材进行退火处理及后处理,得到厚度为0.5~0.8mm的TA33钛合金细晶板材。本发明用于制备最高使用温度为600~650℃、综合性能优异的TA33钛合金细晶板材,以满足航空航天领域高声速飞行器薄壁构件选材的要求。

    一种550℃钛合金TA32厚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0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10284936.0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一种550℃钛合金TA32厚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钛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所述厚板的制备步骤为:(1)将550℃钛合金TA32铸锭在1070℃~1150℃加热后开坯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950℃,得到中间坯料;(2)将获得的坯料在920℃~960℃下加热后,在锻造机上锻造,得到150 mm~200mm厚板坯;(3)将获得的板坯在920℃~960℃下加热,进行2~5次逐次换向轧制,获得65 mm~12mm的钛合金厚板坯料;(4)对厚板坯料进行退火、蠕变校形和表面砂光后,获得60mm~10mm厚度的550℃钛合金TA32厚板成品,所得厚板的显微组织均匀,室温、高温拉伸性能和持久性能优异。

    一种热强性高温钛合金及其热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16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25692.8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钛及钛合金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热强性高温钛合金及其锻坯的热加工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钛合金成分为:Al:6.2%~7.50%,Zr:3.0%~4.0%,Sn:1.50%~3.0%,Mo:3.50%~4.5%,Si:0.15%~0.35%,W:0.9%~2.0%,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合金元素W和Mo的含量满足:(W)≥(Mo/4)且2.8%≤(Mo/2)+(W)≤3.2%。合金元素Zr和Si的含量满足反向关系,即增加Si含量的同时需适当降低Zr的含量,且满足:‑(Zr/20)+0.35%≤(Si)≤‑(Zr/20)+0.4%。本发明所述钛合金通过β相区快速变形和α+β两相区的慢速变形实现合金组织的细化和均匀化。热处理后合金在室温至600℃均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该合金适合制备航空、航天高温部件。

    一种提高厚截面或变截面Ti6246合金锻件性能稳定性的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95952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61073.2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厚截面或变截面Ti6246合金锻件性能稳定性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是将Ti6246合金锻件加热至β转变温度以下30~60℃保温1~3h后出炉油冷或水冷,随后将锻件加热至720~760℃热透后保温6~8h,出炉空冷,最后将锻件加热至580~610℃热透后保温6~10h后出炉空冷。当锻件厚度在100~200mm之间时,任意位置室温拉伸强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不高于100Mpa;当锻件厚度小于100mm时任意位置室温拉伸强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不高于60Mpa。

    一种具有混合组织和高强度特征的高温钛合金热加工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95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74119.7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钛基材料热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混合组织和高强度特征的高温钛合金热加工制备方法。变形坯料原始状态为锻态、β热处理态或β均匀化处理状态;变形坯料在电阻炉中加热到Tβ‑30℃~Tβ+15℃,保温时间按材料常规工艺执行;采用棒材轧机或辗环机,对变形坯料施加1火次热变形,总变形量控制在40~80%范围内;热变形后材料在电阻炉中加热到α+β/β相变点以下45℃~15℃,热透后保温1~3h,出炉后采用空冷或水淬或油淬方式冷却到室温;材料按常规工艺进行其余热处理。采用本发明热加工工艺,近α型钛合金可获得具有多种形态α相组成的混合组织,经过热处理后,其持久和高温强度明显高于常规工艺制备的材料。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修复的钛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149342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778275.2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修复的钛合金,所述合金成分范围(按重量百分比)为:Al 2.5~4.4%,Sn 1.2~2.2%,Zr1.2~2.2%,Mo 2.8~4.2%,Cr 3.0~4.2%,O<0.12%,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合金适用于制备修复用丝材和粉末,其丝材适用于电弧或激光填丝沉积修复工艺,其粉末适用于激光送粉修复工艺,修复堆积体的厚度≤15mm。采用该合金修复后的零件可在550℃~630℃保温2~8h后空冷,修复体拉伸强度达到锻件原始状态水平,且修复体的延伸率大于等于10%。该合金针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修复,具有工艺适应性强、热处理简单、成形性良好、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550℃~650℃高温钛合金箔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8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715395.3

    申请日:2021-06-27

    Abstract: 一种550℃~650℃高温钛合金箔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1)将高温钛合金铸锭在1100℃~1200℃加热后锻造,获得坯料;(2)在950℃~1000℃加热后进行轧制;(3)在β相变点之上50℃~70℃热处理后水淬冷却到室温获得板坯;(4)在950℃~1000℃加热后进行轧制;(5)将所得坯料进行组焊,获得包覆叠轧包;(6)将叠轧包在950℃~1000℃加热后,进行轧制;(7)拆开叠轧包,对坯料进行第二次组焊,获得包覆叠轧包;(8)将叠轧包在900℃~950℃加热后,垂直于上次轧制方向进行轧制;(9)退火、蠕变校形、碱酸洗和砂光后,获得厚度为0.6mm的板材;(10)将板材剪切后进行7~25次冷轧,得到厚度0.08mm~0.2mm的轧制态箔材;(11)进行真空退火热处理,获得厚度为0.08mm~0.2mm的成品箔材。

    一种航空航天用耐热钛合金螺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5384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54567.9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航天用耐热钛合金Ti60螺栓加工制造方法和应用,采用Ti60钛合金棒丝材制备;先采用三次热镦工艺将螺栓毛坯一端制成直径为8‑16mm的螺栓头,得到Ti60钛合金螺栓一级半成品;再将其在1000℃‑1040℃下固溶处理,得到Ti60钛合金螺栓二级半成品;对其进行尺寸加工,对尺寸加工的Ti60钛合金螺栓二级半成品的杆部进行温滚压形成螺纹段,得到Ti60钛合金螺栓三级半成品;对Ti60钛合金螺栓三级半成品在真空热处理炉中进行680℃‑720℃时效处理,得到Ti60钛合金螺栓成品。本发明通过不同的加工和热处理工艺组合,可获得拉伸强度、剪切强度、高温持久和室温、高温疲劳性能优良的钛合金螺栓,适合在600℃~650℃范围内使用。

    一种耐热钛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55530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1387975.9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热钛合金Ti60丝材加工制造方法和应用,采用真空自耗熔炼工艺熔炼Ti60钛合金铸锭;采用自由锻造工艺将熔炼出的Ti60钛合金铸锭锻造成棒材;采用精锻工艺将Ti60钛合金棒材精锻成粗棒坯;采用热轧工艺将Ti60钛合金粗棒坯轧制成直条丝坯;对Ti60钛合金退火丝坯进行表面处理,去除丝坯表面的缺陷后进行预氧化挂氧化膜处理;采用直拉丝机对表面处理后的Ti60钛合金丝坯进行连续高温拉拔变形;采用电加热张力矫直拉拔后的丝材;对经矫直后的丝材进行退火热处理,最后进行无心磨。本发明合金通过不同的热加工和热处理工艺组合,可获得拉伸强度、塑性、剪切强度的不同匹配,可用于制作先进航空航天用铆钉、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在600~650℃范围内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