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01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278746.3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B7/185 , H04W84/06 , H04L41/14 , H04L41/142 , G06F18/241 , G06F18/2413 , G06N3/045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卫星网络的用户终端分布模型构建方法,其基于用户实际分布规律将全球卫星通信划分成多个区域,对于每个区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当前区域内用户终端的历史分布数据集,将其按终端类型划分为不同类型终端对应的历史分布数据集;S2、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终端对应的历史分布数据集训练对抗神经网络至收敛以获得不同类型终端对应的生成模型。本专利申请提出的卫星网络多类型用户终端空间分布建模与数据生成方法,将全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且考虑多种终端类型,根据历史分布数据对每个区域的不同终端进行建模来生成数据,精确描述了卫星覆盖下的用户空间分布,使得后续卫星资源分配能够更加合理,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4441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1354641.3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B7/185 , H04W4/20 , H04W72/04 , H04B7/0408 , H04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轨卫星的通信方法,将所述低轨卫星对地面的服务区域分成多个服务区域,所述方法包括:卫星在所有满足最小可视仰角条件且仰角有逐渐增大趋势的服务区域,选择其中仰角最小的服务区域作为凝视服务区域;根据运动的卫星信息,在凝视时间段中动态调整波束使其一直指向所选中的凝视服务区域直至服务区域切换。本发明的服务区域凝视多星协同覆盖方法,解决单星信令/业务波束数量不足以支撑可视服务区无缝覆盖的问题,实现低轨卫星系统对广域服务区域稳定覆盖,降低低轨用户终端的切换频次,提升用户业务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6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09337.2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9/5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数值法进行卫星轨道预测的异构并行计算方法,基于CUDA架构的CPU+GPU构成的异构环境,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调用CPU执行采用数值法计算卫星轨道所需的参数初始化,包括初始化轨道计算的环境和计算目标信息、轨道时间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的转化;S2、调用GPU基于CPU初始化的参数、使用数值法并行计算所有卫星的轨道数据。本发明通过将与卫星位置无关的计算过程分离出来由CPU来执行一次运算,并将结果以参数的方式传入GPU进行轨道并行计算,使得摄动力求解过程中减少了大量的重复计算,降低了整个计算过程的计算量,同时也降低了摄动力运算过程并行化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49514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250743.7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W28/08 , H04W28/24 , H04B7/185 , H04B7/0408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当前卫星网络中多波束蜂窝组网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QoS保障的联合邻波束和跳波束负载均衡的方法,既考虑到了用户的服务质量保障,又利用了相邻波束重叠覆盖区内用户多波束可卸载的特性进行负载均衡,同时还采用跳波束技术解决了波束中心用户无法卸载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全网波束的丢包率,并提升了全网各波束的有效吞吐。本发明通过有效利用全网的空闲资源,解决用户分布不均带来的资源分配两极化的问题,有效降低网络平均丢包率,提升网络吞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