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41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199031.X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压缩空气储能单元、热回收单元,压缩空气储能单元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共用透平装置,当低谷电能时,能够将多余的电能通过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储存在储气装置中,当用电高峰时,能够将高压气体通过燃气轮机透平装置做功转化为电能反馈到电网中,实现电网调峰,从而减少机组启停次数,增加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压缩空气储能单元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共用一套变频启动单元,通过动力切换实现燃气轮机装置、压缩空气储能单元的启动和脱开,能够实现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黑启动,有效地提高系统可靠性,满足突发状况下自启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06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45452.9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17C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储气罐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一种储气罐支撑装置,储气罐支撑装置用于压缩空气系统,储气罐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裙座,固定裙座为多个,并逐一套置固定在每个储气罐体底部;且,储气罐体为与固定裙座形状相适配的柱状管道结构;支撑基础,所述支撑基础设置在每个所述固定裙座下方并与所述固定裙座的底部相连,以分别支撑每个所述储气罐体。通过上述用于压缩空气系统的储气罐支撑装置,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多层布置结构的储气装置其生产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343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84543.9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冰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特殊气体工质余压发电的制冰工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制冰时包括如下步骤:利用余压发电系统中高压的特殊气体工质进行膨胀做功,并利用输出功将制冷工质压缩至高压高温状态;将高压高温状态的制冷工质与膨胀后低温低压的特殊气体工质进行换热,以使低温低压的特殊气体工质复温至常温低压状态;利用换热后次低温高压的制冷工质进行膨胀做功,使其转化为低温低压状态;利用低温低压的制冷工质进行制冰。该方法,既可以对特殊气体工质中的冷能进行利用,而且还无需直接参与制冰换热,提高了制冰的安全性,降低了运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而且,可以对特殊气体工质进行复温,降低了下游冰堵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80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1187908.7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闭式间冷压缩机实验系统,包括两被测压缩机、整流稳压单元、充放气单元、喘振实验单元等。所述实验系统具备单段压缩机或双段间冷压缩机实验能力,适用于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稳定介质压缩机性能实验,有效地拓展了试验台测试范围;所述实验系统能够满足间冷压缩机对进气参数的要求,尤其是高进口压力需求,从而真实模拟间冷压缩机流动状态,揭示其内部流动‑传热耦合机理;所述实验系统具备喘振实验能力,能够开展压缩机失速和喘振机理研究,具备常压到高压实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73710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31329.7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排气前置导叶与有叶扩压器联合调节装置及方法,属于压缩空气储能离心压缩机领域,包括前缘开孔的前置导叶、导气管、尾缘开孔的扩压器叶片,前置导叶通过其转轴中的气流通道与导叶集气环连通,扩压器叶片通过其转轴中的气流通道与扩压器集气环连通,导叶集气环与扩压器集气环通过导气管连通;前置导叶调节过程中,通过转轴角度变化改变进气量,气体经气流通道从叶片表面的通孔排出;扩压器叶片调节过程中,通过转轴角度变化改变抽气量,气体由叶片表面的通孔引出;本发明通过前置导叶和扩压器叶片的转动与叶片抽排气共同作用实现变工况条件下离心压缩机效率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17899494U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22310504.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天然气余压发电的润滑油站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天然气余压发电的润滑油站系统,至少包括:储油箱;轴头泵,适于与天然气余压发电系统中旋转机械的输出轴相连,轴头泵的进油口与储油箱相连通;换热器,换热器的热侧入口与轴头泵的出油口相连通,换热器的热侧出口适于与天然气余压发电系统中旋转机械的进油口相连通;换热器的冷侧入口适于与天然气余压发电系统中旋转机械的出气口相连,换热器的冷侧出口适于与外部的天然气输气管路相连。该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无需设置水循环冷却,减少了冷却水以及电能的消耗,降低了设备和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10981753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2086106.9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闭式间冷压缩机实验系统,包括两被测压缩机、整流稳压单元、充放气单元、喘振实验单元等。所述实验系统具备单段压缩机或双段间冷压缩机实验能力,适用于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稳定介质压缩机性能实验,有效地拓展了试验台测试范围;所述实验系统能够满足间冷压缩机对进气参数的要求,尤其是高进口压力需求,从而真实模拟间冷压缩机流动状态,揭示其内部流动-传热耦合机理;所述实验系统具备喘振实验能力,能够开展压缩机失速和喘振机理研究,具备常压到高压实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9818397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054908.9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4D29/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置导叶与有叶扩压器联合调节装置,属于压缩空气储能离心压缩机领域,包括前缘开孔的前置导叶、导气管、尾缘开孔的扩压器叶片,前置导叶通过其转轴中的气流通道与导叶集气环连通,扩压器叶片通过其转轴中的气流通道与扩压器集气环连通,导叶集气环与扩压器集气环通过导气管连通;前置导叶调节过程中,通过转轴角度变化改变进气量,气体经气流通道从叶片表面的通孔排出;扩压器叶片调节过程中,通过转轴角度变化改变抽气量,气体由叶片表面的通孔引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前置导叶和扩压器叶片的转动与叶片抽排气共同作用实现变工况条件下离心压缩机效率的提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87805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046874.9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4D29/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离心压缩机的叶片串列式扩压器,适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离心压缩机领域,其中的串列式扩压器叶片包括两段独立可调的前缘调节段和尾缘调节段。通过两套独立的前缘调节结构和尾缘调节机构,可以分别改变前缘调节段和尾缘调节段的安装角度。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扩压器在压缩机变工况时可以更好地适应上下游流动状况,叶片通过形成V形结构抑制了表面分离,改善了扩压器内部流场状况,提升了压缩机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了储能系统整体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6406925U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23446380.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的余压发电实验系统,包括:低压缓存罐、压缩机入口切断阀、压缩机、高压缓存罐,膨胀机入口切断阀、膨胀机入口转速调节阀、膨胀机、发电机,通过压缩机将低压缓存罐中的气体增压后储存在高压缓存罐中;高压缓存罐的另一侧通过膨胀机入口切断阀、膨胀机入口转速调节阀与膨胀机一侧连接,膨胀机的另一侧连接发电机,用于通过膨胀机与发电机将气体压力能转换为电能;还包括:膨胀机出口调节阀、汽化器切断阀、汽化器,汽化器一侧与低压缓存罐连接,另一侧通过膨胀机出口调节阀、汽化器切断阀与膨胀机连接,用于将通过膨胀机降压后的气体通过汽化器复温后输送至低压缓存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