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9150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410666.6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分离的高强度、高选择性可溶聚(苯并咪唑‑共‑酰亚胺)聚合物,结构式为:该聚合物由市售单体二氨基苯并咪唑、芳香二胺与芳香二酐在非质子型极性溶剂中聚合,经化学亚胺化后制得。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所制得的聚合物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具有适当的溶解性能,与其他传统聚合物气体分离膜材料相比,具有抗塑化性能好、气体分离性能高、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等优点,可应用于多种气体混合物的分离,例如空气中氧气/氮气分离,氮气/氢气分离,在天然气纯化过程中二氧化碳与甲烷分离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93387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58255.7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道气中CO2选择性脱除的膜吸收/膜解吸耦合方法,即在一个组件内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功能的多孔中空纤维膜,一种为吸收多孔膜,另一种为解吸多孔膜。两类多孔膜在组件内以优化排列方式相邻并被吸收剂隔开:组件壳层内充满吸收剂,分离过程中吸收液的压力比烟道气高~0.5atm,烟道气在吸收多孔中空纤维膜内流动,其中所含CO2被膜外侧的吸收液选择性吸收,而通过对与之相邻的解吸多孔中空纤维膜内抽真空实现吸收液内溶解的CO2同步解吸与吸收剂再生。两类多孔纤维膜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与吸收塔、膜吸收等过程相比,本方法同步耦合吸收/解吸过程,具有分离效率高、吸收液用量少、能耗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7099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1199452.6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分离的可溶性聚(硅氧烷‑共‑酰亚胺)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由二氨基硅氧烷、芳香二胺与芳香二酐单体在非质子型极性溶剂中聚合,经化学亚胺化后制得聚(硅氧烷‑共‑酰亚胺)嵌段共聚物。所制得的聚(硅氧烷‑共‑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在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采用相转化技术制备不对称膜,在凝固介质中凝固后进行后处理,得到具有致密皮层的非对称平板膜。本发明公开的可溶性聚(硅氧烷‑共‑酰亚胺)嵌段共聚物与其他传统聚合物膜材料相比,可广泛应用于多种气体的分离,例如空气中氧气/氮气分离,氮气/氢气分离,在天然气纯化过程中使二氧化碳与甲烷分离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21496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406178.0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脱碳提纯氢气的CO2优先渗透聚醚共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由聚醚胺及芳香二胺和芳香二酐单体在非质子型极性溶剂中聚合,经聚酰胺酸溶液化学亚胺化后制得聚酰亚胺再经溶液浇铸制备聚酰亚胺平板气体分离膜。本发明公开的聚聚醚共聚酰亚胺与其他传统聚合物膜材料相比,优先渗透CO2(针对二氧化碳和氢气而言),且合成条件温和,合成工艺简单,制成的气体分离平板膜成本低,易于产业化,可应用于含CO2体系的混合气体分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