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护盾式掘进机的巷道快速掘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19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54110.3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一种基于护盾式掘进机的巷道快速掘进方法,随掘永久支护系统连接在掘进机的尾部;护盾单元移动装置安装在掘进机的顶部;多个护盾单元沿巷道走向依次架设在掘进机及其尾部的随掘永久支护系统外围,对巷道顶板起临时支护作用;根据支护阻力数值来动态地调整护盾单元的间距以及临时支护区范围;随着掘进作业的进行,位于尾部的护盾单元收缩,并通过护盾单元移送装置将护盾单元移送至掘进机的头部,随后调整护盾单元至扩张状态;同步地,利用随掘永久支护系统同时进行顶板及帮部锚杆、锚索的施工,完成巷道永久支护作业。该方法基于护盾式掘进机动态调整掘进速度,同时实现掘进工作面掘、支、锚并行作业,显著提升掘进速度。

    一种小型锚固体三轴动静组合加载实验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834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437274.1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锚固体动静组合加载实验装置和方法,属于岩石力学实验领域。本装置包括底座组合单元、限位固定单元、侧向静载加载单元以及顶部动载加载单元,可实现五面约束、一面临空的小型锚固体三轴动静组合加载环境,装置底座及侧面设有可拆卸临空面,更改临空面位置可实现锚固体受力方向变化,本装置结合落锤式冲击动载试验机可精准构建出加载在小型锚固体试样上部的应力路径,从而研究不同工况小型锚固体试样在动静组合加载应力下所显现出的动力学特性以及破裂化特征,实验结构与方法更加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保留棚腿充填的沿空留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82848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277015.8

    申请日:201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留棚腿充填的沿空留巷方法,针对原回采巷道采用U型棚支护沿空留巷时,由于拆除U型棚棚腿导致U型棚支护结构不稳定,不能对顶板提供稳定支护甚至导致留巷失败的技术问题,首先在超前撕帮开缺口过程中保留U型棚棚腿,在后续人工立模、充填过程中,U型棚棚腿直接保留在预充填区内进行充填,最终与充填墙体形成统一承载体,对顶板提供稳定支护,同时起到提高充填墙体强度和防止充填墙体滑移的作用,保证沿空留巷顺利进行。

    预置钢绞线双向分阶段张拉的锚索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25439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012907.0

    申请日:2012-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置钢绞线双向分阶段张拉的锚索加固方法,该方法是在上区段采动影响前、采区侧面预置入锚索,注浆对待留设煤柱进行初次加固,并对锚索进行初次张拉;下区段沿空掘巷后,注浆对煤柱靠下区段侧进行加固,同时对锚索外露部分再次进行张拉,实现双向分阶段张拉。该预置钢绞线双向分阶段张拉的锚索加固方法利用锚索贯通煤柱,并在煤柱两侧分阶段张拉锚索、施工预紧力,使煤柱两个自由面相互约束,限制其变形,并通过注浆增强煤柱完整性,解决了传统沿空掘巷煤柱破碎、强度低的问题,提高煤柱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显著减少巷道变形。

    一种预留空腔通道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8929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5365.7

    申请日:2013-01-16

    Abstract: 一种预留空腔通道沿空留巷充填墙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板上预留筒孔,充填前将薄壁钢筒穿过模板,留巷内高位,采空区低位,充填后形成留有空腔的充填墙体,即减少了墙体使用材料又不减弱墙体强度。孔口处安装开闭门,当留巷变形无法正常使用必须进行卧底处理时,可打开向里抛置留巷卧底后产生的大量矸石,留巷布置在回风顺槽,由于煤层倾角的存在,冒落矸石在重力作用下涌向运输顺槽侧采空区,另外顶板垮落时侧向剖断,形成侧向剖断角,在侧向剖断角影响下,充填墙体底角的空间是冒落矸石无法达到充满的区域,充填墙体侧存有大量空间,抛置的矸石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进入采空区,为处理卧底矸石提供了存放空间。

    一种无煤柱半原位沿空留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2550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093812.6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开采的沿空留巷布置工艺,具体为一种无煤柱半原位沿空留巷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在留巷工作面采用半原位砌筑充填墙体,隔离墙体边缘一侧在采前巷道回采侧帮部内一定距离A处,另一侧在采空区内。该方法使充填墙体一侧布置在原有巷道内,易于接顶,且留巷跨度适当减少,易降低矿压显现程度,有利于维护留巷断面尺寸和顶板的完整性。

    短段临时沿空留巷方法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46797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10028783.0

    申请日:201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段临时沿空留巷方法:(1)在地面上预制高强度混凝土砌块备用;(2)在该进风巷侧的工作面煤壁上开一个长方形缺口,并对顶板进行锚杆(索)支护;(3)将高强度混凝土砌块运至留巷处,在采空区边缘用混凝土砌块建立巷旁墙体,使工作面后方的进风巷形成沿空留巷;(4)在回风联络巷后部1~2米,施工建立密闭墙将沿空留巷和回风巷封闭,并保证沿空留巷的长度不超过联络巷的间距;(5)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按照(2)~(4)的步骤进行重复操作,该短段临时沿空留巷方法极大地简化了留巷的技术难度,为瓦斯治理提供了抽采空间,降低了巷道掘进量、大大减少了工作面的准备时间,避免了现有沿空留巷所必须的后期巷修工作。

    大断面硐室减跨墩柱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9345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250678.7

    申请日:2010-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大断面巷道与硐室的支护结构,尤其是一种大断面硐室减跨墩柱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大断面硐室的中部,安装1~8个直径为0.5m~1.2m的底部钢筒,每个底部钢筒的上端,吻合的套入一个伸缩钢筒,伸缩钢筒与被套钢筒之间开有对应的高度调节通孔,通过限位钢筋横向穿插固定,在伸缩钢筒和底部钢筒内放置钢筋网架,然后向伸缩钢筒和底部钢筒内灌注混凝土,形成减跨墩柱,根据巷道的高度变化通过限位钢筋对墩柱的高度进行调节,该结构及方法适应范围广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对巷道和硐室提供较高的支护强度,实现大断面巷道与硐室的有效减跨。

    一种基于垛式支架加固顶板的交叉巷道强化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1942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1281001.9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垛式支架加固顶板的交叉巷道强化支护方法,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掘支巷时巷道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基于垛式支架加固顶板的交叉巷道强化支护方法,在新掘支巷施工前,通过理论计算获取巷道交叉段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塑性区范围以及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围岩点安全系数,在此基础上确定强化支护区的范围、垛式支架所需工作阻力,在巷道交叉段沿主巷安装垛式支架,利用垛式支架加固巷道交叉段顶板以增强巷道整体稳定性,当全部垛式支架接实顶板并达到额度工作阻力后再进行支巷的掘支作业,待巷道交叉段矿山压力稳定后,拆除并回收支护支架。本发明实现了掘支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