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1828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0508323.1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46 , B01J23/60 , B01J23/63 , B01J23/656 , B01J23/89 , B01J35/60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37/10 , B01J37/16 , C10G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钌‑钛双组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钌前驱体、钛前驱体与醇‑水混合液混合,调节体系pH值为2~7,加热,使得钌前驱体的还原反应与钛前驱体的水解反应同时进行;然后进行后处理,焙烧,得到钌‑钛双组分催化剂。本发明催化剂中形成的Ru‑TiO2结构有利于促进费托合成反应中C20+以上重烃的生成,抑制甲烷选择性,本发明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
-
公开(公告)号:CN118080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41278.3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31/36 , B01J31/02 , C07D49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均苯四甲酸二酐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钒源、离子液体及助剂组分混合,得到前驱体,所述助剂组分为碱土金属化合物和/或ⅥB族元素化合物;S2,将所述前驱体加热喷涂到载体上得到催化剂。本发明中催化剂的制备采用在不破坏主体结构的情况下,引入离子液体进行修饰,同时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替换含有金属元素的杂多酸,通过离子间的作用力,使得活性组分和助剂之间协同发挥各自的功能,制备的催化剂低钒无钛、活性组分分布均匀,纯度高、活性大,从而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和均酐收率,并且对环境污染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358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60070.1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89 , B01J37/02 , B01J37/03 , C07C29/156 , C07C29/157 , C07C3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Ag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Co‑Ag基催化剂包括活性金属和载体,所述活性金属包括Co和Ag,所述Co和Ag的总质量占所述催化剂总质量的20‑80%,所述Co与Ag的质量比为2‑9。本发明的Co‑Ag基催化剂应用于以合成气制备高碳醇的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较高的总醇选择性和高碳醇选择性,同时抑制了甲醇的选择性,主要产物C6‑C18高碳醇在醇类中的质量分数可达6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441161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0211882.1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铁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氮有机原料放置在马弗炉中烧制,得到g‑C3N4载体;g‑C3N4载体在常温下与无水乙醇、铁源配制成混合物,经过超声处理得到混合均匀的悬浊液;悬浊液经加热、焙烧,从而得到铁基催化剂。本发明利用g‑C3N4作为铁基催化剂的新型载体,其X射线衍射谱图证明Fe均匀的分布在g‑C3N4上,且形成了一种类似Fe(NCN)的新型化合物。该催化剂在费托合成反应的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烯烷比及稳定性,在碳一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17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40281.3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金催化剂氢气电化学氧化性能的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合金晶胞模型即第一模型,进而构建合金催化剂表面模型即第二模型;可选择地基于第二模型构建含有碱性水溶液层的合金催化剂表面模型即第三模型;可选择地在第三模型中合金催化剂表面分别构建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模型,得到第四模型;对第四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得到最优结构的含有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的碱性水溶液/合金催化剂表面模型即第五模型;基于第二模型进行合金催化剂的氧化势分析,和/或,基于第二模型或第三模型进行合金催化剂的H吸附自由能分析,和/或,基于第五模型进行合金催化剂的Tafel极化曲线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7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821852.7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6/10 , C07C11/107 , C07C11/02 , C07C1/247 , C07D301/14 , C07D303/04 , C07D3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复分解反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内烯烃底物进行构型转化,得到顺式内烯烃;步骤2,将步骤1所述顺式内烯烃、气态烯烃在复分解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复分解反应,得到产物端烯烃。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点为:a)将内烯烃底物经过预处理转化成反应活性更高的顺式构型,可显著提高烯烃复分解反应速率;b)可显著降低后续钌亚烷基复分解催化剂用量,提高反应过程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327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76983.0
申请日:2022-05-0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床层内分段冷却的费托合成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包括上封头、筒体和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上设置原料气进口;所述下封头底部设置反应产物出口;所述筒体内设置连续的反应列管以装填催化剂,所述反应列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管板上,下端连接下管板;所述筒体分为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冷却段,每段冷却段均设置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相邻两段冷却段间设置隔断管板,且第二冷却段的冷却介质温度低于第一冷却段。本发明通过优化冷却介质温度和分段位置,提高换热效果,降低费托合成反应热点温度,有利于床层轴径向温度的均匀分布,避免床层飞温,同时可以增大反应列管管径,减少反应管数量,降低反应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827001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611258712.9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将具有1‑4个碳原子的脂肪烃转化成烯烃以及芳烃的方法,包括:用包含至少一种具有1‑4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的进料料流吹扫燃料电池的阳极,阳极上包含催化剂,使进料料流发生反应,生成包含烯烃、芳烃和氢气的产物料流并产生电流,用气体氧化剂吹扫燃料电池的阴极产生阳离子,阳离子通过离子导体陶瓷膜进入到阳极侧,与氢气反应生成水或将氢气氧化为氢离子并产生电流,氢离子通过离子导体陶瓷膜进入到阴极侧;燃料电池包含一个阳极,一个阴极以及让电荷通过电池两极的电解质膜,阳极材料为惰性金属材料,电解质材料为混合离子型导体Sc:ZrO2或LaxSr1‑xGayMg1‑yO3。该方法增加了甲烷转化产物的收率,移除的氢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并产生电力,提高了反应的整体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73149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46394.5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C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H2/N2比合成气制合成氨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低于化学计量比的H2-N2合成气与循环合成气混合,经压缩机增压和换热器预热;步骤2:步骤1中预热的混合气体先通过一个铁基催化剂合成氨反应器,使出口氨浓度达到或高于10%,混合气体的H2/N2比下降到或低于2.8;步骤3:步骤2中的混合气体依次经过四个交替设置的换热器、钌基催化剂合成氨反应器,最终出口氨浓度达到25%以上;所述循环合成气中的H2/N2比为1.00~2.50,这种结构有利于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确保催化剂不发生飞温,有利于发挥钌基催化剂的相对低温、低压条件下的高活性,在保持钌基合成氨催化剂结构和稳定性前提下有效提高合成氨最终出口氨浓,可达到2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71366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737298.4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基钻井液基础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费托合成特定馏分产品通过蒸馏切割成几种馏分;b、对所得几种馏分中一种或几种馏分进行异构化处理,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控制异构化程度在50~100%之间;c、根据钻井液的应用要求,将得到的经过异构处理与未经过异构处理的几种馏分油按比例进行调和;d、对调和后产品进行蒸馏,将加氢异构副产物低碳烃类除去,得到用于性能测试及商业化应用的基础油样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