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00554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249521.3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断裂韧性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压痕法计算断裂韧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得材料压入及卸载阶段深度和载荷之间的关系;(2)由材料卸载时载荷位移曲线,获得塑性残余深度、接触深度状态参数;(3)利用有限元软件预测材料在压头作用下,包含径向位移修正系数以及Berkovich压头非轴对称修正因子;(4)材料单轴拉伸实验,获取材料弹性模量并结合有限元软件由GTN理论从而得到材料临界孔洞率;(5)将压入功与断裂能关联并与应变能密度等价,从而得到由临界塑性残余深度表征的断裂韧性方程。本断裂韧性测试方法能够通过材料小范围的压入实验,快速、低损获取材料的弹性模量及断裂韧性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55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49521.3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断裂韧性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压痕法计算断裂韧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得材料压入及卸载阶段深度和载荷之间的关系;(2)由材料卸载时载荷位移曲线,获得塑性残余深度、接触深度状态参数;(3)利用有限元软件预测材料在压头作用下,包含径向位移修正系数以及Berkovich压头非轴对称修正因子;(4)材料单轴拉伸实验,获取材料弹性模量并结合有限元软件由GTN理论从而得到材料临界孔洞率;(5)将压入功与断裂能关联并与应变能密度等价,从而得到由临界塑性残余深度表征的断裂韧性方程。本断裂韧性测试方法能够通过材料小范围的压入实验,快速、低损获取材料的弹性模量及断裂韧性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35639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28525.6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残余应力调控的大型加氢反应器内壁耐腐蚀层宽带极堆焊方法,该方法是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对残余应力调控的考虑,为降低残余应力对反应器内表面、过渡层以及耐腐蚀层的影响,再与实际条件结合,选择了100mm宽度的带极,150℃的预热温度以及670℃*6h的焊后热处理条件;在较大带极宽度的情况下,加入磁控装置,并给出合适的磁控装置临界电流,从而抵消了磁收缩效应,促进了熔融态与固态金属混合物的均匀流动,改善了咬边现象,进一步减少了残余应力产生的影响。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显著降低了焊后残余应力,从而提高了焊接质量和腐蚀层的强度,不但保留了较高的堆焊效率,而且提高了反应器的安全性与耐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237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12487.9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蠕变‑疲劳损伤过程中临界非弹性应变率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高温设备寿命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若干个高温设备材料;基于相同的温度工况,对高温设备材料分别进行蠕变、疲劳和蠕变‑疲劳交互试验,得到蠕变试验、疲劳试验和蠕变‑疲劳交互试验结果;根据蠕变试验结果,建立应力松弛公式;根据疲劳试验结果,建立失效非弹性应变能密度拟合方程;根据蠕变‑疲劳交互试验结果,建立净拉伸滞后能疲劳损伤方程;根据线性累积损伤法则,基于应力松弛公式、失效非弹性应变能密度拟合方程和净拉伸滞后能疲劳损伤方程,确定高温设备材料在蠕变‑疲劳寿命。本申请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高温设备材料的蠕变‑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658998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1485159.9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焊接残余应力调控的高压水射流装置及使用方法,水射流装置包括机体、喷嘴系统、高压发生系统、压力变送器及计算机,所述机体包括底座、立柱及工作台,所述立柱竖直固定在底座一侧,所述工作台设置于底座上方,所述喷嘴系统通过喷嘴固定台设置在立柱一侧且位于工作台上方,所述喷嘴系统通过管路与高压发生系统连接,所述压力变送器与计算机连接;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表面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喷嘴系统的进水端设置有喷嘴入口压力检测组件。该装置通过设置压力检测组件来检测并采集焊接构件所受到的实际水射流冲击压力、喷嘴入口位置的水射流轴心动压及高压发生系统的水射流压力,可根据检测数据及时调整水射流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609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72199.8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Q10/04 , G06F30/20 , G06F30/23 , G01N3/32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残余应力演化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母材进行循环载荷疲劳试验;代入考虑平均应力的母材疲劳预测模型中,拟合得到材料参数;采用顺次耦合法对焊接接头焊缝处进行热模拟,确定焊接过程中焊态残余应力场;基于母材的应力-应变数据,建立循环本构模型;模拟残余应力在循环载荷下的重分布行为,模拟出最大稳态拉伸残余应力值σre-max;将最大应力值σmax修正为不考虑残余应力时的最大应力值σmax0与最大稳态拉伸残余应力值σre-max之和,建立考虑残余应力演化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本发明将疲劳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建立了考虑残余应力演化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以实现对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科学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63752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70554.6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23K3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免焊后去应力处理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用埋弧焊丝,其包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成分:C 0.02%~0.07%,Si 0.2%~0.6%,Mn 1.2%~1.6%,Ni 10%~12%,Cr 11%~12.5%,Nb 0.15%~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合理调配C、Cr、Ni、Mn等元素的含量,降低埋弧焊丝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利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效应抵消焊件冷却过程中的收缩变形,降低拉伸残余应力,在焊缝区引入均匀分布的压应力。本发明提供的可免焊后去应力处理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用埋弧焊丝的熔敷金属的马氏体相变温度低(100℃),焊缝区的残余应力为均匀分布的压应力,焊后变形小,可免除焊后去应力处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