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30498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78364.0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对天然气水合物样本进行降压分解的过程中,测量所述天然气水合物样本对应于X‑CT图像信息;利用所述X‑CT图像信息构建对应于所述天然气水合物样本的水合物三维数据体;识别所述水合物三维数据体中的至少一个水合物子块;基于所述水合物子块的形态特征分别求取各个水合物子块的结构类别和结构评估值;根据所述结构类型获取对应于所述天然气水合物样本的欧拉系数;通过所述结构评估值和欧拉系数确定所述天然气水合物样本的赋存状态。上述方法定量地确定对应的赋存状态,进而能够根据所述赋存状态确定相应的开采方案,保障了对于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开采。

    浸润调控驱油过程中毛细管压力曲线及动态表征模型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050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877267.3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浸润调控驱油过程中毛细管压力曲线及动态表征模型的确定方法。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确定方法包括:构建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分别确定驱替‑吸吮流动模拟过程中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内各毛细管初始接触角、最终接触角和油水界面张力;构建反映浸润调控驱油过程中岩石润湿性变化的接触角本构模型,用以约束驱替‑吸吮流动模拟过程中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内各毛细管接触角的大小;基于驱替‑吸吮流动模拟过程中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内各毛细管初始接触角、最终接触角和油水界面张力以及接触角本构模型,利用毛细管束几何模型,梯次控制驱替压差进行多轮次驱替‑吸吮流动模拟,获取得到浸润调控驱油不同阶段的毛细管压力曲线。

    基于数据驱动的缝洞油藏开发评价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948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154701.4

    申请日:2024-02-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缝洞油藏开发评价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油气开发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断控缝洞的缝洞空间拓扑关系、几何形态以及缝洞物理模型,并根据缝洞空间拓扑关系和几何形态,建立第一断控缝洞油藏离散空间拓扑网络模型;根据第一断控缝洞油藏离散空间拓扑网络模型,利用流体垂向平衡机理和非达西流动规律,对断控缝洞油藏的生产动态定量表征进行建模处理,形成断控缝洞油藏生产动态定量表征模型;对断控缝洞油藏生产动态定量表征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断控缝洞油藏的开发动态特征,并根据开发动态特征对断控缝洞油藏进行开发。本申请的方法,实现了快速、准确地表征开发动态特征,为定量评价缝洞油藏开发特征提供依据。

    一种三相流体相变渗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703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480945.2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相流体相变渗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气‑液‑固三相体系自由能函数;通过所述自由能函数建立气‑液‑固三相流体相变渗流数学模型;对待测孔隙区域进行网格剖分,根据所述网格剖分结果,对所述模型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积分离散,形成离散化的微分方程组;对所述微分方程组进行积分求解,将求解结果用于追踪三相界面处流体相组分及几何形态的演化规律。以解决大多数理论及方法都难以定量追踪复杂相变界面的组分连续演化和几何前缘形态及缺少针对气液固三相界面的相变渗流的问题。

    气液分离装置和采油装置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27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50524.1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和采油装置,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分隔为一级分离室和二级分离室,隔板具有第一通孔;壳体内设置有吸入管,吸入管的两端分别位于一级分离室和二级分离室内;一级分离室具有引入口,引入口用于引入气液混合物,一级分离室内设置有一级分离设备,一级分离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孔;二级分离室具有引出口,二级分离室内设置有二级分离设备,二级分离室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排气孔。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一级分离室对气液混合物一级分离以及在二级分级室对气液混合物二级分离,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驱分注井的压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7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56322.8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驱分注井的压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施工作业前,在向井筒内注入1管柱体积的前置液,此时井口压力为q;S2:将暂堵剂注入油管,然后注入替挤液,将暂堵剂替挤至地层,此时井口压力为f;其中,0≤f≤0.8q;S3:在封隔器上方的油管打孔,构建压井液油套间循环通道,然后将压井液注入井筒,实现压井。本发明提供的压井方法通过在封隔器上方的油管打孔构建油套间循环通道,解决了传统二氧化碳分注井无法采用循环压井作业的问题,其次,在注入压井液前使用暂堵剂暂时控制地层压力,后续协同利用压井液柱平衡地层压力,消除了暂堵剂的安全风险又能有效保护地层不受污染。

    浸润调控驱油过程中毛细管压力曲线及动态表征模型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050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77267.3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浸润调控驱油过程中毛细管压力曲线及动态表征模型的确定方法。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确定方法包括:构建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分别确定驱替‑吸吮流动模拟过程中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内各毛细管初始接触角、最终接触角和油水界面张力;构建反映浸润调控驱油过程中岩石润湿性变化的接触角本构模型,用以约束驱替‑吸吮流动模拟过程中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内各毛细管接触角的大小;基于驱替‑吸吮流动模拟过程中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内各毛细管初始接触角、最终接触角和油水界面张力以及接触角本构模型,利用毛细管束几何模型,梯次控制驱替压差进行多轮次驱替‑吸吮流动模拟,获取得到浸润调控驱油不同阶段的毛细管压力曲线。

    浸润调控驱油过程中油水相对渗透率及动态表征模型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107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75900.5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浸润调控驱油过程中油水相对渗透率及动态表征模型的确定方法。油水相对渗透率的确定方法包括:构建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分别确定流动模拟过程中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内各毛细管初始接触角、最终接触角和油水界面张力;构建反映浸润调控驱油过程中岩石润湿性变化的接触角本构模型,用以约束流动模拟过程中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内各毛细管接触角的大小;基于流动模拟过程中毛细管束几何模型内各毛细管初始接触角、最终接触角、油水界面张力和接触角本构模型,利用毛细管束几何模型,梯次控制驱替压差进行多轮次流动模拟,获取得到浸润调控驱油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其中,流动模拟为驱替流动模拟或吸吮流动模拟。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30498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178364.0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对天然气水合物样本进行降压分解的过程中,测量所述天然气水合物样本对应于X‑CT图像信息;利用所述X‑CT图像信息构建对应于所述天然气水合物样本的水合物三维数据体;识别所述水合物三维数据体中的至少一个水合物子块;基于所述水合物子块的形态特征分别求取各个水合物子块的结构类别和结构评估值;根据所述结构类型获取对应于所述天然气水合物样本的欧拉系数;通过所述结构评估值和欧拉系数确定所述天然气水合物样本的赋存状态。上述方法定量地确定对应的赋存状态,进而能够根据所述赋存状态确定相应的开采方案,保障了对于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开采。

    非均质水驱油藏的连通结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302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384790.X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非均质水驱油藏的连通结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控制单元的连通系数以及时滞常数作为待反演参数,基于目标油藏的生产井的实测数据以及预测数据对待反演参数进行反演,得到各控制单元的连通系数以及时滞常数的反演结果;其中,控制单元是指所述目标油藏内的一对注采井组;对各控制单元按连通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对任一生产井,利用相应生产井所对应的排序靠前的至少部分控制单元的连通系数确定相应生产井的累积流动数据,以及利用相应生产井所对应的排序靠前的至少部分控制单元的连通系数及时滞常数确定相应生产井的累积储容数据;利用累积流动数据以及累积储容数据确定目标油藏的连通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