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06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63098.0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级配混凝土直拉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试验组件,包括试验框和两轴向拉伸件,两轴向拉伸件分别设置在试验框内壁上,分别用于沿X轴和Y轴拉伸试验件;连接组件,包括若干连接管和若干连接件,试验件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管,若干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轴向拉伸件上,轴向拉伸件通过连接件与连接管连接;清理组件,包括清理件和收集槽,清理件设置在连接件上,用于清理连接件上的混凝土渣,收集槽固定连接在试验台底端且与试验框底端连通,收集槽用于收集混凝土渣。本发明实现试样块的便捷安装和拆卸,适配不同尺寸的试样块进行试验,保证其受力均匀,提高整体的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9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75344.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级配混凝土轴向拉压试验装置,属于混凝土轴拉试验领域,包括横躺式支架,横躺式支架包括平躺设置的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内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两个移动圆盘,移动圆盘的两侧通过滑动结构与矩形壳体连接,两个移动圆盘的一侧分别通过横躺式轴拉结构与锁紧固定组件连接,横躺式轴拉结构用于提供轴向拉力和轴向压力,锁紧固定组件上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粘结材料与全级配混凝土试件的一端连接。本发明通过横躺式设计的轴拉支架与轴拉夹具,减弱重力对轴向拉压的影响,同时锁紧固定组件不限制全级配混凝土圆柱形试件的尺寸,能够满足不同尺寸全级配混凝土试件的轴向拉压试验,适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992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65080.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11 , G06F16/13 , G06F16/182 , G06F16/23 , G06Q10/0875 , G06Q10/0639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默克尔树的混凝土表单归档方法,属于混凝土表单归档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的混凝土表单面临资源消耗大、存储查阅困难、传输不便等问题,包括:基于混凝土生产全过程产生的工程数据特性,对混凝土工程数据进行结构化模块化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根据处理结果,生成混凝土工程区块链交易生成机制;基于混凝土工程区块链交易生成机制,建立具有默克尔树数据聚合结构的混凝土工程档案数据库;对混凝土工程档案数据库中所有表单数据进行上链操作;对已上链的目标表单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当所有数据的完整性校验通过时完成混凝土表单归档。本发明能有效解决混凝土表单归档的资源消耗大、存储查阅困难、传输不便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61496.7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C13/00 , G01N21/17 , G01S13/90 , G06V20/13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合多星观测的区域水体动态监测方法,包括:卫星遥感数据选择,低、中分辨率光学影像水体的分别提取,光学水体提取、缺失水体插补,雷达水体提取,多源水体提取结果融合,以及历史水体数据更新。本发明通过结合多颗卫星的观测能力和优势,有效地提高观测频率、空间覆盖和数据质量。进一步而言,本发明提出的联合多星观测的水体动态监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多源卫星的水体数据的融合,实现区域水体的高时空分辨率制图,可为水资源管理、旱情检测、洪涝灾害防控等应用领域的需求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1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234830.6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带有限震源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地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震源参数;构建宽频带滑动量模型;计算得到子源总上升时间模型;计算子源破裂前锋分布模型;对子源破裂过程进行拆分;根据拆分结果,得到宽频带有限震源模型。本发明通过多段不同的高斯子函数,将地震发生时的滑动速率模型分解为能够辐射高频能量的初始破裂过程和尾部持续破裂过程,近似模拟真实地震发生时的震源破裂过程,采用该方法,不仅能够约束震源错动的总持时,又能分别反映滑动过程中高频和低频能量的辐射水平,因此能够生成满足工程需求的宽频带地震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34830.6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带有限震源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地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震源参数;构建宽频带滑动量模型;计算得到子源总上升时间模型;计算子源破裂前锋分布模型;对子源破裂过程进行拆分;根据拆分结果,得到宽频带有限震源模型。本发明通过多段不同的高斯子函数,将地震发生时的滑动速率模型分解为能够辐射高频能量的初始破裂过程和尾部持续破裂过程,近似模拟真实地震发生时的震源破裂过程,采用该方法,不仅能够约束震源错动的总持时,又能分别反映滑动过程中高频和低频能量的辐射水平,因此能够生成满足工程需求的宽频带地震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64017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0700076.5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石坝料压实质量评价方法,即:采集与清洗评价坝料压实质量的数据;获取反应坝料压实质量的干密度指标;对评价坝体压实质量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最终模型输入输出参数;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压实质量评价模型,对压实质量进行评价。本发明充分考虑料源参数、碾压施工参数以及连续压实指标对坝料压实质量的影响,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堆石料压实质量评估模型,实现大坝填筑施工全过程质量精细化实时控制,减少人为干预,确保施工质量,大大提高了坝料压实质量检测的时间和成本。本发明可以为在建或待建的土石坝工程压实质量控制和确保工程质量提供巨大应用潜力及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4815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49024.2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区异步长解的地震波动分析方法,包括S1、按照网格尺寸将计算区域分为I区域和II区域;S2、II区域按照计算时步取Δt=Δts进行求解,当计算时步达到Δt=Δtn时,对I、II区域进行求解,确定波动传播的初始位移、初始速度和初始加速度;S3、根据初始时刻t的加速度值,计算得到t+Δt时刻波动传播的位移与速度的预测值;S4、根据所述波动传播的位移和速度预测值,采用动力平衡方程求解t+Δt时刻的加速度,并确定该时刻波动传播的位移和速度;S5、重复步骤S2-S4,直至全部时间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0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0459.2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10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遥感蒸散发模型的干旱区天然植被生态需水定量计算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研究区基础资料的收集,长时序卫星遥感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基于模型集合的区域实际蒸散发计算,实际蒸散发评估和验证,区域参考蒸散比的计算,天然植被蓝水蒸散量的计算,基于水量平衡的天然植被蓝水蒸散发校正,天然植被蓝水蒸散系数的计算,以及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实现干旱区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准确计算,具有区域应用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服务于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流域水资源规划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等业务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1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827746.9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10 , G06F18/23213 , G06F18/22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层的智能化识别方法,属于地层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实时监控系统对桩成孔过程中与地层特性相关的施工数据进行采集;对施工数据进行清洗,并对经清洗后的施工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异常值处理;利用信号分解EMD方法对经预处理后的施工数据进行分解与重构;根据经分解与重构后的施工数据,利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地层识别。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地质勘探方法确定土层地质信息的缺陷,实现了对土体地层的快速识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