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00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1427421.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江苏好润生物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1/59 , A01K63/00 , A23K50/80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10/20 , A23K10/22 , A23K10/26 , A23K10/24 , A23K20/158 , A23K20/174 , A23K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河蟹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属于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构建河蟹越冬养殖大棚,冬季将河蟹转移至越冬养殖大棚进行养殖,提高河蟹的养殖积温;自河蟹第5次蜕壳后,投喂促进河蟹性腺发育的功能性配合饲料;促进河蟹性腺发育的功能性配合饲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在河蟹第5次蜕壳后,增加养殖池塘的盐度,使池塘盐度达到2‰‑3‰,促进河蟹养殖后期性腺发育。本发明通过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构建温棚,投喂促进河蟹性腺发育的专用配合饲料以及养殖后期增加水体盐度等综合性的养殖管理方法,有效促进河蟹的性腺发育,达到河蟹提前上市的目标,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66961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31817.8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江苏好润生物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7/033 , C12Q1/6876 , C12Q1/689 , C12Q1/6895 , G01N3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硒化氨基多糖对河蟹幼体肠道免疫强化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法构建的硒化氨基多糖对河蟹幼体肠道免疫强化研究模型,将筛选到的差异微生物、差异衍生代谢物,以及肠道屏障因子和免疫因子三者之间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精准梳理出硒化氨基多糖基于“肠道微生物‑衍生代谢产物‑宿主肠道免疫”轴强化河蟹幼体肠道免疫的机制,相比于现有评价方法,本发明提出的研究模型构建方法角度创新,系统性好,精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7542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239876.8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堵塞鱼虾养殖场废水回收过滤设备,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横置架,横置架左右两侧底部通过铰连接设置有边缘轮,横置架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方杆,支撑方杆横向排列固定连接于横置架底面,支撑方杆之间每隔一组其前端通过铰连接设置有两组铰接板A,铰接板A底部固定连接有地毛刷,通过控制部控制伺服电机配合运转,通过控制横置架与纵置架往复平移,可以将养殖池底部的沉淀残留的废料进行反复擦除,通过控制部伺服控制伺服电机C间歇运转,可以使其搅龙杆转动,可以将排污口内侧的废料向外侧传输,可以最大程度将堆积在池底的废料进行排除解决了传统过滤设备无法对堆积在池底的废料进行有效排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564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26562.4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23K10/30 , A23K10/22 , A23K10/26 , A23K20/105 , A23K20/111 , A23K20/142 , A23K50/80 , A01K61/70 , A01K61/59 , A61K36/725 , A61P1/16 , A61P1/18 , A61K31/405 , A61K31/1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养殖青虾打斗及自残的药物和饲料及其方法,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比为0.5%‑1%的药物,每日投喂两次清晨与傍晚各投喂一次;饲喂后1个小时,捞出残饵;阴雨天气,投喂1次或不投喂;养殖区域内不种草的位置设置躲避管,为青虾提供立体躲避处;所述的药物,包括酸枣仁30‑40g、柏子仁30‑40g、L‑色氨酸8‑20g、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2‑5g、植物精油2‑5g、阿魏酸0.5‑1.0g。本发明缓解了青虾打斗和自残的状态,提高了青虾在养殖过程中的存活率,所述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846441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683513.5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10/37 , A23K10/30 , A23K20/158 , A23K20/26 , A23K20/174 , A23K10/12 , A23K20/105 , A23K20/142 , A23K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团头鲂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产配合饲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将鱼粉、豆粕、菜粕、麸皮、棉粕、面粉、米糠粉碎与豆油、磷酸二氢钙、渔用预混料、维生素、植物发酵产物、氯化胆碱、蛋氨酸、赖氨酸、山梨酸钾防霉剂搅拌混合混匀;搅拌混匀后经过超微粉碎机粉碎为混合物料,最后利用颗粒饲料的常规方法制成颗粒饲料。本发明颗粒饲料营养全面、丰富,能提高一种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团头鲂的免疫与抗氧化能力,提高应激,增强抗病能力,本颗粒饲料不需要服用抗生物药物,所生产的鱼产品为无公害绿色环保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04357570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633513.6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快速检测引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其以fstC基因为目标基因,通过设计3对DNA引物,与待检测的DNA模板放入扩增缓冲液中,在63℃恒温环境中扩增,再以80℃恒温环境终止反应,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本发明的LAMP检测引物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耗时短、操作简便的优点。该引物可以应用于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的检测中,在水生动物的病原种类鉴定、监测、疾病检疫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6657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68685.1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肠道健康的团头鲂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各组分:鱼粉,发酵豆粕,发酵棉粕,扁豆,酵母蛋白,谷朊粉,麸皮,菜籽油,大豆磷脂,氯化胆碱,磷酸二氢钙,团头鲂复合预混料,膨润土,以及饲料助剂;饲料助剂包括以下各组分:白术,茯苓,橘皮,山药,姜黄素,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甘露寡糖,麸皮。本发明从多方面入手调节团头鲂的肠道健康,同时保证团头鲂健康生长所需的营养要素,改善肠道功能,提高团头鲂的饲料利用率,降低团头鲂肠炎的发病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8214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6331.8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育银鲫抗应激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产配合饲料技术领域。其将鱼粉、豆粕、血粉、菜粕、棉粕、麸皮、次粉、洗米糠、山梨酸钾防霉剂粉碎、鱼油、大豆磷脂粉、50%氯化胆碱、姜黄素、鱼用预混料、棒土、50%维生素E及磷酸二氢钙搅拌混合混匀;搅拌混匀后经过超微粉碎机粉碎为混合物料,最后利用颗粒饲料的常规方法制成颗粒饲料。本发明颗粒饲料营养全面、丰富,能提高异育银鲫的免疫与抗氧化能力,提高应激,增强抗病能力,改善饲料适口性,促进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298716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73614.X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团头鲂复合中草药抗应激制剂,其组成包括(重量份):五倍子22~28份、刺五加15~19份、黄柏5~20份、蒲公英12~19份、白头翁10~16份和甘草10-15份。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配方分别称取各组份,分别烘干后粉碎,混匀即得。所述复合中草药抗应激制剂在鱼饲料中的添加量为1.0%-5.0%。本发明的复合中草药抗应激制剂可直接清除机体内的自由基,消除自由基对机体组织器官正常功能的负面影响,加快修复被破坏的免疫系统,减缓机体对应激条件的反应,能提高团头鲂的免疫与抗氧化能力、抗高密度以及抵抗嗜水性气单胞菌感染能力,改善饲料适口性,促进团头鲂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375677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10156892.9
申请日:2008-09-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18 , Y02P60/8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翘嘴红鲌成鱼养殖方法,是指在面积为5-10亩的水域中以800-1000尾/亩的密度放养翘嘴红鲌鱼种,放养鱼种的规格15-18cm,同时配合以清塘肥水、水质管理以及饲料投喂,控制成鱼培育过程中的水质环境、疾病发生,经一年养殖后,翘嘴红鲌成鱼平均体重达0.50kg/尾以上。本发明采用了微生物菌群发酵法肥水,与其他无机、有机肥水法相比而言,减少了因肥水对池塘养殖环境造成的污染,达到减排的目的。此外,通过肥水后第二天泼洒光合细菌,进一步增加池塘中光合细菌的含量,不仅有利于生物饵料的培养,还可降低致病菌的数量,减少各类病害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