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85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81956.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畅 , 康长虎 , 何宇豪 , 刘润麒 , 彭星杰 , 宋霁阳 , 夏羿 , 郭雨非 , 邱立青 , 陆瑶 , 朱智光 , 朱伟 , 邹雨彤 , 马立勇 , 张平 , 张明星 , 彭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复杂堆芯协同设计系统,涉及堆芯设计系统技术领域,目的是提升堆芯设计的可靠性,包括模型库模块,包括基于不同研究堆及堆内多种类型的辐照考验件建立的模型库,所述模型库包括反应堆模型库和辐照装置模型库;交互界面模块,用于实现交互操作;堆芯方案设计模块,用于对堆芯进行自主初始化设计,并解决孔道开操作造成的燃料组件及靶件位置缺失的问题和孔道关操作导致的新增铍铝组件的区域需求;堆芯方案评价模块,用于对堆芯进行评价。本发明具有设计智能化、易操作且设计质量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7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18672.0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道漏点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涉及核工程管道监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检测区域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采用预设管道检测模型对所述可见光图像进行管道区域识别,得到管道区域图像;基于所述管道区域图像对所述红外图像进行切割,得到待漏点检测图像;采用预设漏点检测模型对所述待漏点检测图像进行检测,得到管道漏点检测结果。本申请采用预设管道检测模型和预设漏点检测模型分别对管道以及漏点进行检测,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检测出管道中的单、多漏点,提高检测精度与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964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78223.4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明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电磁铁控制的指示装置及控制方法,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主要包括了壳体和转动连接于壳体内的指示装置,指示装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同步杆,同步杆用于带动指示装置进行翻转,同步杆的一端连接有使同步杆在竖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的传动机构,传动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有使传动结构运动的动力装置。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启动动力装置使传动结构带动同步杆开始上下移动,在同步杆上下移动的同时,即带动与之连接的指示装置的一侧开始翻转,则将指示装置的另一面展示出来,表达出不同的信息,代替了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指示灯,避免了更换指示灯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637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09696.3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介质的燃料辐照试验装置,包括:内置循环回路和自然循环回路,内置循环回路包括:电加热装置、试验段、内置换热器和内置循环管路,电加热装置的出口与试验段的进口连通,试验段的出口与内置换热器的热介质进口连通,内置换热器的热介质出口通过内置循环管路与电加热装置的进口连通;自然循环回路的进口与内置换热器的冷介质出口连通,自然循环回路的出口与内置换热器的冷介质进口连通;本发明能够同时适用于多种介质的燃料辐照试验装置,避免了为不同介质建设多套试验回路的费用;结合内置循环回路和自然循环回路,模拟原型堆运行环境,实现宽范围的热工调节条件,能够更为准确地模拟不同反应堆的运行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21827589U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23086891.0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场仪表排污和排气系及仪表变送器,涉及管道温度测量技术领域;现场仪表排污和排气系统包括: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中部串接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排污管的一端用于与变送器本体的一排污口相连,所述第一排污管的另一端向下延伸;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中部串接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排污管的一端用于与变送器本体的另一排污口相连,所述第二排污管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能够快捷高效地对变送器进行排水和排气操作,不仅排污和排气操作方便,且排气时间短,适用于辐射剂量较高的工作环境。仪表变送器,于变送器本体的适配有前述的现场仪表排污和排气系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