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187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29220.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F18/20 , G06N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棒束通道流动沸腾热工水力参数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用于热工水力参数预测的目标神经网络模型以及棒束通道内液体的温度场分布云图、流场分布云图和气泡分布云图;分别将所述棒束通道内液体的温度场分布云图、流场分布云图和气泡分布云图划分为多个网格点;提取每个网格点对应的棒束通道内液体的物理性质特征和流动状态特征,所述物理性质特征表示棒束通道中液体的物理状态,所述流动状态特征表示棒束通道中液体的流动过程;将所述物理性质特征和所述流动状态特征输入至所述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棒束通道的目标热工水力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99968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608374.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 G21C17/022 , G21C17/032 ,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试验电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通过实时获取热工水力试验系统的运行参数结合引入的反应性模型计算当前功率需求值,并依据功率计算的当前功率需求值进行自动调节;解决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系统试验功率控制难的问题,能够保证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试验过程中电功率实现自动控制和调节,精确模拟反应堆实堆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变化;在工况切换过程,即便功率变化剧烈,无法手动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上述方法计算获知电功率需求值,及时对热工水力试验系统进行电功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34577.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试验的蒸汽压力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针对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的二回路系统设计蒸汽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由蒸汽流量调节阀和蒸汽压力控制阀对蒸汽管道的蒸汽压力实现自动前馈调节;由蒸汽压力控制阀在自动前馈调节稳定后对蒸汽管道的蒸汽压力实现自动反馈调节;通过自动前馈调节和自动反馈调节实现对蒸汽管道中蒸汽压力的自动调节,根据不同运行工况进行蒸汽压力的自动调节,并且设置了蒸汽喷放支路,用于事故或者极端瞬态工况下蒸汽压力的快速调节,解决了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瞬态系统试验过程中二回路蒸汽压力的自动控制问题,能够适应试验期间反应堆热工水力系统试验系统快速的、大范围的工况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33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43044.4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动力堆芯热工模拟装置的绝缘装置,包括:第一吊篮围筒,第一吊篮围筒内用于设置模拟堆芯;若干个第一绝缘件,每个第一绝缘件用于将模拟堆芯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模拟燃料体隔开;以及第二吊篮围筒,第二吊篮围筒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吊篮围筒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二吊篮围筒的另一端用于通过第二绝缘件与模拟堆芯的每个模拟燃料体的一端绝缘密封连接;第一吊篮围筒的一端将模拟堆芯的每个模拟燃料体的另一端绝缘密封于第一吊篮围筒内。本发明实施例避免了核动力堆芯热工模拟装置中存在的模拟燃料体之间以及模拟堆芯与模拟堆芯筒体之间的绝缘性能不可靠的缺陷,保证了堆芯热工水力试验研究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917961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844558.6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条件下的棒束燃料组件多点壁温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绝缘陶瓷管,沿绝缘陶瓷管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开有环形槽,测温环设置在环形槽内,在测温环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个铠装热电偶。在模拟棒束燃料组件上开展传热特性实验研究时,利用金属圆管通电加热以作为加热元件管,绝缘陶瓷管的内圆周壁上开有环形槽,测温环设置在环形槽内,且在测温环的内圆周壁上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测温的铠装热电偶,使用时根据加热元件管的轴向长度,确定测温点位,然后将绝缘陶瓷管固定在该测温点位处,测温环将该测温点位上的热量传递至铠装热电偶上,以实现加热元件管局部壁面温度的精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17962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0844560.3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动条件下的细棒窄间隙壁温测温装置,包括加热元件管、至少一个铠装热电偶,沿加热元件管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开有至少一个测温孔,铠装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穿过加热元件管后向外延伸,在每一个铠装热电偶的补偿导线外壁上依次包裹有高温绝缘涂层以及高温绝缘胶布,加热元件管内部填充有高温绝缘硅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在运动条件下准确测量高温细棒束窄间隙燃料组件每根加热元件管不同位置处壁面温度,且铠装热电偶不会发生脱落或绝缘失效,由于测温部件在棒束加热元件管内部测温,不会干扰加热元件管附近流场和温度场,能够通过开展运动条件下燃料组件传热实验准确获得燃料组件的传热系数、临界热流密度等热工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35536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49284.9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鼓泡臂结构的鼓泡器装置,包括排管、联箱和鼓泡臂,所述联箱的底部可拆卸均布连接设有多个鼓泡臂,所述鼓泡臂上开有多个卸压小孔,所述联箱顶部设有排管。本发明一种具有可调鼓泡臂结构的鼓泡器装置,对应几组不同结构的鼓泡臂。鼓泡臂形状分为等径型、渐缩型、渐扩型三种结构形式。此外,卸压小孔几何排布对鼓泡器的抑压能力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对每种鼓泡臂,抑压小孔的分布方式又分为顺排型和叉排型。通过采用上述鼓泡器,可更换不同结构的鼓泡臂,在实验中测量不同鼓泡臂结构对应的蒸汽排放速率,为鼓泡器的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并可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选择不同结构的鼓泡臂。
-
公开(公告)号:CN10671064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013122.8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条件下加热棒束子通道壁温模拟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流道板及设置于流道板内的多根加热棒,各加热棒的长度方向与流道板的长度方向共向,各加热棒之间均有用于流体通过的流道,加热棒均为由导电材料制成圆管,每根加热棒内均设置有两个与加热棒内壁贴合的热电偶,沿着流道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测量面,热电偶均设置在测量面上,且每个测量面上均设置有至少1个热电偶;所述方法为以上装置的使用方法。该发明提供的装置及方法,可用于高温、高压、运动条件下棒束燃料组件堆芯基本热工水力学问题的实验研究,模拟测量棒束子通道不同区域处温度,用于开展高温、高压、运动条件下棒束燃料组件堆芯流动与传热特性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8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111592796.0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饱和蒸汽干度测量装置,通过取样器实时地把湿蒸汽取样进入套管式换热器一次侧冷却成单相高温水,再经盘管式换热器一次侧被自来水冷却成常温水,再作为套管式换热器二次侧的冷却工质冷却一次侧湿蒸汽,通过测量焓值的变化并结合能量守恒获得湿蒸汽干度值。该产品是一种便携式干度测量仪,无运动部件、无需替换的零部件、无辐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强、精度高等特点,能在线进行湿蒸汽干度测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饱和蒸汽干度测量装置,解决由于水流量的测量精度带来的湿蒸汽干度值测量精度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10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15109.8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50 , G06V10/82 , G06N3/0499 , G06V10/26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动沸腾汽液两相流的含汽率获取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汽泡图像,所述汽泡图像为流动沸腾的汽泡图像;将所述汽泡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并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包含流动信息的二值图像;基于包含流动信息的二值图像,采用小波变换或灰度直方图提取图像特征;构建多层深度BP神经网络,基于提取的图像特征对多层深度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汽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模型;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汽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模型对待识别汽泡图像进行流型识别,得到流型识别结果;根据不同的流型识别结果,分别进行对应的含汽率计算,得到两相流的含汽率值。本发明计算准确率高,有效提高实验数据处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