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907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73911.1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散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多个散热组件、多个软连接组件和多个锁定组件;多个软连接组件连接于相邻散热组件之间,以使相邻散热组件之间的夹角可调,且软连接组件用于连通散热组件内的热流体;锁定组件连接于软连接组件上,锁定组件用于固定软连接组件,以使调节夹角后的相邻散热组件保持固定,本申请具有可根据周围环境变动进行灵活调节、使用灵活性强、适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23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89934.X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流体承载组件及热量交换装置。流体承载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承载件,承载件包括:本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流道,由第一表面向本体内部凹陷形成,多个第一流道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第二流道,由第二表面向本体内部凹陷且沿第一方向与第一流道交替形成,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间隔分布。本申请可以减少装置的整体体积,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能够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减轻装置的整体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17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310031331.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轴向连接微通道换热器,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换热器包括换热部件,由若干换热片、导流片和封头片按照封头片‑导流片‑换热片‑导流片‑封头片的整体顺序沿换热器轴向堆叠而成,用于完成换热器两侧流体工质沿换热器轴向流动换热;导引部件,设置在所述换热部件的端部,用于连接外部管道,输运流体工质至所述换热部件内部。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轴向连接的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可实现增大换热能力、扩大应用场景等多功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18707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092657.6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通过在储热本体上开设流道侧流通孔来连通第一引导通道和储热腔,同时,在储热本体中形成有用于存储备用工质的工质存储腔和与该工质存储腔连通的储热侧流通孔,从而在第一引导通道中的高温工质发生失温的情况时,通过转动件带动储热本体转动,从而使位于换热本体上的流道侧流通孔和位于储热本体上的储热侧流通孔对应连通,从而使位于工质存储腔中的备用工质流入第一引导通道中,对该第一引导通道中的工质进行加热的同时推动该工质流出第一引导通道中,从而避免出现第一引导通道中的高温工质由于温度降低而发生凝固,造成流道堵塞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23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89934.X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流体承载组件及热量交换装置。流体承载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承载件,承载件包括:本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流道,由第一表面向本体内部凹陷形成,多个第一流道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第二流道,由第二表面向本体内部凹陷且沿第一方向与第一流道交替形成,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间隔分布。本申请可以减少装置的整体体积,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能够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减轻装置的整体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569723.4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量纲特征参数的流动传热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弯折类微通道结构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弯折类微通道结构的无量纲特征参数;通过数值模拟法,根据弯折类微通道结构,得到流动传热参数;根据流动传热参数和无量纲特征参数,对构建的流动传热半经验关系式进行拟合,得到流动传热模型,所述方法能够提高流动传热模型的普适性和建模速度,从而简化换热器的设计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577176.4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研究微通道换热器流量分配特性的实验装置,涉及流量分配器选型实验技术领域,该实验装置包括入口通道和多个导流单元,导流单元包括出口通道和平行设置的多条微流通道,各导流单元的各微流通道的一端分别与入口通道相连通,在各导流单元内,多条微流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出口通道相连通。本发明提出的研究微通道换热器流量分配特性的实验装置能够方便测量流量分配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97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245410.3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流道换热器的堵塞装置和堵塞方法。该堵塞装置包括:容纳件,容纳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开口,第二端设置有出液口,容纳件用于容纳堵塞材料;导管,导管的入口连接于容纳件的出液口,导管包括相继连接的多个分段,至少两个分段之间设置弯头部,以使相邻的两个分段通过弯头部弯折连接;管嘴,连接于导管的出口并用于伸入微流道换热器的流道内向流道输入堵塞材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堵塞装置能够降低对微流道换热器的管箱内目标流道的堵塞处理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8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230154.0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17/18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及换热器,在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中,将换热器离散为多个换热单元,利用使换热单元密度达到最小化的流道几何参数来确定质量流密度,再利用质量流密度和换热控制方程确定换热单元的长度,以确定换热器的长度和换热器的压降。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通过换热控制方程进行设计,而不是依据经验和试验进行,不仅有利于简化换热器的设计过程,还有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能,而且由于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中的换热单元密度满足预设条件,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还有利于对换热器进行质量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772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996126.3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构件和冷凝器。换热构件包括用于收容第一工质的第一通道,用于收容第二工质的第二通道。沿第一工质的流动方向,第一通道包括依次交替连通的第一渐缩段和第一渐扩段;沿第二工质的流动方向,第二通道包括依次交替连通的第二渐缩段和第二渐扩段;第二通道和第一通道分隔设置,且第一通道沿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渐缩段用于提高第二工质的饱和温度,第二渐扩段用于降低第二工质的静压。本申请提供的换热构件能使第二工质处于不断被压缩和扩张交替的状态,提高了第二工质与第一工质之间的换热效率,并且能够提高换热构件的湍流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