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44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82462.6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IPC: A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质人工纯林和退化次生林的林隙下二次造林方法,涉及森林培育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造林树种选择;(2)造林树种配置;(3)全生命周期设计;(4)造林作业。本发明实现了林分价值的显著提升,同时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发育,改善了森林土壤和生态系统整体质量。作业林分的蓄积生长量到达19.7m3/hm2·a,与纯林对照比较,生长量提高了3.14m3/hm2·a,单株林木的生长量比对照林提高3倍以上,在“林分水平上满足收获量小于生长量”之可持续经营基本原则的条件下,每年可获得17.39m3/hm2的活立木收获量,折合纯收益为7600元/hm2·a。
-
公开(公告)号:CN109231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1221569.5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行式绞盘集材机及其集材方法,自行式绞盘集材机主要由拖拉机主机、后置减速箱总成和两组缆索绞盘总成组成;后置减速箱总成设置在拖拉机主机后方,并且在后置减速箱总成的两侧分别安装一组缆索绞盘总成;缆索绞盘总成由卷筒绞盘机构和卷筒离合操纵机构组成。集材方法是先将自行式绞盘集材机通过绷索进行锚固,然后根据地形设置导向滑轮,将卷筒拉出的缆索穿过导向滑轮,并用缆索上的挂钩钩住木材,操作集材机的卷筒转动,将木材拉至集材点,卸下木材后,再通过回空索将挂钩拉回待集材区进行下一轮集材作业。本发明的集材机机动性高,集材方法操作简单,有效提高林区集材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集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55434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0239115.X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人工林的培育方法,包括:林地准备:造林前清理林地,整地,挖植穴,每穴施用有机肥;苗种准备:选择顶芽完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苗种造林;造林:选用优良壮苗上山造林,均匀定植;抚育管理:进行松土,透光伐,生长伐;选择目标树:选择长势良好的红椎为目标树,选择有其他用途的林木为特殊目标树,林内古树,母树;密度调控与目标树管理:采伐干扰树,择伐用材目标树;继代目标树的选择与管理。本发明对森林合理分配培育、管理与产出,实现林业的多功能化目标,实现了“木材主导‑景观跟进‑生态兼顾”的复合多功能化目标,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0052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04721.1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木材材色的红锥原木分类方法,包括:获取具有红锥原木横截面的试样;分别在所述试样的心材部和边材部标记数个测定点;测定获得测定点的亮度和色度,然后分别计算心材部和边材部的亮度均值和色度均值,以及心材部和边材部的总色差,然后根据亮度均值、色度均值和总色差进行红锥原木的分类。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木材材色的红锥原木分类方法的具体方法,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木材材色的红锥原木分类方法能够通过检测木材的材色快速将木材分类的特点,避免肉眼进行分类而导致采用不同材色的木材加工得到的工艺品颜色参差不齐而影响成品的质量的问题,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17919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22159.2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IPC: B66C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山地集材抓木爪,主要由锥环(2)、爪叶(3)、中心拉环(4)和拉杆(5)组成;所述的爪叶(3)的一端与锥环(2)铰接,另一端的内侧面设有尖牙;所述的爪叶(3)由呈三角形的连接叶片和呈梯形的抓木叶片组成,并且连接叶片和抓木叶片的连接部呈向外弯曲状;所述的拉杆(5)的一端与爪叶(3)的连接叶片和抓木叶片的连接部的内侧面铰接,另一端与中心拉环(4)铰接。本发明可有效减少绞盘机缆索牵引集材过程中的辅助人员,不仅可节省劳动力、降低人工成本,而且能大幅提高缆索集材效率,将对绞盘机缆索集材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0223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61910.3
申请日:2013-05-0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IPC: A01H4/00
Abstract: 西南桦叶芽外植体的采集与诱导方法,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5年生以上的西南桦优树作母树;(2)在8-10月,清除母树周围直径5m范围内的杂草、灌木,使树干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同时配制浓度为5mg/L的6-苄基腺嘌呤溶液对树干基部的形成层保持输液30天以上;(3)在10-12月剪取树干基部2m以下萌生的2~3cm长的健壮叶芽作外植体,先用3%的洗衣粉水浸泡20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10~15s,再用10%的H2O2消毒7~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7遍;(4)将叶芽接种于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时间40~60天,诱导成功率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344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82463.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造林地植被的管理控制方法,涉及林分质量精准提升和珍贵树种目标树大径材培育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块状铲草抚育:针对新造林地,以苗木为中心块状的铲除杂草杂灌,清理出坑面;(2)扩垦松土抚育:对所述坑面翻土成块,使上下土层间的毛细管联系切断;(3)全面割灌除草抚育:当扩垦松土抚育完成后,设置一个间隔期,间隔期之后对所述坑面的周围杂草杂灌进行割灌除草。本发明能显著降低营林成本,经营成本比传统全铲抚育降低3倍以上。同时,减小了对林地破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了林地生产力长期维护和提升,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3441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82293.6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反坡水肥综合管理平台的营建方法和管理方法,涉及林分质量精准提升和珍贵树种目标树大径材培育技术领域。林木反坡水肥综合管理平台的营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林木地径周边,刨挖出坑面,所述坑面沿着山地上坡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林木的栽植位置在所述坑面的最低侧与最高侧之间的位置。本发明能显著提高目标林木的生产量,林分生产力提升2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30%以上。同时,减少了人为干扰,提高林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林地生产力长期维护和提升,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1044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942607.6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林改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部分林木采伐,开建林窗,调整马尾松的密度,得到处理后的马尾松林;(2)在处理后的马尾松林的林窗内补植乡土阔叶树种;(3)在补植乡土阔叶树种2~3年后,在乡土阔叶树种的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马尾松人工林实施近自然化改造,充分利用自然力维持地力、改善林分结构、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达到了林地的连续覆盖、森林的多目标经营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之目的,实现人工林的多目标培育和可持续经营。
-
公开(公告)号:CN11160627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25667.1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IPC: B6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陡坡山地双绞盘双索循环反坡集材方法,步骤如下:将双绞盘集材拖拉机开至林区道路进行锚固;选择三根锚固木Ⅱ、Ⅲ和Ⅳ作为缆索的三个支点,并在锚固木Ⅱ、Ⅲ和Ⅳ上依次安装相应的两个导向滑轮Ⅰ、两个导向滑轮Ⅱ和一个导向滑轮Ⅲ,将牵引索Ⅰ的索端和牵引索Ⅱ的索端分别依次绕过两个导向滑轮Ⅰ和两个导向滑轮Ⅱ;将回空索的一端通过铁环Ⅰ与牵引索Ⅰ的索端连接,将回空索的另一端绕过导向滑轮Ⅲ后通过铁环Ⅱ与牵引索Ⅱ的索端连接,使得牵引索Ⅰ、牵引索Ⅱ和回空索形成闭合的缆索,并且回空索的两端在牵引索Ⅰ或牵引索Ⅱ的回收作用下分别在林区道路和集材点上下移动转运木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