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子生物质废弃物酶水解产可发酵糖的两步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1190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410831516.0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竹子生物质废弃物酶水解产可发酵糖的两步预处理方法,先用0.75%~2%g/ml的稀HSO或NaOH浸渍24~48h,随之进行蒸汽爆破法再处理;然后利用载量为5~30FPU/克预处理原料的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组合酶水解。本发明所用稀酸/碱联合蒸汽爆破预处理可同步高效移除竹材纤维原料中的半纤维素和木素,经过预处理后竹材纤维素经酶水解所得葡萄糖产率大大提高。本发明有利于降低石化资源的过度开发,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与环境危机,利用林业废弃物生产燃料乙醇,变废为宝,解决了燃料与人争粮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种定向制备一定聚合度木聚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2136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85010.9

    申请日:2017-10-20

    Inventor: 卫民 樊洪玉 赵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向制备一定聚合度木聚糖的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从富含半纤维素的植物原料中通过碱法分离提取得到木聚糖;将该木聚糖溶于缓冲溶液中配成木聚糖溶液,加入固体酸催化剂使木聚糖发生降解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固体酸催化剂的加入量定向调控木聚糖的聚合度;反应结束后,将固体酸催化剂与木聚糖溶液采用过滤的方式进行分离最终得到所述木聚糖,并用凝胶排阻色谱测其相对分子质量。本发明可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定向制备具有均一聚合度的木聚糖,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是一种低消耗、无污染、催化剂可回收利用的环境友好型方法。

    一种从玉米芯中提取高纯度半纤维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470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984301.6

    申请日:2017-10-20

    Inventor: 卫民 樊洪玉 赵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玉米芯中提取高纯度半纤维素的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将玉米芯粉碎过60目筛,用苯醇溶液抽提以除去脂溶性色素;加入混合溶剂,将反应容器置于60-90℃的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开启磁力搅拌及冷凝装置,反应2-6h;反应结束后,迅速冷却,减压抽滤,滤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调节pH为5.5-6,加入乙醇,离心,冷冻干燥,最终得半纤维素,纯度最高达96.7%。本发明科学合理、所需设备简单,有效地去除了玉米芯中木质素,成功提取出大量高纯度半纤维素产品,显著改善了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品质,实现了玉米芯的高效处理,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木素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62760A

    公开(公告)日:2003-12-24

    申请号:CN03131649.2

    申请日:2003-05-30

    Abstract: 木素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合成方法,先将木素烘干后过不小于40目筛,再将其在常压、反应温度为90℃-170℃的条件下进行预活化反应得木素多羟基化合物,反应时间为0.5-3.5小时,然后将预活化的木素在常压、反应温度为120-280℃的条件下,与二元酸酐及二元醇进行共聚,得木素多元醇聚酯,反应时间为5-6小时,最后,将重量份为30-70份的木素多元醇聚酯、重量份为70-30份的聚醚、重量份为0.5-2份的硅油、重量份为10-30份的发泡剂混合并加入作为催化剂的重量份为0.05-0.15份的有机锡和重量份为1-3份的胺,搅拌均匀,最终加入异氰酸酯,并以不低于1000转/分的转速搅拌发泡。本发明可常压合成。

    一种车船用碳基定型机油净化材料制备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998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53156.2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船用碳基定型机油净化材料制备新方法,属于活性炭材料应用及机油过滤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将具有特殊微结构的碳质吸附材料与高分子胶黏剂以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固化成型制备具有独特网状结构的车船用碳基定型机油净化材料。通过碳质吸附材料微结构和表面特性调控,使其更适应于机油中杂质去除,提高容污量和净化效果;通过树脂胶分子链反应,形成体型结构的高分子胶黏剂,提升耐油、耐高温性和胶结强度,形成开孔型渗透胶膜不堵塞吸附材料原有孔结构而保持优良吸附性能;通过材料工艺耦合,形成独特网状结构,适应车船用机油大通量流速,发挥织网‑通道结构的过滤作用以及碳质吸附材料孔道的吸附作用,提升对机油的净化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