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008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70883.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卢曦 , 庞晶 , 游雪甫 , 汪燕翔 , 张芷萌 , 郭威 , 郭茜茜 , 胡辛欣 , 聂彤颖 , 杨信怡 , 李聪然 , 王秀坤 , 李国庆 , 李雪 , 卢芸 , 张友文 , 孙琅 , 许春杰 , 孟瑶 , 庞蓬勃
IPC: A61K38/14 , A61K31/35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耐药肠球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抗耐药肠球菌的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藤黄酸和万古霉素。本发明首次揭示了藤黄酸对包括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菌株在内的肠球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并在体外和体内可恢复万古霉素对VRE的活性。藤黄酸有可能成为万古霉素的抗菌增敏剂,为对抗VRE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291210.1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14 , C07D311/86 , C12P17/06 , A61K31/352 , A61K36/062 , A61P3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ubplenodomus属真菌、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发现了一株Subplenodomus属真菌,并在其发酵产物中发现了结构新颖的强效抗菌化合物,特别是对耐药菌株也具有强抑菌活性,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和研发价值,为后续抗菌药物研发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5012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79758.4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杨酸类化合物作为NDM‑1与KPC‑2双重抑制剂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水杨酸类化合物作为NDM‑1和KPC‑2双重抑制剂的应用,所述水杨酸类化合物包括漆树酸AnacardicAcid和/或银杏酸GinkgolicacidC15:1,所述水杨酸类化合物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恢复效果,并且AnacardicAcid和GinkgolicacidC15:1可剂量依赖性地恢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产NDM‑1耐药菌株和KPC‑2耐药菌株的抗菌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26138.4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14 , C12P17/16 , C07D311/86 , C07D407/14 , A61K31/352 , A61K31/365 , A61K36/06 , A61P31/00 , A61P31/12 , A61P31/04 , A61P31/1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黑壳真菌、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发现了一株光黑壳真菌,并在其发酵产物中发现了结构新颖的强效抗菌化合物,特别是对耐药菌株也具有非常高的抑菌活性,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和研发价值,为后续抗菌药物研发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16674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01376.X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1/426 , A61K31/427 , A61K31/4439 , A61P31/04 , C07D277/46 , C07D417/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类含噻唑结构化合物的抗感染用途,此类含噻唑结构的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其中ML364可将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全身感染小鼠的生存率分别提高60%。
-
公开(公告)号:CN105820163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510005168.6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17/14 , C07D417/12 , C07D413/14 , A61K31/4439 , A61K31/433 , A61P31/06
Abstract: 取代的1,3‑杂唑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本发明涉及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立体异构体或溶剂化物,其中R1、R2、R3和X如本文中所定义;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本发明的化合物是一类新型抗结核化合物,其不仅对结核杆菌敏感株有效,而且还对于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等传统一线抗结核药物有耐药性的耐药菌株有效,并且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8561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72063.4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8/00 , C07C235/00 , C07K1/20 , C07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去甲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的制备纯化方法,所述方法为流动相不含盐的HPLC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由该方法获得的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化合物1~3)。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化合物1~3)的制药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80824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047279.9
申请日:2014-02-1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05/12 , C12P17/16 , A61K31/513 , A61P31/04 , C12R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三个异香豆素类新抗生素和田霉素(Hetiamacin)B、C、D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和田霉素B、C、D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抗生素药物中的应用。上述化合物左侧都具有所有Amicoumacin类化合物的骨架结构:甲基丁基氨基-3,4-二氢-8-羟基异香豆素;右侧侧链上10′-C、11′-C、12′-C、14′-C与13′-NH、15′-NH相连,形成一个六氢嘧啶环结构。上述化合物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发酵并分离而得,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如葡萄球菌属及其耐药菌等具有很高的抑制活性,有望成为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及其先导化合物而具有良好的药用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52439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52864.2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209/12 , C07D403/14 , A61K31/4045 , A61K31/4439 , A61K31/454 , A61K31/5377 , A61K31/4178 , A61K31/506 , A61P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12 , C07D4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吲哚环的二脒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含吲哚环的二脒类衍生物具有式Ⅰ的结构,其中,R1、R2、R'独立地选自氢、C1-12直链烷基、C3-12支链烷基、C3-12环烷基;或者R1、R2、R'独立地选自碳链中具有杂原子的C3-12直链烷基、C3-12支链烷基、C3-12环烷基;或者R1、R2、R'中的二个与连接它们的N组成3-6元环或带取代基的3-6元环;X、Y、V、W和X'、Y'、V'、W'独立地选自为C或N,并满足它们所在的六元环结构;A、A'独立的选自连接在六元环上的氢、卤素、低级烷氧基或低级卤代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01078007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610081505.0
申请日:2006-05-2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大肠埃希氏菌CGMCC1667及由其诱导表达得到的重组氨基糖苷类双功能修饰酶,还提供了一种重组氨基糖苷类双功能修饰酶的体外代谢模型,并公开了这种模型在筛选氨基糖苷类双功能修饰酶稳定性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双功能修饰酶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模型可同时研究重组双功能修饰酶对抗生素的乙酰化和磷酸化两种修饰作用,具有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并可区分原型和代谢产物,既可用于高通量筛选对双功能修饰酶稳定的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双功能修饰酶抑制剂,又可用于评价新药对双功能修饰酶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