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95885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04831.1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 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库联网引擎的信息安全数据整合方法,主要包括进行资源数据抽取采集、进行数据分析加工、形成资源数据最终库;资源信息抽取转换系统通过数据传输、信息加密、格式转换、系统管理将某个单位提供的业务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加载形成资源数据原始库。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有利于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通过交换或抽取转换形成统一格式的原始数据集,然后再通过数据加工处理形成规范、标准的资源数据最终库;可将复杂的、混乱的关系数据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可视化的配置界面、可跟踪的数据抽取转换、自定义的数据加工方式,使整个运转流程简便、易用;通过使用xml格式方式进行定义和转换数据内容,使数据展示更具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95884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110404809.7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 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漏洞信息云服务方法,首先选取数据源,从资源平台上抽取特征漏洞,再确定核心数据源,建立数据集,进行统计趋势分析,对其进行统计趋势分析;通过不同的时间点把一个漏洞的生命周期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反映出各自的状态以及所伴随的风险;进行数据预处理、映射、绘制、显示。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漏洞等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展示,结合云计算模式、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漏洞信息云服务,有利于实现内部应用、支持领导决策、向公众普及信息安全的信息、辅助信息安全态势评估等功能;此方法模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足以适应各个软件开发和部署阶段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应用程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26827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062004.8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IPC: G06F11/36
Abstract: 基于复合泊松过程软件可靠性预测方法,属于软件可靠性预测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以软件运行和维护中带来的成本和利润损失按设定的损失等级进行强可靠性预测的方法;用一个由软件运行的起止、结束时间、累计故障损失和累计损失量级构成的在时间上等间隔的数据组组成的多个历史数据组为基础,在设定的预测失效数据组个数范围内进行预测;以最后一个历史数据组的结束时间为预测起始值,把累积损失等级视为一个服从软件发布日起到本次预测日为止的随机过程视为随机过程,逐次以前一次得到的累积损失等级来预测,从软件发布日起,本次预测日止的累计损失等级;再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与在预测次数上一一对应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解决了软件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可信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68279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062004.8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IPC: G06F11/36
Abstract: 基于复合泊松过程软件可靠性预测方法,属于软件可靠性预测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以软件运行和维护中带来的成本和利润损失按设定的损失等级进行强可靠性预测的方法;用一个由软件运行的起止、结束时间、累计故障损失和累计损失量级构成的在时间上等间隔的数据组组成的多个历史数据组为基础,在设定的预测失效数据组个数范围内进行预测;以最后一个历史数据组的结束时间为预测起始值,把累积损失等级视为一个服从软件发布日起到本次预测日为止的随机过程视为随机过程,逐次以前一次得到的累积损失等级来预测,从软件发布日起,本次预测日止的累计损失等级;再在设定的误差范围内与在预测次数上一一对应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解决了软件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可信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495884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04809.7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 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漏洞信息云服务方法,首先选取数据源,从资源平台上抽取特征漏洞,再确定核心数据源,建立数据集,进行统计趋势分析,对其进行统计趋势分析;通过不同的时间点把一个漏洞的生命周期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反映出各自的状态以及所伴随的风险;进行数据预处理、映射、绘制、显示。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漏洞等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展示,结合云计算模式、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漏洞信息云服务,有利于实现内部应用、支持领导决策、向公众普及信息安全的信息、辅助信息安全态势评估等功能;此方法模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足以适应各个软件开发和部署阶段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应用程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