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锚固机械式可回收锚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3593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151965.6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锚固机械式可回收锚杆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蜗杆、外钢管和多组锚固装置;蜗杆上设置有多段螺旋传动结构,且相邻的螺旋传动结构的旋向相反;驱动电机连接于蜗杆的上端;每段螺旋传动结构处垂直啮合有一组锚固装置;每组锚固装置包括蜗轮和其驱动的径向锚固件;外钢管的外径与锚固孔匹配,对应各径向锚固件位置处开设有径向孔、连接有用于支撑径向锚固组件的径向支撑构件;驱动电机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各同步蜗轮旋转,各蜗轮使径向锚固件伸出外钢管外和缩回外钢管内,各径向锚固件同时伸出实现锚杆装置不同深度的多点快速锚固的功能。蜗杆反转使各径向锚固件同时收回至外钢管中后即可回收本装置。锚固和回收操作简单安全。

    饱和砂土地层可视化注浆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370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19116.1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浆模拟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饱和砂土地层可视化注浆模拟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受注体容器以及透明砂土介质,受注体容器由透明材料制成,透明砂土介质由吸水膨胀后的海洋宝宝按预设级配组成,受注体容器与注浆系统、围压系统以及水压控制系统连接,注浆系统向透明沙土介质注浆,围压系统实现对透明砂土介质的围压加载,水压控制系统向透明沙土介质提供地下水并控制水压力,还通过监控系统监控注浆参数以及采集、储存图像数据。本发明采用吸水膨胀后的透明海洋宝宝颗粒集合体作为透明砂土介质,实现了饱和砂土地层注浆扩散全过程的可视化,为注浆理论研究创造了条件。

    基于植被根茎与微生物联合作用的砂质边坡注浆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658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09077.4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植被根茎与微生物联合作用的砂质边坡注浆加固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在砂质边坡的坡面上种植禾本植物,待禾本植物自然枯萎后剪去禾本植物上部的枝干,预留一定高度的禾本植物茎,标记第一禾本植物分枝茎和第二禾本植物分枝茎;通过第一禾本植物分枝茎导管灌注微生物菌液和微生物培养液的混合物;通过第二禾本植物分枝茎导管灌注微生物营养液,微生物营养液与微生物菌液和微生物培养液在禾本植物主茎导管处汇合,随根系的导管到达各个根支。本发明工程造价低、环境友好、固化效果好以及力学性能良好,该方法可显著提高砂质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而达到边坡灾害防控的目的。

    一种群桩基础桩土荷载分担比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425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300789.0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群桩基础桩土荷载分担比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位移升降装置和桩间土压力盒,所述位移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执行器、位移传感器、轴力计、内套筒、外套筒、上法兰和下法兰,位移传感器、轴力计分别与外部的位移监测仪、轴力监测仪连接,利用轴力监测仪测得桩顶平均应力F0,计算桩顶的面积为S0,所述桩间土压力盒埋设于承台底部,桩间土压力盒与外部的压力监测仪连接,利用压力监测仪测得桩间土平均应力F1,计算桩间土的面积为S1;承台在不同沉降量下的桩土荷载分担比K=(F0*S0)/(F1*S1)。本发明能快速测定桩土荷载分担比系数,能够显著减少原位测试或模型试验的组数,操作便捷,大量减小试验工作量,降低试验成本。

    基于电液伺服系统的地震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125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09567.8

    申请日:2017-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液伺服系统的地震模拟试验装置,它包括振动台基础、剪力墙、支座导轨支承系统、激振器、传动件、水平台面和模型箱,支座导轨支承系统包括若干支座单元,每个支座单元均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布置的底板、定位框架和盖板,定位框架内设有滚轴;支座导轨支承系统通过底板连接于振动台基础上,水平台面连接于盖板上,模型箱置于水平台面上,激振器安装于剪力墙上,传动件连接于激振器与水平台面之间;激振器产生的力传递至水平台面后向下依次通过盖板、滚轴和底板传递至振动台基础上,向上传递至模型箱,通过控制系统采集分析数据以实现地震的模拟。安装拆卸方便,制作成本低,整体性好,提供均匀的多区支承,减少应力集中。

    一种软土固结的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26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37426.5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软土固结的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堆载预压软基处理结构用于设置在地表以下的软土地基区域,软土地基区域的底部为软基土底层,包括砂垫层、至少两层砂堆填充层和至少两层软基土层,并且砂堆填充层和软基土层的层数一致;砂堆填充层和软基土层沿着竖直方向依次交替设置于软基土底层上,砂堆填充层在软基土底层和软基土层之间形成一道横向的第一排水面,砂堆填充层在软基土层和软基土层之间形成一道横向的第二排水面,形成具有至少两道排水面的软基结构;砂垫层设置于软基结构上。本公开设置至少两层砂堆填充层,在软基结构内形成了至少两道横向排水面,这种多面排水相较于单面排水,能提高排水效率,加快软土固结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