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8471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810462886.X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枯草芽孢杆菌YL13的拮抗病害和/或促植物生长的制剂及其应用。菌株枯草芽孢杆菌Y13,保藏号CCTCC NO:M 2018008。是首次通过诱变得到的广谱性的拮抗植物病害的拮抗菌株;在抑制油茶炭疽病菌、油茶根腐病菌、油茶软腐病菌、降香黄檀炭疽病菌、檀香炭疽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梭孢菌、水稻纹枯病菌上的效果显著。研制了诱变株YL13的新型水分散粒剂,不仅能增加抵御炭疽病和根腐病等病害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幼苗的生长。对林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YL13菌剂对油茶炭疽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林间防治效果达80%以上,能与化学药剂百菌灵等相媲美。
-
公开(公告)号:CN105766804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155896.X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螟蛉绒茧蜂的人工繁育方法,本发明包括寄主养殖、蜂种寿命的延长、育蜂步骤及滞育蜂的繁育和保存,以三至四龄短梳角野螟幼虫为中间寄主,利用外源营养延长寄生蜂的寿命,从而增加雌雄蜂对寄主搜寻频率。此外,本发明利用母生螟蛉绒茧蜂的滞育性,不仅可以在本发明设定的环境下长期保存,而且在相对适宜的条件下随时解除滞育和应用。本发明方法材料易于取得,繁殖率高,稳定性强,解决了人工继代繁育方法中蜂种寿命短及蜂虫难以对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6054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39457.X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M99/00 , A01G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 A01G13/00 ,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锈菌天敌昆虫的筛选方法及其在防治越南黄花梨锈病中的应用。锈菌天敌昆虫的筛选方法是先收集越南黄花梨林间的活体昆虫,将收集的昆虫分类,并分别饲养,通过逐步淘汰法筛选出锈菌天敌昆虫;筛选得到的锈菌天敌昆虫可有效防治越南黄花梨锈病,该锈菌天敌昆虫容易获得,且使用过程对环境无公害,也不会导致越南黄花梨植物产生抗性,更加有益于越南黄花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16223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341684.7
申请日:2013-08-0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北冬虫夏草(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产量的方法,采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保藏的北冬虫夏草(蛹虫草)菌种(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保藏号为CCGMC3.4655,接种北冬虫夏草种子液后,在温度为20-26℃、转速为140-190r/min的回转式摇瓶柜中深层发酵2-5天;补加质量比为1:3-3:1的油酸和腺嘌呤混合物1.0-3.0g/L后,在温度为20-26℃、转速为140-190r/min条件下继续发酵4-7天结束,本发明方法的虫草素产量高达813.7mg/L。
-
公开(公告)号:CN103444431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338410.2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革耳菌菌株及其应用方法。从天然竹林中的腐朽竹材中筛选得到一种能降解竹材木质素的真菌(Panus rudis)FG-35。该菌株在愈创木酚-PDA和苯胺蓝-PDA培养基上可产生变色圈。该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30℃条件下摇床培养7天(装液量1/5,160r/min),过滤获得菌丝球。试验表明,粗竹原纤维接种该革耳菌后,30℃条件下培养15天,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9.45%和26.34%。本发明利用微生物液体发酵方法降解竹材木质素,使其为生物酶法制备精细竹原纤维奠定一定基础,该法环保、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25379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273330.9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杉木炭疽病的地衣芽孢杆菌AM-53及应用,该地衣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2273。本发明的地衣芽孢杆菌AM-53Bacillus?licheniformis?AM-53对杉木炭疽病菌抑制作用强,对杉木炭疽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菌株培养条件简单,容易保存,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75698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2165.0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61 , C12Y110/0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革耳菌发酵产漆酶的培养基及产漆酶的方法。所述的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04g/L、蛋白胨0.2g/L、K2HPO4?0.50g/L、KH2PO4?0.50g/L、ZnSO4·7H2O?0.01g/L、MgSO4·7H2O?0.5g/L、CuSO4·7H2O?0.01g/L、FeSO4·7H2O?0.005g/L、MnSO4?0.05g/L、CaCl2?0.08g/L、VB1?0.1g/L、吐温-40?0.4%,藜芦醇0.05g/L培养基的初始pH=6.8。将发酵种子液接种于该培养基在31℃,转速160r/min下培养产漆酶。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革耳发酵生产漆酶的培养基,具有产漆酶率高,漆酶活力高等优点,而且培养方法周期短、条件温和。
-
公开(公告)号:CN102584453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210041080.6
申请日:2012-02-2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生物菌肥由草木灰20-25%、发酵培养基30-65%和混合菌液15-50%组成,所述混合菌液为质量百分浓度均为15-50%的自身固氮菌液,解有机磷菌液和解无机磷菌液按体积比为1∶1∶1~1.5∶1∶1的比例混合而成。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肥通过结合自身固氮菌,解有机磷菌和解无机磷菌,施用到植物,可以达到补充土壤中氮磷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将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施用于0.5年生的杉木幼苗,月增长率最高可达到90.5%,大大高于空白对照的月增长率14.3%-39.6%。
-
公开(公告)号:CN10328378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03845.6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防治油茶病害的复合微生物源农药及应用方法,具体是放线菌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CSUFTAC090600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012)和细菌短短芽孢杆菌Z2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013)及其他助剂复配的微生物农药,属森林保护技术领域。所述复合微生物源农药能有效抑制油茶主要病害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其主要成分对环境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03722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26951.4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马尾松生长的复合微生物颗粒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含有粘盖牛肝菌属和豆包属中的一种或几种外生菌根真菌作为菌根菌,与溶磷菌黄褐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ulva)yL14,保藏号为CCTCC M 2011356、解钾菌的固体培养物用包膜材料包膜后,加入氮肥、磷肥、钾肥、中微量元素和土壤改良剂,混合造粒而成。采用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颗粒剂可促进马尾松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促进马尾松生长;增强土壤保持水肥的能力,补充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生态,在防治土壤地力衰退方面意义重大;材料来源方便,成本低廉,肥效好,利于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