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变色金色耐蚀铜合金及其板材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3232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220254.X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抗变色金色耐蚀铜合金及其板材制备方法。合金化学成分组成:Cu:77-79wt%;Al:2.0-2.3wt%;Ni:0.4-0.6wt%;B:0.005-0.01wt%;Ce:0.05-0.15wt%,Si:0.2-0.5wt%;余量是Z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过程包括:(1)熔炼、(2)半连铸、(3)铣面、(4)热轧、(5)铣面、(6)冷轧、(7)中间退火、(8)酸洗、(9)冷精轧、(10)成品退火等步骤。本发明合金组分合理,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铸造和加工性能优异,适宜于用半连续铸锭工艺进行批量生产。本发明生产的合金与现有的HAl77-2B、HSn70-1A、HSn72-1-1等铜合金相比,其色泽更接近金黄,抗变色性和耐蚀性能更为优异,可适用于装饰、能源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

    高性能新型合金设计方法及系统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62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30753.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新型合金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第一历史合金数据集;计算历史合金的元素特征;对元素特征进行筛选,以得到关键元素特征;针对每种历史合金,计算相图,并提取关键相图参数;基于第一历史合金数据集、关键元素特征和关键相图参数,得到第二历史合金数据集;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合金预测模型,并将第二历史合金数据集作为样本数据集,确定最佳模型;基于最佳模型,得到最优性能数据对应的关键元素特征值和工艺数据;将最优关键元素特征值转化为成分数据,由此得到高性能新型合金的成分数据和工艺数据。本申请可以实现合金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种Mo2C颗粒增强CuCrZr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61289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1368905.5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雷前 张修旷 李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2C颗粒增强CuCrZr复合材料,包括CuCrZr合金基体粉体以及弥散分布于所述CuCrZr合金基体粉体中的Mo2C颗粒,所述Mo2C颗粒的添加量为1‑10wt.%。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Mo2C颗粒增强CuCrZr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Mo2C颗粒增强CuCrZr复合材料以Mo2C颗粒作为硬质增强相,得到的CuCrZr‑Mo2C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导电性能、力学性能等。本发明的Mo2C颗粒增强CuCrZr复合材料的制备采用球磨、冷压、热压烧结、固溶、冷轧和时效处理,各步骤相互配合,最终制备的CuCrZr‑Mo2C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

    一种铜合金/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187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819097.3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合金/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X元素和铜元素制备铜合金粉末;所述X元素为Ti、Zr、V、W、Mo、Ta、Cr、Mn、Fe、Sn、Si和Nb中的一种或多种;(2)将步骤(1)中得到的铜合金粉末与石墨组元进行机械合金化,得到铜合金/石墨复合粉体;(3)将步骤(2)中得到的铜合金/石墨复合粉体与铜基粉末混合,再进行烧结处理,即得到所述铜合金/石墨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铜合金/石墨材料的硬度、耐热性、耐磨性等性能优异,其致密度≥96%,摩擦系数≤0.25,显微硬度≥60HV,室温抗压强度≥130MPa,抗软化温度≥650℃。

    一种高性能Cu-Mo2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8441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349729.0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雷前 张修旷 李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Cu‑Mo2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Mo2C和纯铜的复合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Mo2C2‑10份,Cu90‑98份,所述Mo2C为纳米级或亚微米级颗粒,所述Mo2C弥散分布在所述纯铜基体中,其制备方法,包括:球磨、冷压、热压烧结、变形处理四个步骤,通过球磨和热压烧结,将Mo2C硬质相加入到铜基体,球磨可以细化铜基体的晶粒、降低Mo2C颗粒的粒径,同时使Mo2C更加弥散分布,起到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作用,使用硬质合金球磨罐和磨球可避免在球磨过程中引入杂质,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可以自由设计Mo2C的含量,增强相尺寸形貌不受限制,最终制备的Cu‑Mo2C材料性能稳定。

    一种高导电高强CuFeNb系弹性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2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449287.9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电高强CuFeNb系弹性铜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该CuFeNb系弹性铜合金中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Fe 0.5‑30.0%、Nb 0.05‑5%、Co 0.05‑2.0%、Ag 0.05‑2%、Mg 0.1‑0.5%、Cr 0.1‑0.5%、B 0.1‑0.5%、P 0.1‑0.5%;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CuFeNb系弹性铜合金的合金成分合理,强化相分布均匀,体积分数高,合金的强度高、塑性高、导电率高。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该弹性铜合金的粉末冶金法和熔铸法,这些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铜碳复合材料短流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3444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747356.X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铜复合材料的短流程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选用铜的氧化物粉末与碳粉混合均匀,直接热压烧结,原位复合反应,一步实现铜碳复合材料的原位复合和致密化,制备的铜碳复合材料碳含量为5%‑60%。本发明专利的特点是:利用铜的氧化物粉末与碳粉的直接氧化还原反应,可大幅缩短制备流程并一步致密化得到碳铜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可有效改善铜基体与碳的结合,实现铜与石墨之间的牢固结合,有效提高铜碳复合材料中两相的均匀性,最大限度降低两相界面对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并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本方法工艺及其简单,制备的碳铜复合材料基体与碳两相分部均匀且结合较好,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

    一种铜碳复合材料短流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344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47356.X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铜复合材料的短流程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选用铜的氧化物粉末与碳粉混合均匀,直接热压烧结,原位复合反应,一步实现铜碳复合材料的原位复合和致密化,制备的铜碳复合材料碳含量为5%-60%。本发明专利的特点是:利用铜的氧化物粉末与碳粉的直接氧化还原反应,可大幅缩短制备流程并一步致密化得到碳铜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可有效改善铜基体与碳的结合,实现铜与石墨之间的牢固结合,有效提高铜碳复合材料中两相的均匀性,最大限度降低两相界面对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并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本方法工艺及其简单,制备的碳铜复合材料基体与碳两相分部均匀且结合较好,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