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层硫化镍外壳的空心微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7707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79098.7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潘安强 王亚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硫化镍外壳的空心微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采用低温溶液沉淀法将镍前驱体生长于碳球表面,在空气中煅烧得到多层氧化镍外壳的空心微米球,之后将氧化镍微米球在管式炉中硫化得到完整的多层硫化镍外壳的空心微米球。独特的多层外壳的空心结构不仅有利于电解液的有效浸润,同时能使电解液和活性物质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多层外壳的空心硫化镍微米球用做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且工艺简单,条件温和。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LiV3O8/Ag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59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395293.9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LiV3O8/Ag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钒源和具有还原性的有机酸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比在溶液中搅拌,直至溶液变为蓝色,之后,顺序加入锂源(锂钒摩尔比为Li:V=1:3)、表面活性剂、含Ag化合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充分搅拌,干燥后得到蓝色的固体溶胶,在氧化气氛中于450~600℃的温度范围内加热得到LiV3O8/Ag纳米带,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制得的银纳米粒子直径约10nm,可以自然地附着在LiV3O8纳米带上。该制备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产物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优的电化学性能,其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均得以提升。

    一种一步溶胶凝胶法合成磷酸钒锂/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82891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452143.6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H01M4/1397 H01M4/62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步溶胶凝胶法合成磷酸钒锂/碳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将锂源化合物、钒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螯合剂和碳源直接混合装入密闭容器,在密闭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进行加热搅拌来获得干凝胶前驱体混合物,依次在惰性气体保护气氛和还原性混合气体保护气氛下对干凝胶前驱体混合物进行烧结后,得到高性能的磷酸钒锂/碳复合材料。该方法的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不仅具备了溶胶凝胶法合成温度低、产品均匀性好粒径小、电化学性能好的优点,而且克服了溶胶凝胶法操作复杂繁琐、污染大和成本低的缺点;并且在密闭容器下进行溶液反应,能有效抑制和防止因反应过程太过剧烈而产生暴沸、喷溅,可进一步增加实验的可控性和准确性。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LiV3O8/Ag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59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95293.9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LiV3O8/Ag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钒源和具有还原性的有机酸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比在溶液中搅拌,直至溶液变为蓝色,之后,顺序加入锂源(锂钒摩尔比为Li:V=1:3)、表面活性剂、含Ag化合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充分搅拌,干燥后得到蓝色的固体溶胶,在氧化气氛中于450~600℃的温度范围内加热得到LiV3O8/Ag纳米带,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制得的银纳米粒子直径约10nm,可以自然地附着在LiV3O8纳米带上。该制备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产物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优的电化学性能,其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均得以提升。

    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566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62737.1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钒氧化物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15%的双氧水溶液中,搅拌至钒氧化物全部溶解生成红色的过氧钒酸(HVO4)溶液,室温下继续搅拌1-6h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0-90℃,干燥形成凝胶,将所述凝胶在空气中升温到250-500℃烧结,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材料;所述钒氧化物的添加量按双氧水溶液体积每毫升添加0.01-0.05克。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制备的五氧化二钒纳米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而且该制备方法需要采用的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耗时短,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钒酸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4746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55535.7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钒酸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钒源和草酸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比在溶液中搅拌,直到溶液变为蓝色。之后,再加入含Ag化合物,充分搅拌,干燥后,在空气中于300~550℃加热得到钒酸银化合物。该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产物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三维结构的复合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428447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563091.6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结构的复合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在本发明中以薄晶石墨片为孔壁的碳纤维布的固有孔隙结构不仅可以缓解锂沉积/溶解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并通过锂的插入/提取路径引入锂的存储机制,同时碳布具有轻质、良好的柔韧性机械性能,可以抑制锂枝晶的生长。电化学沉积锂的过程中,金属锂与氟化钴之间发生不可逆的还原反应,形成钴纳米颗粒和氟化锂;钴纳米颗粒由于与锂金属具有更小的结合能,可以增加形核位点,降低锂金属的形核过电势,促进锂离子的均匀扩散。原位形成的氟化锂与碳纤维布间具有很好的界面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