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7904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954691.1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装置,属于燃气轮机的技术领域,包括端盖,还包括设于端盖内部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燃料腔室,所述端盖的一侧连接有多根燃料管道且各根燃料管道分别与各个燃料腔室相连通,另一侧布置有喷管组和喷孔组且将喷管组和喷孔组分别设于不同的燃料腔室上;所述喷孔组包括多个与燃料腔室连通的第一燃料喷孔;所述喷管组包括多根与燃料腔室连通的主燃料喷管,各所述主燃料喷管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燃料喷孔,以达到实现燃料分级进入旋流器和火焰筒,实现稳定燃烧,促使燃料和空气均匀混合,并抑制燃烧振荡的发生的目的。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7904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54691.1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装置,属于燃气轮机的技术领域,包括端盖,还包括设于端盖内部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燃料腔室,所述端盖的一侧连接有多根燃料管道且各根燃料管道分别与各个燃料腔室相连通,另一侧布置有喷管组和喷孔组且将喷管组和喷孔组分别设于不同的燃料腔室上;所述喷孔组包括多个与燃料腔室连通的第一燃料喷孔;所述喷管组包括多根与燃料腔室连通的主燃料喷管,各所述主燃料喷管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燃料喷孔,以达到实现燃料分级进入旋流器和火焰筒,实现稳定燃烧,促使燃料和空气均匀混合,并抑制燃烧振荡的发生的目的。

    燃气轮机压气机进气升温方法及升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1469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43888.3

    申请日:201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压气机进气升温换热方法及升温换热系统,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所述升温方法是以燃气轮机的排气为热源,加热燃气轮机压气机的进气,升温系统包括燃气轮机机组,其进气道设置有进气过滤器,排气道或排气道后续余热利用系统设置有热量采出装置,进气过滤器处设置有供热装置,热量采出装置和供热装置组合构成热交换网络;本发明的燃气轮机压气机进气升温方法及升温系统,采用燃气轮机排气道的燃气排气作为热源为压气机进口空气升温,提高压气机进气温度,达到防止进气过滤器滤芯结冰或压气机进口叶片结冰的目的,提高了升温过程的经济性,另外避免了因燃气轮机本身热量采出对燃气轮机工况的不利影响。

    一种燃气轮机轮盘端面齿的动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62893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701740.3

    申请日:2013-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轮盘端面齿的动密封结构,所述两接配轮盘端面齿啮合部位内侧各增加一圈圆环状凸台,其相对的端面上设计有一对周向槽,所述动密封部件是两端分别插在相对的周向槽内的一圈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由若干段圆弧状的密封板组成,每段密封板两端向内或向外设置有L型扣板,周向槽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卡口。本密封结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转子上只需要加工与密封板配合的周向槽,便于加工及装配;应用了密封板的离心力作用,使其随着转子转速的升高达到密封的效果,而在机组停机后,密封板与转子间的贴紧力消失,便于拆卸更换。本结构采用无紧固件的设计思路,更好地保证了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汽轮机抽汽调节阀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85405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44635.6

    申请日:2008-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轮机抽汽调节阀,具有多只并联连接的阀门,其阀体是汽轮机的汽缸体;其阀芯是碟式阀芯,由阀碟和碟套组合构成,阀碟与阀杆连接,碟套与阀盖固接,阀碟套于碟套内,并与之纵向滑动配合;所述阀碟具有平衡腔,由平衡孔将平衡腔与出汽腔连通,阀碟的顶部表面构成上承压面,底部表面构成下承压面,阀碟下端的外周面上具有一环形凸起,使上、下承压面的承压面积满足关系式:S1/S2≈0.78;阀盖是整体结构的共用阀盖。优点是:阀芯具有自平衡功能,无须配置预启阀,简化了结构,大大减小了体积、重量,降低了成本,也改善了流量调节特性;共用阀盖,安装、拆卸方便,可缩短安装检修的时间。

    一种燃烧器尾筒结构及出口侧向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904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954829.8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尾筒结构及出口侧向连接方法,属于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的领域,包括尾筒筒身,所述尾筒筒身的一端设有尾筒进口支撑环,另一端设有尾筒出口法兰,该尾筒出口法兰的两侧沿其切向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出口连接结构和第二出口连接结构,且第一出口连接结构与第二出口连接结构之间搭接配合,将各个燃烧器尾筒结构依次装配在燃烧器上,且各个燃烧器尾筒结构的第一出口连接结构和第二出口连接结构呈相互交替排布;将相邻的第一出口连接结构与第二出口连接结构搭接连接并通过连接销锁紧,同时,两相邻燃烧器尾筒结构的尾筒筒身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通过连接销对其遮挡密封,以达到相邻两尾筒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显著提升的目的。

    一种燃烧器尾筒结构及出口侧向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904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54829.8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尾筒结构及出口侧向连接方法,属于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的领域,包括尾筒筒身,所述尾筒筒身的一端设有尾筒进口支撑环,另一端设有尾筒出口法兰,该尾筒出口法兰的两侧沿其切向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出口连接结构和第二出口连接结构,且第一出口连接结构与第二出口连接结构之间搭接配合,将各个燃烧器尾筒结构依次装配在燃烧器上,且各个燃烧器尾筒结构的第一出口连接结构和第二出口连接结构呈相互交替排布;将相邻的第一出口连接结构与第二出口连接结构搭接连接并通过连接销锁紧,同时,两相邻燃烧器尾筒结构的尾筒筒身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通过连接销对其遮挡密封,以达到相邻两尾筒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显著提升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