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784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10829073.1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C19/5726 , G01C19/57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微机械线振动式陀螺及其带宽拓展方法,该陀螺仪包括陀螺结构、陀螺测控电路和陀螺封装,陀螺结构包括驱动轴向结构和检测轴向结构,陀螺测控电路包括驱动闭环回路和检测闭环回路。该方法首先在检测通道内提取信号后通过以哥氏同相信号为参考解调得到哥氏信号,其与输入角速率成比例关系,该信号经反馈控制器作用后成为陀螺仪输出信号和反馈控制信号,后以哥氏同相信号调制反馈控制信号经直流电压叠加后施加至检测反馈梳齿上形成静电平衡检测框架的哥氏力,以达到拓展陀螺带宽目的。本发明在不降低陀螺机械灵敏度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大的陀螺带宽,使陀螺带宽不再受机械频差制约。
-
公开(公告)号:CN10456784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9073.1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C19/5726 , G01C19/57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9/5726 , G01C19/57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微机械线振动式陀螺及其带宽拓展方法,该陀螺仪包括陀螺结构、陀螺测控电路和陀螺封装,陀螺结构包括驱动轴向结构和检测轴向结构,陀螺测控电路包括驱动闭环回路和检测闭环回路。该方法首先在检测通道内提取信号后通过以哥氏同相信号为参考解调得到哥氏信号,其与输入角速率成比例关系,该信号经反馈控制器作用后成为陀螺仪输出信号和反馈控制信号,后以哥氏同相信号调制反馈控制信号经直流电压叠加后施加至检测反馈梳齿上形成静电平衡检测框架的哥氏力,以达到拓展陀螺带宽目的。本发明在不降低陀螺机械灵敏度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大的陀螺带宽,使陀螺带宽不再受机械频差制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81598.X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保温养护隧道模筑衬砌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混凝土浇筑前,在衬砌结构中部沿长度方向预埋空心管;S2、制备低温升衬砌混凝土,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入水化温升抑制剂,降低混凝土早期放热速率,使混凝土温峰值降低5~8℃;S3、衬砌混凝土浇筑时,同步在空心管内通入循环冷却水,通过冷却循环水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强度达到75%或75%以上,即可进行拆模且无需进行保温养护,本发明控制隧道衬砌混凝土全过程内表温差始终在15℃以内,满足拆模强度要求后即可拆模且无需进行保温养护措施,有效解决衬砌早拆模且难养护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3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86989.2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瑞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F9/5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加热二次成型的铆钉状标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道路标线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铆钉状标线是一种工厂生产的预成型标线在施工过程中二次加热后形成的铆钉状的道路标线。预制标线条包括耐磨反光层和涂料层,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6%‑8%的微波吸收剂,将预制标线条放到道路标线位置槽中,经过微波加热,上述标线条部分融化,充满槽中的空隙,并且标线与路面位置槽形成铆钉结构,更加耐压同时解决了简单开槽形状带来的界面镶嵌不牢的问题,且无需胶粘剂之类,施工方便,此外,在上述加热的过程中,在模具的作用下标线条表面形成光滑的弧形,不容易黏附较多的污染物,且反光角度和效果优于普通的无规则或矩形标线。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2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93207.3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26 , C04B28/04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F120/06 , C08F220/10 , C08F212/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增韧材料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增韧材料包括聚合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及微界面强化剂,所述聚合单体选自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以上混合;所述微界面强化剂选自纳米硅灰石、碳酸钙晶须、硫酸钙晶须中的任意一种以上混合;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增韧材料应用于混凝土中时,聚合单体在引发剂和交联剂的作用下在水泥混凝土中原位聚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其中聚合单体占水泥质量的1%~5%。采用本发明所述复合增韧材料制得的混凝土在提高抗弯应力及断裂能的同时,不影响或不降低抗压强度,改善现有混凝土材料抗折强度低、韧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659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23575.3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服务分析的高耦合移动应用识别方法。在模型训练阶段,该方法首先捕获移动应用从启动开始运行几十秒的网络流量数据,并为网络流量数据打上标签;然后设置时间长度t,提取t秒网络流量数据中移动应用访问的服务信息作为属性,形成属性空间;接着,根据属性空间生成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和应用标签组成样例;最后,利用有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分类模型,在训练模型的过程中对属性空间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识别模型。在应用识别阶段,利用训练阶段得到的识别模型识别网络流量中的移动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从多个高耦合移动应用中精准识别出每一个具体的高耦合移动应用,可以为互联网提供商为不同应用提供差异化服务提供前提。
-
公开(公告)号:CN1143892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73714.X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计及双回线IPFC控制特性的电力系统潮流优化方法,所述潮流优化方法包括优化模型以及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IPFC运行约束、系统运行约束以及双回线IPFC控制特性的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同时考虑了电网的经济性和静态安全性,约束条件除了常规的运行约束外,还将双回线IPFC控制特性的相关约束考虑进来,优化模型较为全面、严谨;考虑的IPFC的控制特性不同于已有研究中保持故障前后IPFC注入电压不变,而是尽量地保证故障前后IPFC所在输电断面的潮流不变;所考虑的IPFC控制特性更加贴合工程实际,准确地计及了IPFC的控制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209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81581.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多层结构的电磁屏蔽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静电纺丝纤维以及在纤维表面负载的MXene组成的多层结构薄膜材料;所述的柔性轻薄多层结构的高性能电磁屏蔽薄膜材料制备方法如下: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PAN)材质的纳米纤维,同时通过刻蚀的方法得到MXene,用真空抽滤的方法使MXene在纤维表面附着。最后将纤维和MXene交替叠加使其通过热压的方法结合,制备得到了柔性轻薄多层结构的高性能电磁屏蔽薄膜材料;本发明实现了利用多层结构的结构优势增强材料电磁屏蔽的作用。其电磁屏蔽性能可以达到82dB,密度0.350g/cm3,具有优异的柔性和电磁屏蔽性能,为解决电磁波污染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57957.5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毫米波双频宽带1比特电扫反射单元,包括自上而下层叠设置的表面金属结构、介质芯板层和背面金属地层;所述表面金属结构包括主辐射贴片、射频开关和寄生贴片,主辐射贴片通过金属化通孔与背面金属地层相接,寄生贴片通过交指结构与主辐射贴片耦合;所述电扫反射单元通过控制射频开关的开关状态实现响应极化的相位切换,工作频率至少覆盖两个毫米波典型频率。本发明在保持表面拓扑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覆盖了更广泛的频段。通过本发明的改良,传统电扫单元窄带的局限性得到了克服,也为电扫式超表面单元提供了更多的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78749.8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 , 镇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4B24/10 , C04B28/00 , C04B10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水化温升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复合缓释材料,来包覆兼具水化温升抑制作用的缓凝酸、以及壳聚糖水解产生的小分子糖等水解产物。将其应用至混凝土中时,既可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缓慢溶胀,缓慢释放包覆于其中的缓凝酸和小分子糖,通过吸附水泥颗粒或者螯合水泥中的钙离子等来抑制水泥水化早期成核的数量;并且该复合缓释材料自身具有吸附效果,可以吸附早期的成核粒子。有效减少了早期成核粒子的数量,减慢水泥水化速率,起到水化调控的目的。并且,上述缓凝酸缓释也不会造成过分延长凝结时间的问题。该复合型水化温升抑制剂在抑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中具有良好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