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40867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14825.6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协同对偶能效传输优化方法,该方法的优化目标是实现在给定的单基站功率和信干噪比的约束下能效的最大化。首先将上下行传输的对偶性引入到能效的优化中,设立相应的能效优化目标函数,引入与下行传输对偶的虚拟的上行问题。其次通过GP优化对虚拟的上行传输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将相应的上行优化结果转化成原来的下行传输问题的解,从而解决在下行多用户的能效传输问题,获得优化的波束矢量以及功率分配方法。相比于现有的考虑能效的波束成形和功率分配方法,所提方法计算复杂度低,易于实现,而且在实际系统中所需要的反馈量较小,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2355294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341112.X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基站功率约束的多点协作波束成型和功率分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将单基站功率约束下的多小区协作下行链路最小用户信干噪比最大化问题转换为虚拟上行链路优化问题;然后利用二分优化方法和几何规划优化方法迭代求解虚拟上行链路优化问题,获得虚拟上行链路的最优接收波束向量和最优用户发射功率;最后利用对偶理论把虚拟上行链路的解再转换到下行链路的优化波束成型向量和发射功率。相比于现有多点协作波束成型方法,所提方法在速率每能量消耗和最差用户速率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所提方法在每基站能够节省25-30%的发射功率和确保用户间的公正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4178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402976.7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多小区多用户多天线系统中的鲁棒性协同波束成形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信道系数非理想性和收发机损伤这两种不利因素,以给定用户信干噪比下最小化发射功率为优化目标,利用信道系数误差方差矩阵的半正定性及拉格朗日对偶法,将原始的非凸优化约束转换为凸优化约束的等效优化问题,最后,利用二阶锥规划方法(SOCP)对等效问题进行求解,从而获得对非理想条件具有鲁棒性的协同波束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74032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10086044.7
申请日:2011-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信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波束成形优化方法、装置,包括:基站接收来自用户的反馈信息;所述信息中包括信道范数及信道相位信息,所述信道相位信息为预定信道相位码本的首选相位码字的索引号;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及信道系数的空间相关矩阵,确定信道矢量函数;基站通过所述信道矢量函数实现波束成形优化。通过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现有集中式多基站协作波束成形技术中给反馈/回程链路带来的开销,并获得协作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66485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51235.1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速短距离无线接入系统中的有限反馈多用户分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预分组:以具有多用户波束成形能力的站点为研究对象,接入点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强度对上述站点进行预分组;步骤2:粗分组:以每个预分组内站点为研究对象,根据上述站点向接入点反馈的每个流的每个子载波接收的信噪比信息,由接入点对每个预分组内的站点进行粗分组;步骤3,以每个粗分组内站点为研究对象,根据站点向接入点反馈的每个流的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右奇异值矩阵的相关性,对每个粗分组内的站点进行细分组。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IEEE802.11ACMU-MIMO的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499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140416.4
申请日:2012-05-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L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有限反馈多用户空间流调度方法,属于超高速短距离无线局域网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每个多用户组内,接入点(AP)充分利用用户反馈的有限信道信息,将用户反馈的每个流的接收信噪比(SNR)值的开方与对应的右奇异向量乘积作为此用户在这个流上的等效信道;利用所有用户所有流上的等效信道和半正交化(SUS)算法选择出用户的空间流。这种调度方法综合考虑整个频带范围内的信道衰落和相关性因素,充分利用反馈的有限信道信息,合理分配用户空间流及设计多用户预编码,提高无线局域网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发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1308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376026.9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B7/06 , H04B7/08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型数模混合天线系统波达角智能化估计方法,该方法中信号源发射信号,接收端采用分离型数模混合天线架构,同时整个技术方案分为两个过程:模型的离线训练过程和角度预测过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充分利用了系统的空间和时间资源,在未知来波任何先验信息的情况下,可实现低复杂度的广域范围内精确的波达角估计,同时有效解决了传统算法中存在的相位歧义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47265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43661.0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08 , H04B7/0413 , H04B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空间稀疏特性的波束接收分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从预设的接收码字集合中采用不同的接收码字接收发射端发送的训练符号,并选出接收能量最大的接收码字;根据能量最大化原则从除接收能量最大的接收码字以外的接收码字中选出若干个接收码字作为可用接收码字,并对可用接收码字进行相位补偿后与接收能量最大的接收码字进行相加;对相加形成的权值向量进行归一化形成最终的归一化接收波束用于接收来自发射端的信号。本发明能最大限度地接收来自发射端经过散射体环境散射形成的多径信号,有效地利用发射端的发射能量,能降低发射端的功耗;并且在单个最佳接收波束被阻挡的时候,也能够进行正常通信,保证了系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8532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147143.4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S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周期汽车防撞雷达发射信号帧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所述帧结构以采样间隔为最小时间单元,具体分为四层:第一层,一帧由多个相同长度的时隙组成,时隙长度根据帧长度和一帧内时隙个数确定;第二层,一个时隙包含多个长度相同的子时隙,子时隙长度根据系统发射天线数和变周期次数确定;第三层,每个子时隙由周期可变的发射信号和保护间隔组成,发射信号时间长度范围根据调频连续波扫频带宽、最大检测距离、目标最大相对速度和采样频率确定,保护间隔要求大于发射天线切换时间;第四层,发射信号和保护间隔均由整数倍的采样间隔组成。本发明的帧结构采用固定长度的子时隙和时隙长度,帧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硬件实现复杂度,以采样间隔为最小时间单位,有利于系统时间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03944618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117328.1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大规模MISO协同能效发送方法,实现在大规模天线系统中在给定的单基站总功率和信干噪比的约束下能效的优化。首先将上下行传输的对偶性引入到能效的优化中,设立相应的能效优化目标函数,引入与下行传输对偶的虚拟的上行问题,其次通过GP优化对虚拟的上行传输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将相应的上行优化结果转化成原来的下行传输问题的解,从而解决在下行多用户的能效传输问题。通过考虑大规模天线系统的特殊性,获得了只利用大尺度衰落得出波束设计和功率分配的方法。所述方法计算复杂度低,易于实现,而且在大规模天线的系统下所需要的反馈量较小,在天线较多的情况下性能接近获得完整信道信息反馈的算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