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纳米管阵列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储能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625930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033418.1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谢一兵 付德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有序纳米管阵列结构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钛基二氧化钛纳米管为电极载体,在其管壁面上负载电化学活性的金属氧化物,构建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功能电极材料,其中纳米管的管径50-200nm,壁厚10-20nm,长度0.2-50μm。首先,采用自模板阳极氧化反应合成方法制备的有序纳米管阵列结构的钛基二氧化钛电极载体,然后,以有序纳米管阵列结构的钛基二氧化钛电极载体为工作电极、以过渡金属离子或贵金属离子水溶液为工作电解质,通过循环电还原-电氧化反应,在纳米管壁面上原位合成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制备出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电极材料。一种有序纳米管阵列结构的电极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储能应用。

    带有纳米光催化反应器的多级净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497488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24643.9

    申请日:2009-0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有纳米光催化反应器的多级净水设备,包括壳体(5),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器包括一级过滤器(1),二级过滤器(2),纳米光催化反应器(3),四级过滤器(4),一级过滤器(1)的输入端接进水口(6),一级过滤器(1)输出端通过水管与二级过滤器(2)的输入端相连,二级过滤器(2)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纳米光催化反应器(3)输入端的相连,纳米光催化反应器(3)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四级过滤器(4)输入端相连,四级过滤器(4)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出水口(7)相连。适用于包括市政自来水、微污染江水和湖水等多种水质,在保留有益矿物质的同时,对水中悬浮物、胶体、细菌、病毒、余氯和微囊藻毒素等有害物质净化率高。

    弥散光纤表面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72372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510095107.X

    申请日:2005-10-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弥散光纤表面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取外包层为硅橡胶的弥散光纤,在其表面涂覆二氧化硅膜,再将涂覆有二氧化硅膜的弥散光纤置于二氧化钛溶胶中浸渍10~60分钟,然后以1~50毫米/分钟的速度提膜,最后在100~200℃保持0.5~2小时即可在弥散光纤表面负载上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膜。二氧化钛溶胶的制备是按钛化合物与醇的摩尔比为1∶1.42~12的比例,将钛化合物与醇配置成钛化合物的醇溶液,在搅拌下,将钛化合物的醇溶液滴加到pH=1.0~4.0的硝酸或者盐酸的水溶液中水解且钛化合物,回流6~48小时后,除去醇类即得。该方法简单、成本低、成膜质量高。

    一种塑化剂的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795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1454890.8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戎非 付德刚 吴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化剂的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分子印迹技术、纳米材料、SERS检测三者结合,通过电纺技术制备用于SERS检测的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增强基底膜,实现对塑化剂分子的特异识别,发展了一种基于新型复合纳米材料的检测技术,提高传统光谱检测技术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孕育一条兼具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新途径。

    一株蜡状芽孢杆菌DIF1及其生产的微生物菌剂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50462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99378.8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蜡状芽孢杆菌DIF1及其生产的微生物菌剂和应用,该菌株已于2018年5月1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8274。本发明所述蜡状芽孢杆菌DIF1具有较强的异化还原Fe(III)的还原功能,可以高效的还原可溶性Fe(III)和固态Fe(III),同时,这株蜡状芽孢杆菌DIF1具有较强的六价铬还原能力和产电能力。本发明揭示了蜡状芽孢杆菌的新性质及其功能方面的应用研究,为异化铁还原菌在环境污染物的治理方面提供了新的材料。

    一种塑化剂的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795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54890.8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戎非 付德刚 吴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化剂的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分子印迹技术、纳米材料、SERS检测三者结合,通过电纺技术制备用于SERS检测的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增强基底膜,实现对塑化剂分子的特异识别,发展了一种基于新型复合纳米材料的检测技术,提高传统光谱检测技术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孕育一条兼具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新途径。

    一种垂直生长TiO2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1142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410522185.2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付德刚 银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碳基电极表面垂直生长TiO2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TiO2纳米片制备方法包括四个步骤,基底预处理;预处理的基底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原位水热反应,这是一个溶解再结晶的过程,加入一定量的结构诱导剂以形成垂直基底表面均匀生长的纳米片阵列;洗涤、酸泡,反应完成后将生成的TiO2纳米片用超纯水反复洗涤,再用酸浸泡至中性;煅烧,在N2保护气氛中于一定温度下煅烧一定时间即得到单晶型垂直生长TiO2纳米片。TiO2纳米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环境友好性,该方法制备简单,而垂直生长的纳米片能降低电子转移的阻力,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提高了电量输出。

    一种用于野外自供电的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0252257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19629.6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野外自供电的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SMFC和SMFC电源管理系统,所述SMFC电源管理系统包括电能存储单元、控制单元和升压与稳压单元;所述电能存储单元的输入端的与所述SMFC连接,用于存储SMFC的输出电能;所述升压与稳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能存储单元连接,用于完成电压的升压和稳压,使升压与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电流满足电子器件工作要求;所述控制单元与电能存储单元以及升压与稳压单元相连接,用于控制升压与稳压单元工作。本发明有效收集和利用野外环境下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输出的微弱电能,解决了制约SMFC进行实际应用的瓶颈问题。

    有序纳米管阵列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储能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625930B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910033418.1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谢一兵 付德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有序纳米管阵列结构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钛基二氧化钛纳米管为电极载体,在其管壁面上负载电化学活性的金属氧化物,构建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功能电极材料,其中纳米管的管径50-200nm,壁厚10-20nm,长度0.2-50μm。首先,采用自模板阳极氧化反应合成方法制备的有序纳米管阵列结构的钛基二氧化钛电极载体,然后,以有序纳米管阵列结构的钛基二氧化钛电极载体为工作电极、以过渡金属离子或贵金属离子水溶液为工作电解质,通过循环电还原-电氧化反应,在纳米管壁面上原位合成金属氧化物包覆层,制备出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电极材料。一种有序纳米管阵列结构的电极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储能应用。

    有毒或可燃气体传感器无线探测网络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8718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158255.2

    申请日:2010-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毒或可燃气体传感器无线探测网络系统及其监控方法,其系统包括无线气体探测终端和监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气体探测终端通过自组织网或数传电台与监控终端通讯,所述无线气体探测终端包括气体传感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气体传感模块检测周围环境中有毒或可燃气体浓度,并将检测信息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监控终端通讯。该系统可在现场及远程同时通过网络实时监测有毒有害和可燃气体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