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导航定位器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5865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75050.4

    申请日:2018-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34/20 A61B90/00 A61B2034/2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导航定位器固定装置,固定板、弧形挡板、连接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弧形挡板的一端,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弧形挡板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板、所述弧形挡板和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所述连接板设有两个固定孔。其优点在于,利用一弧形固定板,将导航装置能够固定在颈椎前路表面,且固定板复合颈椎前路的生理曲度,使固定板紧密贴合在颈椎前路表面;弧形挡板与固定板一体成型,减少手术拉钩设置对患者的损伤,方便术者操作,以及减少手术器械的数量;连接板用于与连接装置进行连接;连接板上设置固定槽,提高稳定性;导航定位器固定装置有效提高手术精度,降低颈椎前入路手术难度。

    一种加压锁定装置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79509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22602091.X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压锁定装置,包括:加压锁定板和加压锁定螺钉;所述加压锁定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加压锁定螺钉尾端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通孔下部内壁嵌设有弹性环;所述加压锁定螺钉近尾端处设有锁定环,所述锁定环的外径略大于所述弹性环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的加压锁定装置能够实现加压和锁定一步到位,无需分开操作,且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

    一种颈部手术切口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49000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903167.6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部手术切口辅助装置,安装于手术床上,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第四支臂、两卡件、两拉钩和两调整支架,第一支臂上开设有一第一滑槽,第二支臂上开设有一第二滑槽,第三支臂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第四支臂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两调整支架的一端分别安装于手术床的两侧,两调整支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三支臂中部和第四支臂的中部,两拉钩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三支臂上和第四支臂上,两拉钩分别钩于颈部的手术切口的两侧设置。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快速、稳定地完成对患者的颈部手术切口的拉开操作,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了手术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转角螺丝刀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428047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990385.3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角螺丝刀,包括螺丝杆和螺栓,所述螺丝杆的上端设置有手柄,且螺丝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螺丝杆叉头,并且螺丝杆叉头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孔,同时固定孔内部活动连接有十字轴,所述十字轴的表面设置有轴承,且十字轴的顶端设置有卡环并且十字轴的另两个接头连接有传动杆叉头,同时传动杆叉头的下端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设置有螺丝头,且传动杆的表面设置有套管,并且套管的顶端设置有持夹头,同时持夹头的内部设置有螺栓,该转角螺丝刀设置有通过十字轴交叉连接的螺丝杆叉头和传动杆叉头,保证螺丝杆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转换方向。

    一种用于肿瘤离体样本试验用切割刀具

    公开(公告)号:CN210791076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1394271.4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肿瘤离体样本试验用切割刀具,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两半爿和两指圈,两半爿之间通过圆柱销活动连接,每一半爿均包括:主刀柄,主刀柄的一端与一指圈连接;连接块,连接块设置在主刀柄的另一端,连接块的中部开设有一定位孔,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定位孔与安装孔连通;转动轴,转动轴安装在安装孔内;副刀柄,副刀柄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连接块连接;刀头,副刀柄的另一端设有刀头,刀头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刀片,若干刀片呈锯齿状;定位销,定位销插设在定位孔内,且定位销位于定位孔内的一端与转动轴相抵。具有使用方便、效率高的特点。

    一种组合式颈椎解剖型钛网椎板

    公开(公告)号:CN215821124U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20670675.2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颈椎解剖型钛网椎板,包括通过钛网连接的第一终端组件和第二终端组件;第一终端组件包括第一空心圆筒,第一空心圆筒上远离钛网的一端面在水平远离第一空心圆筒轴心线的方向延伸出对称的水平支撑板;第一终端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一空心圆筒外侧的延伸出的第一竖直固定板;第一终端组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钛网一端连接;第二终端组件通过连接部件与钛网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终端组件包括第二空心圆筒,第二空心圆筒远离钛网的一端面延伸出第二竖直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钛网椎板通过水平支撑板,使钛网椎板固定于相邻椎板下终板,使钛网在相邻椎板之间起到轴向的固定的支撑作用,更加符合生物力学性能。

    大创面术后简易多功能伤口引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951873U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20057020.0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创面术后简易多功能伤口引流装置,所述的引流装置由一根主管和两根副管组成;所述的主管为引流管;所述的副管分别为冲洗管和给药管;所述的引流管、冲洗管和给药管彼此黏在一起,且主体相互黏贴固定,前段为可分离结构,末段为分叉结构;所述的引流管前端管壁上设有侧孔,表面设有刻度线;所述的引流管末段还连接设有三通阀;所述的引流管、冲洗管和给药管末段均设有管塞。其优点表现在:集引流、冲洗和给药于一体;引流范围广,主管上有侧孔,引流效果好,且可外接负压装置,自主控制抽吸时的负压;主管上接有三通阀,利于抽检化验和冲洗血凝块;主管表面设有刻度线,便于判断置入深度,及时发现异常,保障引流过程的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高效微创式取骨器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00442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22991895.2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微创式取骨器,包括取骨连接件、长柄刮勺、长柄勾铲、取骨钻头和储存头,所述取骨连接件的下方设置有锥型锯齿,且取骨连接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杆,所述取骨连接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长柄刮勺和长柄勾铲,且长柄刮勺和长柄勾铲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铁片和第二铁片,所述取骨连接件的内部设置有取骨钻头,所述取骨连接件的下方安装有储存头。该高效微创式取骨器设置有第一螺纹件,在取结构性骨条时,取骨连接件和取骨钻头组合铆定于骨质,取骨钻头铆入骨质可在第一螺纹件构成的螺纹结构连接的作用下使旋转过程中不会发生打滑,从而使取骨过程更加稳定,不会造成较大的创伤,使整个取骨过程更加简洁高效。

    一种用于全骶骨肿瘤切除后骨盆重建的人工骶骨假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754734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22554981.2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全骶骨肿瘤切除后骨盆重建的人工骶骨假体系统,包括骶骨假体,骶骨假体包括一腰椎固定部和两髂骨固定部;腰椎固定部与腰椎连接固定,两髂骨固定部分别与双侧髂骨连接固定;骶骨假体上设置有:两连接组件,两连接组件的近端与腰椎固定部可旋转固定,连接组件的远端与髂骨固定部可旋转固定;髂骨固定部可通过连接组件调节与腰椎固定部的距离,以匹配第5腰椎下终板与双侧髂骨截骨面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骶骨假体系统可在全骶骨切除后对腰骶骨盆进行匹配度极高的生物力学重建,通过调节假体部分的长度和角度,与第5腰椎体下终板和双侧髂骨截骨面贴合连接固定,适用于高位骶骨肿瘤患者全骶骨切除后的骨盆重建,具有临床上的普适性。

    一种用于枢椎肿瘤切除后的内固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167780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137280.9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枢椎肿瘤切除后的内固定系统,包括:钛网主体、设于所述钛网主体前侧顶部的第一固定板以及设于所述钛网主体两侧顶部的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其中,所述钛网主体为网状中空柱体;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钛网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钛网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钛网主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内固定系统中,钛网主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的设计、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支撑结构增强了内固定系统对纵向的支撑固定;第一固定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增强了内固定系统对横向的抗旋转能力;钛网主体前侧面上的圆形空隙增强了钢板‑螺钉对钛网主体下极与下位椎体间的把持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