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48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75854.X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50/509 , H01M10/0525 , H01M50/204 , H01M50/224 , H01M50/244 , H01M50/253 , H01M50/296 , H01M50/298 , H01M50/503 , H01M50/528 , H01M50/5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火箭用分布式高压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高压模组、串联电缆、功率输出正电缆、功率输出负电缆;高压模组结构上完全独立,实现在运载火箭上分布安装和每个模组电压的降低;高压模组之间通过串联电缆串联,功率输出正电缆连接到串联后的分布式运载火箭高压锂离子电池组的总正插座上,功率输出负电缆连接到分布式运载火箭高压锂离子电池组的总负插座上,高压模组的开路电压范围为80V~120V。高压模组内部设置气相缓蚀剂。本发明采取多个独立模块分布的方案,结合功率接口连接器保压技术、单体电压检测接口连接器隔离技术、气相缓蚀剂保护技术等解决了高压低气压击穿以及高压和高温加速腐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6577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0801536.1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50/264 , H01M50/213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24 , H01M50/2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设计的运载火箭锂离子电池组,包括底板、支撑杆、电池堆、电连接器、盖板、支撑杆沉头螺钉、电连接器固定螺钉。底板、盖板周围有若干突出小支脚平台,小支脚平台上有与支撑杆外径匹配的沉孔,支撑杆插入沉孔,用支撑杆沉头螺钉进行固定安装,形成外壳结构。电池堆安装到底板与盖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本发明的运载火箭锂离子电池组整体结构简单,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金属材料作为结构件,大大减轻了电池组的重量,结构件采取镂空薄壁结合加强筋的方式,实现了运载火箭锂离子电池组高强度、轻量化设计的需求,本发明的运载火箭锂离子电池组结构件比重约10%,相比其他运载火箭锂离子电池组重量减轻了约20%。
-
公开(公告)号:CN10908803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801572.8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50/543 , H01M50/147 , H01M50/18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火箭用高倍率锂电池极柱顶盖装置,该装置极柱对外导电连接为双螺孔结构,可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导电单点失效故障;导电连接端面相对传统电池增大了导电接触面积,降低了大电流放电过程的压降和温升;两个对外导电连接螺孔为斜对角结构,可以在不降低连接平整性的基础上实现水平方向锂电池之间的互联,为后续电池组装配工艺的可行性提供保障。该装置顶盖设置有注液孔,注液孔采用聚四氟乙烯的密封柱通过轴向受力使得横向变形并填充到注液孔内的多个环形刻痕中,实现注液孔的密封;注液孔采用螺钉密封方式,在运载火箭领域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518196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310449517.4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2/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锌银蓄电池电解液真空自动加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杯阀模块、横拉模块、移动伺服机构、注液头、注液泵、真空泵、空压机和注液针;杯阀模块与注液针和注液头相连,注液泵将桶装电解液抽入注液针并打进储液缸;真空泵对整个进液系统包括电池抽真空,使进液过程维持负压或真空状态;空压机对杯阀模块提供压力,利于电解液迅速流动;横拉模块控制注液针横向走位;移动伺服机构控制注液针上下移动;注液头通过螺纹与单体电池连接。加注时根据锌银蓄电池使用时电解液加注特点,设计出抽真空自动加注系统,加注量采用数字化精确控制,提高加注精度,同时连接端口一一对应,可有效防止漏加现象发生,且加注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152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310501635.5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轻型结构高比特性锌银贮备电池,包括:储液罐,其存储电解液;注液激活组件,其用于激活所述储液罐的电解液;电池堆,当所述电解液被激活时,所述电解液被推入所述电池堆,从而激活所述电池堆以进行供电。所述储液罐,所述注液激活组件,和所述电池堆的基础部分以轻型尼龙材料或非金属材制成,其结构可以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本发明储液灌采用尼龙一次成型技术,而不是不锈钢或铜材料;电池堆壳体亦采用相同材料及制备技术,而不是有机玻璃材料;此外省去了传统的环氧玻璃钢电池外壳,大大减小了电池重量,使锌银贮备电池质量比能量达100Wh/kg。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526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565080.X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用单充单切充电方法及充电系统,该方法是对蓄电池组中每个单体电池配备一路专用的充电模块电源,采用一对一的方式独立控制每个单体电池进行充电,能够用于锌银蓄电池组或锂离子蓄电池组。该充电系统包含蓄电池组、多路充电模块电源、计算机以及压降补偿连接充电端子;蓄电池组包含若干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配备一路专用的充电模块电源,每路充电模块电源配备2只压降补偿连接充电端子,压降补偿连接充电端子分别与充电模块电源和单体电池连接;计算机能够控制各路充电模块电源。本发明提供的蓄电池用单充单切充电方法及充电系统,能根据蓄电池组中每只单体电池的状态设置不同的充电参数,实现对每只单体电池独立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930837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104012.9
申请日:2014-03-19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锌银电池负极片干燥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锌银电池负极片干燥系统包括:箱体、温控模块、翻转模块、水分在线测试模块和工装夹具;所述温控模块向箱体供应热量;所述工装夹具用于夹持负极片;所述翻转模块带动所述工装夹具转动;所述水分在线测试模块安装于箱体出气管路。通过本发明可以高效、安全、稳定地干燥锌银电池负极片。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718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46986.3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6/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锌银电池干态贮存寿命极片保护技术——成膜剂浸泡法,即将化成干燥好正负极片分别浸泡于不同浓度成膜剂中一定时间,便在极片表面生成一层薄保护膜,该层保护膜隔离了极片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大大降低了正极分解,进而抑制负极氧化,从而降低电池容量衰减。采用极片保护法可使锌银电池干态贮存寿命由目前的5~8年提高至12年甚至更久,而且保护后对极片放电使用无任何影响。该发明的特点是锌银电池干态贮存寿命得到了延长,用于长贮存寿命要求较高的导弹、火箭等武器装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2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40641.3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50/264 , H01M10/0525 , H01M50/209 , H01M10/48 , H01M10/615 , H01M10/655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膨胀率锂离子电池组用温控复合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板(1)、导热板(2)、刚性泡沫板(3)、加热带(4)、整平板(5)、拉带(6)、温度探头(7);其中,所述拉带(6)、所述夹板(1)、所述导热板(2)、所述加热带(4)、所述刚性泡沫板(3)以及所述整平板(5)依次粘接成型;所述整平板(5)与被夹持的膨胀率锂离子电池组中的电池堆连接固定;所述拉带(6)与被夹持的膨胀率锂离子电池组的拉线、拉带或拉板固定连接;所述温度探头(7)胶封在所述刚性泡沫板(3)顶部不受力区域的探头安装槽中,所述温度探头(7)灌胶后与所述导热板(2)连接且不与加热带的加热区接触,用以测量导热板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6760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175829.1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B07C5/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火箭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的筛选配组方法,采用先持续夹持施压结合超大电流脉冲放电,在进行搁置测量电压下降速率的方法,可以提前暴露并剔除潜在的微短路隐患;采用多次间隔的大电流脉冲能力测试,不仅能考察电池的容性供电能力、极化供电能力、暴露缺陷,还能防止电池过热造成不必要的性能衰减;采用漏电流系数作为配组的依据之一,并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可以高效实现最优配组的目的;本发明在充电后,搁置8h~24h,使电池开路电压达到稳定后再测量开路电压,相比现有手段的测试结果更准确可靠。本发明解决了运载火箭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单体中潜在短路无法及时发现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运载火箭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的实现最优配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