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微堆用换热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61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13219.2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微堆用换热器,涉及核反应堆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热管微堆用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和设置在换热器壳体内的外套管,外套管的内部插入有热管,且外套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的内直径与热管的外径相匹配,既可支撑热管,也可在外套管和热管间形成介质流道,介质通过该流道与热管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且介质在流道内沿轴向流动换热,可以有效避免管束振动,确保热管安全。同时,冷介质进入换热器壳体后先接触外套管,可以避免冷介质直接冲击热管,防止热管温度迅速降低失效,提高热管可靠性。

    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导热填料和导热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8184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92473.9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导热填料和导热材料,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多孔材料表面涂覆核材和金属化合物的水解产物;对涂覆有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的多孔材料进行第一热处理,以制备导热填料前驱体,导热填料前驱体包括多孔材料、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从导热填料前驱体中的多孔材料上剥离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以获得导热填料,内核包括核材,外壳包括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导热填料的表面具有羟基基团,导热填料具有枝状结构。本申请的导热填料具有枝状结构,能够通过彼此搭接而构建出高效的导热路径。导热填料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避免导热填料在基质中团聚,羟基基团可键合到耐高温基质上。

    一种碱金属反应堆电源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6560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422901.1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反应堆电源,反应堆容器(1)底部设置有液态碱金属(2),所述液态碱金属(2)在燃料棒表面吸液芯(5)表面吸收反应堆产生的热量后汽化,进入燃料棒(3)之间的空隙,并向上流动到高压蒸汽腔(6),随后进入碱金属热电转换器(7);高压的碱金属蒸汽直接通过所述碱金属热电转换器(7)进行发电;所述低压蒸汽腔(8)内安装有冷凝器(9),并将高压碱金属蒸汽冷凝为液态,所述液态碱金属(2)汇集到反应堆容器底部,所述液态碱金属(2)通过堆芯底部吸液芯(4)泵送至所述燃料棒(3)表面。本发明利用碱金属相变传热,采用吸液芯提供液态碱金属循环动力,结构简单,布置灵活、发电效率高。

    一种核反应堆非能动停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3331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88746.9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非能动停堆装置,该装置包括承压壳(1)、反应堆控制棒(2)、控制棒驱动杆(3)、直线轴承(4)、金属波纹管(5)和控制棒驱动机构(6);所述承压壳(1)内部为空心结构,为所述反应堆控制棒(2)的移动提供空间;所述控制棒驱动杆(3)用于驱动所述反应堆控制棒(2)在所述承压壳(1)内移动;所述直线轴承(4)对所述控制棒驱动杆(3)进行径向限位的同时允许其轴向滑动,实现控制棒在堆芯内移动。本装置不受堆内冷却剂流动或浮力作用影响,控制棒可以快速插入堆芯,响应速度快;不依赖于重力作用,同时适用于垂直或水平布置反应堆堆芯。

    采用陶瓷包壳金属芯块的核燃料棒

    公开(公告)号:CN103295652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210044641.8

    申请日:2012-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陶瓷包壳金属芯块的核燃料棒,以用于提高燃料棒导热性能,降低燃料芯块中心温度或有效提高燃料功率密度;大幅提高燃料棒包壳机械性能、抗腐蚀和抗辐照性能,降低燃料棒的破损率;显著增加燃料棒的卸料燃耗,从而大大提高燃料利用率;同时使燃料棒具有良好的中子学性能,可以在快堆或热堆中广泛应用。本发明的核燃料棒的包壳采用SiCf/SiC复合陶瓷材料包壳,金属燃料芯块采用U-Zr或U-Pu-Zr合金燃料芯块;包壳和燃料芯块的间隙填充低熔点金属;燃料棒上部采用加长气腔设计。

    用于在管道内壁涂覆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26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38286.0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管道内壁涂覆材料的装置及方法。用于在管道内壁涂覆材料的装置包括:封口段,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连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面连接;推进段,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第二端与第三端面连接,第二端面与第三端面之间具有容纳涂覆材料的空间;推进件,与第四端面连接,其中,推进件适用于在管道内壁涂覆涂覆材料时推动推进段,在涂覆过程中,涂覆材料从推进段与管道内壁之间的缝隙挤出并涂覆在管道内壁上。本申请的装置通过将涂覆材料从推进段与管道的内壁之间的缝隙挤出并涂覆在管道的内壁上,如此能够在管道的内壁上涂覆均匀且连续的涂覆材料层。

    反应堆控制系统及反应堆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35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42066.2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控制系统及反应堆,反应堆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组控制组件,每组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控制组件;液压回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液压箱以及至少一个吸收体流动管路,每个吸收体流动管路与对应的液压箱连通,其中,每个液压箱包括液压活塞,液压活塞与驱动杆相连接,至少一个吸收体流动管路以及至少一个液压箱中均包括液态中子吸收体以及惰性气体,每个吸收体流动管路部分伸入对应的一组控制组件中;至少一个驱动机构,每个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液压活塞的驱动杆,用于驱动液压活塞移动,从而控制液态中子吸收体进入对应的一组控制组件中的位置。本申请提供的反应堆控制系统及反应堆能够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节约反应堆内部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