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和风冷相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565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50477.1

    申请日:2012-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淹和风冷相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和方法,其完全自启动、无中间控制环节、可靠性高。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水淹和风冷相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池和空气导流罩,冷却水池可淹没安全壳,在冷却水池内安全壳外设置该空气导流罩,该空气导流罩具有环绕安全壳的环绕部以及位于安全壳顶部上方的通往大气的导流部,环绕部和导流部连接成一体,冷却水池具有空气入口,从冷却水池的空气入口、到空气导流罩的环绕部、再至导流部构成具有烟囱效应的气流通道。

    核反应堆的非能动安全注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9565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50421.6

    申请日:2012-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的非能动安全注射系统,不需要传统核电厂的高压、中压安注,系统简单。其设置在反应堆的安全壳内,其中自动降压系统连接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内置冷源之间,内置冷源中装有足量的冷却剂,内置冷源的下部连接安全注射管线,安全注射管线通过阀门连接到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置冷源连接安全注射管线的接口处设置有滤网,内置冷源的标高要高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冷却剂经由自动降压系统喷洒到内置冷源中,内置冷源中的冷却剂在重力作用下经滤网进入安全注射管线,安全注射管线中的冷却剂注入到反应堆压力容器中。

    一种物项属性参数的建模和存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774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10104873.X

    申请日:2019-02-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物项属性参数的建模和存储方法,采用“名‑实分离”进行数据建模,通过四个核心的类及几个非核心的类即能实现对所有物项的所有属性和关系进行建模,并实现对所有版本数据及其附属信息的存储,在关系元数据建模时,只需要从关系的一端出发进行定义,而不需要同时定义关系两端的物项类型,减轻了关系定义的工作量,同时在关系值存储时通过指定两端的关系元数据,使得关系信息完整,且能从任意一端进行关系查找和统计,实现分布式存储,利于实施检索机制,提高数据的读取性能和数据库的可维护性,解决了物项种类多、物项属性多、数据版本不定和数据值附属信息同时存储时的数据建模和数据库设计问题,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用于核反应堆的多样化专设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9565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210050505.X

    申请日:2012-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的多样化专设安全系统,其包括一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依靠重力注入给水的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全压的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低压非能动安注子系统、水淹和风冷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子系统。各个子系统能独立运行或相互配合,在堆芯与最终热阱之间建立并列、冗余、原理多样的完整余热排出渠道,快速、高效的对反应堆主系统和堆芯进行冷却,使反应堆在事故初期能够较快进入安全状态。即使某一子系统出现故障,其他子系统仍能够提供完整有效的余热排出功能,保证反应堆得到有效冷却。

    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54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719337.8

    申请日:2014-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包括厂房和设置在厂房内的安全壳,所述安全壳由安全壳本体和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的安全壳弧顶组成,所述安全壳弧顶上设置一个与安全壳本体等直径的且以安全壳弧顶为底面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用以连接安全壳内外的管道贯穿件均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事故后,安全壳内的热蒸汽大多聚集在安全壳弧顶,因此安全壳弧顶的传热占据了安全壳冷却的绝大部分,冷却水箱的水将有效带出安全壳的热量。

    一种一体化反应堆的稳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565499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719382.3

    申请日:2014-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反应堆的稳压器,包括一容器,还包括一分隔板,所述容器通过所述分隔板形成一密闭稳压空间;所述密闭稳压空间的上部是汽腔室,在所述汽腔室的下部为水腔室;在所述容器的侧壁贯穿有多根加热元件;所述分隔板上设有第一类波动管和第二类波动管;所述第一类波动管连通所述水腔室和下部反应堆冷却剂,在所述第一类波动管上设有一阀体;所述第二类波动管连通下部反应堆冷却剂和汽腔室。本发明的稳压器适用于一体化反应堆,其结构简单,功能完整,不仅能实现压力调控,而且能减少额外管线设置,满足了设备一体化、模块化等要求。

    用于核反应堆的多样化专设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9565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50505.X

    申请日:2012-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的多样化专设安全系统,其包括一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依靠重力注入给水的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全压的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低压非能动安注子系统、水淹和风冷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子系统。各个子系统能独立运行或相互配合,在堆芯与最终热阱之间建立并列、冗余、原理多样的完整余热排出渠道,快速、高效的对反应堆主系统和堆芯进行冷却,使反应堆在事故初期能够较快进入安全状态。即使某一子系统出现故障,其他子系统仍能够提供完整有效的余热排出功能,保证反应堆得到有效冷却。

    一种一体化反应堆蒸汽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17778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12331.2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反应堆的蒸汽发生器,其在内壁筒体和外壁筒体之间设有几字型结构的管束套筒,传热管束布置在管束套筒和内壁筒体之间;管束套筒包括管束套筒的外筒和管束套筒的内筒,管束套筒的外筒和管束套筒的内筒在顶端封闭连接;在外壁筒体的下段开设蒸汽接管,在外壁筒体的上段开设给水接管,并且给水接管延伸至管束套筒的外筒;管束套筒的外筒在底部与外壁筒体连接形成连接段,并且连接段位于蒸汽接管以下。本发明结构一方面平衡了管束与外壁筒体之间的热膨胀,另一方面使给水接管位于较高位置,从而在接管破裂时具有较高的蓄水和事故缓解能力。管束套筒结构实现给水和蒸汽的实体隔离,提供给水分配空间和蒸汽缓冲空间。

    一种反应堆的衰变热排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6520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12011.7

    申请日:2013-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堆的衰变热排出系统,其包含一个置于压力容器内并且位于反应堆堆芯上方的堆内热交换器,以及一套连接堆内热交换器并提供循环水的二次回路系统;所述的二次回路系统设置在压力容器外,包括一个与堆内热交换器通过管路串联的堆外热交换器;所述的堆内热交换器为管壳式热交换器,壳侧走反应堆冷却剂,管侧的出口和入口分别通过出口管线和入口管线与堆外热交换器的入口和出口连接构成二次回路。本发明提出的衰变热排出系统,能够在正常停堆时和事故下有效导出堆芯衰变热;能够在冷却剂系统完整时和冷却剂系统破口时有效导出堆芯衰变热。堆内热交换器能极大地利用压力容器内空间,且流动阻力小,支撑结构简单。

    一种一体化反应堆设备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96933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420743708.1

    申请日:2014-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反应堆设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稳压器、蒸发器和压力容器,在所述压力容器内设有堆芯;还包括置于所述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置于该吊篮内的支承部件、和置于支承部件内的堆测格架组件;在所述蒸发器上设有贯穿密封件;在所述压力容器侧面设有主泵接管;在所述吊篮侧面设有主泵接口;在所述支承部件下方和所述堆芯上方的空间内设有多根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顶部连接在所述支承部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诸如冷却剂流道、缆线和仪表管线贯穿、装换料时部件吊装流程等工程问题,使本实用新型的堆结构可以进行工程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