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554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17275.8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及降压系统,其安全壳内设置反应堆,该系统包括安全壳抑压子系统和安全壳冷却子系统。所述的安全壳抑压子系统包括布置在安全壳内的抑压水箱和排放通道。所述的安全壳冷却子系统有多种构成形式。本发明所述的安全壳冷却子系统和安全壳抑压子系统运转是非能动的、不需要外部电源驱动。本发明采用非能动措施来直接减少蒸汽量和降低气体温度,达到降低安全壳内压力,既可满足早期削峰降压和长期冷却降压的功能,又不需要增加安全壳的容积需求,减小其设计尺寸,从而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928062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011904.X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非能动自充压堆芯补水系统。其中换料水箱与安全壳大气连通;反应堆压力容器顶部空间通过降压/充压管线与喷洒器连接,在降压/充压管线上设置有电磁阀,喷洒器位于自充压补水箱下部水中,自充压补水箱上部充有氮气;自充压补水箱设置有安全阀;自充压补水箱位于换料水箱中,换料水箱中充有水;自充压补水箱的底部通过共用安注管线与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部连接,该段管路上设置有补水箱止回阀;换料水箱的底部通过共用安注管线与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部连接,该段管路上设置有换料水箱止回阀。本发明以简单的原理、小型的设备、较低的承压要求有效缓解小破口失水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329565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50477.1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淹和风冷相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和方法,其完全自启动、无中间控制环节、可靠性高。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水淹和风冷相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池和空气导流罩,冷却水池可淹没安全壳,在冷却水池内安全壳外设置该空气导流罩,该空气导流罩具有环绕安全壳的环绕部以及位于安全壳顶部上方的通往大气的导流部,环绕部和导流部连接成一体,冷却水池具有空气入口,从冷却水池的空气入口、到空气导流罩的环绕部、再至导流部构成具有烟囱效应的气流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329565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50421.6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的非能动安全注射系统,不需要传统核电厂的高压、中压安注,系统简单。其设置在反应堆的安全壳内,其中自动降压系统连接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内置冷源之间,内置冷源中装有足量的冷却剂,内置冷源的下部连接安全注射管线,安全注射管线通过阀门连接到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置冷源连接安全注射管线的接口处设置有滤网,内置冷源的标高要高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冷却剂经由自动降压系统喷洒到内置冷源中,内置冷源中的冷却剂在重力作用下经滤网进入安全注射管线,安全注射管线中的冷却剂注入到反应堆压力容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05257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88363.9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浮动网格的核‑热‑力多物理耦合计算方法,包括建立燃料棒几何模型,进行核‑热‑力多物理迭代计算流程,开展平面传热计算、平面力学计算和平面中子输运计算和进行轴向一维中子扩散计算。本发明基于可以变形的浮动网格耦合求解中子学、热工水力、机械力学问题,模拟燃料棒在反应堆内极端环境下的热传导、机械变形、中子输运、核素燃耗等行为,同时获取燃料棒的温度、应力、变形、棒内压力、中子群通量、功率、燃耗、同位素密度等多物理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329565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210050505.X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的多样化专设安全系统,其包括一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依靠重力注入给水的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全压的能动余热排出子系统、低压非能动安注子系统、水淹和风冷结合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子系统。各个子系统能独立运行或相互配合,在堆芯与最终热阱之间建立并列、冗余、原理多样的完整余热排出渠道,快速、高效的对反应堆主系统和堆芯进行冷却,使反应堆在事故初期能够较快进入安全状态。即使某一子系统出现故障,其他子系统仍能够提供完整有效的余热排出功能,保证反应堆得到有效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31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016509.9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无铍熔盐氧化铍慢化的熔盐堆堆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栅格和反射层栅格;所述反射层栅格设置在所述燃料栅格的外部,环绕所述燃料栅格设置;所述燃料栅格选用氧化铍作为慢化剂。本发明提供的无铍熔盐氧化铍慢化的熔盐堆堆芯,氧化铍中的铍具有(n,2n)中子增殖反应,提高了堆芯中子经济性,实现高增殖钍基熔盐堆堆芯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5654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719337.8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包括厂房和设置在厂房内的安全壳,所述安全壳由安全壳本体和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的安全壳弧顶组成,所述安全壳弧顶上设置一个与安全壳本体等直径的且以安全壳弧顶为底面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用以连接安全壳内外的管道贯穿件均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事故后,安全壳内的热蒸汽大多聚集在安全壳弧顶,因此安全壳弧顶的传热占据了安全壳冷却的绝大部分,冷却水箱的水将有效带出安全壳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65499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719382.3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反应堆的稳压器,包括一容器,还包括一分隔板,所述容器通过所述分隔板形成一密闭稳压空间;所述密闭稳压空间的上部是汽腔室,在所述汽腔室的下部为水腔室;在所述容器的侧壁贯穿有多根加热元件;所述分隔板上设有第一类波动管和第二类波动管;所述第一类波动管连通所述水腔室和下部反应堆冷却剂,在所述第一类波动管上设有一阀体;所述第二类波动管连通下部反应堆冷却剂和汽腔室。本发明的稳压器适用于一体化反应堆,其结构简单,功能完整,不仅能实现压力调控,而且能减少额外管线设置,满足了设备一体化、模块化等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2806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012278.6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铅或铅铋合金中间回路的热动转换系统。该系统包括三个回路,一回路包括设置在主容器内依次连接的冷池、主泵、堆芯、热池、中间热交换器;二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二回路循环泵、中间热交换器、蒸汽发生器;三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给水泵、蒸汽发生器、汽轮机。所述一回路工质为液态金属钠,二回路工质为液态金属铅或铅铋合金,三回路为传统水-蒸汽回路。该系统可以安全、高效的把堆芯产生的热量带出反应堆,使其在蒸汽发生器中产生高温蒸汽,并推动汽轮机做功,将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