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航天航空薄壁曲面部件的焊接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305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92032.1

    申请日:2023-06-13

    Inventor: 刘钢 赵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航空结构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航天航空薄壁曲面部件的焊接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焊接头主体,所述焊接头主体上设置定距支腿,所述焊接头主体上设置有焊接通孔,所述焊接通孔外围设置有多个射流通道,所述射流通道围绕所述焊接通孔均匀设置,所述射流通道出口低于所述焊接通孔的出口,所述焊接通孔中输出焊接CO₂激光或电子束对焊接头主体下方的曲面部件进行焊接;所述射流通道通过置于所述焊接头主体表面的气体输入阀输入高压的保护气体。通过高速喷射的保护气体减小焊接处其他有害气体对焊缝的影响,减少焊缝的气孔、提高焊接的质量,同时减小焊接难度,提高焊接的效率。

    一种基于航空零部件表面孔隙缺陷用打磨修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941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71515.3

    申请日:2023-06-08

    Inventor: 刘钢 赵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航空零部件表面孔隙缺陷用打磨修复装置,包括装配在动力辊筒输送机上且一一配合的多个打磨修复机构和夹持机构,动力辊筒输送机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机架和多根转动辊,相邻两根转动辊之间具有避让间隙;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杆和直线模组,夹持杆沿竖直方向贯穿避让间隙,且其中一侧具有顶板,当夹持杆从直线模组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顶板的位置上升到避让间隙的上方并与靠近顶板一侧的机架形成修复工位,每个修复工位的进料端均设有调整机构。本发明的夹持机构与动力辊筒输送机相互协同形成修复工位,该修复工位的大小自适应零部件的大小,调整机构用于解决多个修复工位相互影响的问题,进而可同时对多种零部件进行修复。

    一种基于航空零部件表面孔隙缺陷用打磨修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94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71515.3

    申请日:2023-06-08

    Inventor: 刘钢 赵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航空零部件表面孔隙缺陷用打磨修复装置,包括装配在动力辊筒输送机上且一一配合的多个打磨修复机构和夹持机构,动力辊筒输送机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机架和多根转动辊,相邻两根转动辊之间具有避让间隙;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杆和直线模组,夹持杆沿竖直方向贯穿避让间隙,且其中一侧具有顶板,当夹持杆从直线模组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顶板的位置上升到避让间隙的上方并与靠近顶板一侧的机架形成修复工位,每个修复工位的进料端均设有调整机构。本发明的夹持机构与动力辊筒输送机相互协同形成修复工位,该修复工位的大小自适应零部件的大小,调整机构用于解决多个修复工位相互影响的问题,进而可同时对多种零部件进行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