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脚模块、护脚组件及护脚组件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9043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48374.X

    申请日:2017-10-12

    Inventor: 吴志钢 邓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护脚模块、护脚组件及护脚组件的使用方法,生态护脚模块是由圆形的护脚底面和圆弧形的护脚顶面围成的块体;护脚底面上设有向上凹陷的模块底凹槽,模块底凹槽的横截面由槽体圆弧线和槽开口处直线围成,模块底凹槽的槽开口为圆形,槽开口的圆心与护脚顶面的顶点的连线,通过护脚底面的圆心;绕着生态护脚模块的周向,护脚顶面的边缘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模块侧凹槽,所有的模块侧凹槽向下贯穿至护脚底面,相邻两个模块侧凹槽之间形成支撑脚;护脚顶面的顶部上设有贯通孔,贯通孔贯穿至模块底凹槽。本发明易于批量预制生产,生产成本低,成品便于运输;现场安装时可采用相关工程通用的吊装机具安装完成,施工方便。

    深水低滩条件下的丁坝群护滩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626327U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20128312.0

    申请日:2015-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水低滩条件下的丁坝群护滩结构,包括沿堤坝并排布置的多个丁坝,丁坝底部构筑有护底结构,所述丁坝均由近岸端的非淹没丁坝段和远岸端的淹没丁坝段构成,所述非淹没丁坝段和淹没丁坝段之间设置斜坡式连接段。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适用范围更广,可以适用于堤脚外侧滩面变化复杂的建设条件;筑坝材料用量少,坝身结构较小,工程造价合理,可适用于软弱地基条件。

    一种湖泊岸滩的抗侵蚀防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080094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704896.6

    申请日:2019-10-12

    Inventor: 邓鹏 罗浩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湖泊岸滩侵蚀防治工程中的一种湖泊岸滩的抗侵蚀防护结构,技术方案为:该结构包括潜坝主体和与潜坝主体相连的生态浮床,潜坝主体包括数排锚碇条和位于所述锚碇条两侧的若干充砂管袋;锚碇条和充砂管袋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湖泊岸滩的来浪方向;锚碇条顶面预埋数个不锈钢拉环;生态浮床位于潜坝主体的上方水面,不锈钢链的一端固定在生态浮床,不锈钢链的另一端设有扣环,扣环与不锈钢拉环连接;不锈钢拉环的位置与不锈钢链与生态浮床的连接点上下一一对应;生态浮床的上部种植植物。其解决传统防护形式的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防护效果欠佳及防护效果慢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反滤层结构以及堤坝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430481U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21149448.X

    申请日:2018-07-19

    Inventor: 邓鹏 朱春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滤层结构以及堤坝,包括:分格层部和反滤底垫;分格层部包括多个格开片材;所有的格开片材依次设置,每个格开片材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在相邻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均设有第二连接部;每个格开片材中,所有的第一连接部与该格开片材的相邻的其中一侧的格开片材的相应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有的第二连接部与该格开片材的相邻的另一侧的格开片材的相应的第二连接部连接,形成多个蜂窝状的主格室;每个格开片材的第二侧部均与反滤底垫连接;每个主格室中填充有碎石;每个格开片材的第一侧部均与反滤顶盖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配标准化程度高,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整个堤坝的工程造价低,施工速度快。(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生态护脚模块及护脚组件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98967U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21314615.7

    申请日:2017-10-12

    Inventor: 吴志钢 邓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护脚模块及护脚组件,生态护脚模块是由圆形的护脚底面和圆弧形的护脚顶面围成的块体;护脚底面上设有向上凹陷的模块底凹槽,模块底凹槽的横截面由槽体圆弧线和槽开口处直线围成,模块底凹槽的槽开口为圆形,槽开口的圆心与护脚顶面的顶点的连线,通过护脚底面的圆心;绕着生态护脚模块的周向,护脚顶面的边缘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模块侧凹槽,所有的模块侧凹槽向下贯穿至护脚底面,相邻两个模块侧凹槽之间形成支撑脚;护脚顶面的顶部上设有贯通孔,贯通孔贯穿至模块底凹槽。本实用新型易于批量预制生产,生产成本低,成品便于运输;现场安装时可采用相关工程通用的吊装机具安装完成,施工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