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0992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48544.6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新型网配双层优化配置方法,涉及电力系统配电网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优化配置领域,采用由上层模型和下层模型组成的双层规划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模型用于确定潮汐发电机组的接入节点和数量,所述下层模型基于所述潮汐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的时序曲线和所述上层模型给出的所述潮汐发电机组的所述接入节点和所述数量,用于实现常规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最优调节。本发明充分挖掘现有潮汐电站发展下大量潮汐流速的历史数据,考虑潮汐涨潮、落潮所表现出的规律性,实现潮汐发电的有效模拟,并考虑潮汐发电机组接入后对配电网的影响,保障配网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的综合经济性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5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68036.7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主动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涉及配电网故障诊断与恢复控制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主动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模型;步骤2、建立多源信息故障辅助分区方法,推断所述主动配电网的故障区域;步骤3、在所述步骤2的基础上,对所述步骤1建立的所述主动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所述主动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本发明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冗余信息源,改进开关函数和适应度函数的表述形式,构建新型主动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数学模型,更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的故障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29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11272.1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长短时记忆(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的小区域级超短期负荷预测及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模型的输入输出变量;步骤2:对输入输出数据集分别进行预处理;步骤3:构造深度LSTM负荷预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搜索的方法,寻找合适的超参数直到测试集预测误差达到最小。步骤4:采用t-SNE可视化技术对网络隐藏层向量进行可视化表征,并根据隐藏层向量形成相关系数热图进行相关性定量分析,从而反映网络对输入数据特征提取能力。该方法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以及LSTM时序相关性学习能力,以获得与机器学习模型相比更高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727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11900.9
申请日:2013-04-01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8 , Y04S10/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MU实测的分区电网结构动态调整方法,离线分析电网过载情况,制定分区电网负荷转移合解环方案;根据制定的合解环方案拟定PMU安装点配置PMU,并根据PMU实时信息对合解环方案进行在线预潮流校核,若无潮流越限,则执行该合解环方案;否则,在线调整合解环方案;根据PMU实时采集的母线两端电压信息,判断合环点是否满足合环条件,经检测满足条件后,执行合环操作;合环操作完成后进行解环操作;利用PMU采集合解环操作后的系统潮流,进行在线潮流分析,若有潮流越限,对合解环方案进行调整;否则合解环方案正确,负荷转移结束。本发明大大提高合解环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力保障了分区电网的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07649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88081.2
申请日:201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湿固体电缆的导电性能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检测的固体电缆进行预处理,使得固体电缆表面裸露出主绝缘层,作为测量段;2)在固体电缆的测量段两端引入直流电压,检测测量段的沿面泄漏电流;3)根据沿面泄漏电流计算获得固体电缆的电导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间接测量的方式检测测量段的沿面泄漏电流,根据沿面泄漏电流来获取潮湿固体电缆的电导率,检测快速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1777769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010130520.6
申请日:2010-03-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6
Abstract: 一种电网技术领域的电网的多智能体优化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如下:采集本地电气信息,传递给微电网中枢Agent,同时区域电网下达控制指令给微电网中枢Agent;通过网格技术计算;微电网中枢Agent下达新的控制指令,并同时将信息通过网线传递给区域电网调Agent;各元件Agent接受微电网中枢Agent的调度指令,并根据所采集的本地电气信息,对执行这些调度命令的结果进行逻辑判断;同时,区域电网调Agent进行控制范围内电网的优化,通过网格技术,控制计算机并行计算。本发明适用于对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进行最优调度,它能以最优化的方案控制各电源,同时大大提高运算处理时间,保证智能电网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24086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524410.1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4L67/104 , H04L9/00 , G06F11/14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分布式电力交易的区块链共识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交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各个区块链节点的可信度选取出可信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可信度阈值的各个目标区块链节点,然后,在各个目标区块链节点中选取出主区块链节点;各个目标区块链节点中除主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目标区块链节点为备份区块链节点;接着,在主区块链节点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共识请求后,主区块链节点和各个备份区块链节点,根据共识请求,执行预设共识机制;最后,主区块链节点将共识结果发送给各个区块链节点中除目标区块链节点之外的其他区块链节点。本发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的分布式一致性,并提高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的共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5552.5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伟 , 邓星 , 朱克东 , 张明 , 艾芊 , 马楠 , 张景晨 , 张书涵 , 严嘉豪 , 于韶源 , 夏秋 , 高国荣 , 王勇 , 徐鹏 , 刘俊 , 汤必强 , 王帝 , 陈旻昱
Abstract: 一种计及用户用电时间关联特征的柔性资源优化聚合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初始化阶段采集用户用电信息并计算最佳聚合区域,计算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在不同分位数下的最佳分位数值和各个用户用电负荷数据的分位数自协方差反映用户用电行为(QC)特征;在迭代聚类阶段,以聚类结果的轮廓系数为优化参数进行迭代聚类;在实施阶段根据聚类结果标记用户类别标签并进行聚合控制。本发明通过基于用户空间分布、聚合成本和时间关联特征的区域聚合并建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分析负荷在时间序列表现的用电特性将具有大量节点的配电网络简化为具有少量聚合负载的等效网络,采用设置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集中控制系统(CCS)以解决本地电网约束和协调DCS需求;通过控制DCS、CCS实现聚合需求的灵活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91054.8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元宇宙技术的温控负荷自动调控方法,通过采用电力元宇宙技术设计调控方法,面向新型电力系统调控,探究了虚拟孪生、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温控负荷自动调控领域的应用,提升调控决策智能化水平,从而拓展了多元调控手段,形成温控负荷灵活调控架构。设计了虚拟孪生体统一建模方法,利用虚实交互提出了温控负荷及系统的孪生系统建模精度提升方法,使得虚拟孪生系统尽可能地逼近物理实体系统,实现两者在静态、动态、虚拟态等多模态下保持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29071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312327.2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蒋从伟 , 欧庆和 , 吴仲超 , 郑宝强 , 冯飞波 , 闫兴德 , 杨澍 , 周梦真 , 张健 , 尹晓峰 , 杨晓艳 , 曹飞 , 任卫明 , 刘同同 , 牛梦娇 , 沈世林 , 孙子茹 , 陈旻昱 , 艾芊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储能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涉及储能的效益评估技术领域,包括社会环境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技术效益指标,每一类指标下面又包括具体的技术指标,每一个技术指标均进行了量化。本发明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储能在各个方面的效益,并且将各个指标进行量化,能够通过不同的评估方法对储能效益进行评估;本发明的各指标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指标权重,对储能效益进行多样性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