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24599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10040524.8
申请日:2008-07-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含有COX-2基因启动子和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提取人COX-2基因启动子,以含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pGL3-Basic的质粒为载体,插入COX-2基因启动子,构建一种含COX-2基因启动子和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pGL3-Basic-COX-2 promoter重组质粒。将构建的重组质粒与海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到肿瘤细胞中,使其稳定表达。通过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反映COX-2基因启动子启动转录的活性,用于靶向筛选抗肿瘤药物。本发明具有靶向性强、高效快速、反应灵敏等优点,适用于以COX-2基因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大批量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1481706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810002156.8
申请日:2008-01-1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筛选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克隆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启动子特异性序列并重组到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启动序列中,从而构建MDR1报告基因载体。将构建的载体与海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到敏感和耐药型的结肠癌细胞系中。通过同时检测萤火虫和海肾荧光素酶的活性反应MDR1基因启动子启动转录的活性。从而建立靶向筛选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方法。该方法在筛选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研究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作用机理以及研究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机理等方面就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7629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610951.5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WSB1基因启动子和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具体地,克隆WSB1基因启动子特异性序列,重组到含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序列中,构建含WSB1基因启动子和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再将构建的重组质粒与海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RL-TK共转染肿瘤细胞,使其稳定表达,最后通过检测双荧光素酶的活性来反映WSB1基因启动子启动转录的活性,从而应用于靶向筛选抗肿瘤药物。本发明构建的重组质粒采用的是WSB1基因启动子,并选取了特定的启动子序列,所构建的药物筛选模型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实现了以WSB1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高通量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03173480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065888.2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粒载体,所述的质粒载体包含人ABCB1基因的3′UTR序列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筛选多药耐药相关microRNA的方法,它是将待测试microRNA和如上所述的质粒载体共转染多药耐药宿主细胞,以转染microRNA的多药耐药宿主细胞为对照,观测双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确定待测试microRNA是否为多药耐药相关microRNA。本发明还涉及一种microRNA在制备逆转多药耐药的药物中的用途。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筛选多药耐药相关microRNA具有快速、高效、简单易行的优点,为提高microRN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研发和检测通过基因调控逆转多药耐药的药物开辟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110567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76397.8
申请日:2013-03-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丹参酮IIA的纳米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包含:步骤1,制备缬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环肽修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步骤2,缬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环肽修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和丹参酮IIA摩尔比为1-60:1-60时,制备载丹参酮IIA的缬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环肽修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纳米粒。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方法制备的载丹参酮IIA的纳米给药系统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载丹参酮IIA的纳米给药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丹参酮IIA的毒性,增强其靶向性和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71608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84482.X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IPC: A61K9/14 , A61K47/34 , A61K31/47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马钱子碱纳米微粒及其用途。本发明以马钱子碱为活性成分,以羧基化聚乙二醇和聚乳酸作为药物辅料制成,该纳米微粒中携载马钱子碱含量为4.2%~4.6%,包封率为67%~82%。本发明的马钱子碱纳米微粒,用于抗肝癌治疗,通过外周静脉给药后,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载体能够增加马钱子碱在肝脏肿瘤组织聚集,使药物在局部缓慢释放,延长药物对肿瘤组织的作用时间,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马钱子碱全身毒性。具有肿瘤组织药物聚集、药物释放稳定,抗癌效果好,安全等优势。该纳米药物的发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293750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210143.1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用于制备抗肝癌靶向药物的用途,该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是以马钱子碱为活性成分,以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作为药物包被辅料,外链接抗人AFP单克隆抗体形成的免疫靶向纳米微粒。本发明提供的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工艺简便,包封率高,药物释放稳定,成球性好,可用于制备抗肿瘤免疫靶向药物,该药物能用于抗肝癌治疗,通过外周静脉给药后,抗人AFPMcAb-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载体能够增加马钱子碱在肝癌细胞聚集,使药物在局部缓慢释放,延长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时间,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马钱子碱全身毒性;具有精准靶向肿瘤组织细胞药物聚集、药物释放稳定,抗癌效果好,安全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293749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210136.1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该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是以马钱子碱为活性成分,以羧基化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作为药物包被辅料,外链接抗人AFP单克隆抗体制成的免疫靶向纳米微粒。本发明提供的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制备工艺简便,包封率高,药物释放稳定,成球性好,可用于制备抗肿瘤免疫靶向药物,该药物能用于抗肝癌治疗,通过外周静脉给药后,抗人AFPMcAb-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载体能够增加马钱子碱在肝癌细胞聚集,使药物在局部缓慢释放,延长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时间,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马钱子碱全身毒性;具有精准靶向肿瘤组织细胞药物聚集、药物释放稳定,抗癌效果好,安全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310717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710041027.5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IPC: A61K31/343 , A61K9/19 , A61K47/3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一种丹参酮IIA聚乳酸载药纳米粒制剂以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载药纳米粒的活性组分为丹参酮IIA,所用载药纳米材料为聚乳酸,纳米粒粒径范围为50nm~300nm,纳米粒载药量为1%~30%,纳米粒包封率为70%~90%。所述的载药纳米粒制成冻干粉针剂。本发明能提高药物在载体材料中的分散程度,改善药物的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而且可以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增加肝靶向性,于丹参酮的注射给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较好地解决脂质体、微乳等制剂中药物易泄露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266291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210126.8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上海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将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和马钱子碱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再与聚乙烯醇水溶液混合形成初乳;步骤2,除去有机溶剂及杂质,制得马钱子碱纳米粒子浓缩液;步骤3,向上述马钱子碱纳米粒子浓缩液中,依次加入羧基活化试剂碳二亚胺盐及抗人AFP单克隆抗体,使得聚乙二醇羧基与抗人AFP单克隆抗体的氨基通过化学偶联链接,得到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包封率高,药物释放稳定,成球性好,制得的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用于制备抗肿瘤免疫靶向药物,具有精准靶向肿瘤组织细胞药物聚集、药物释放稳定,抗癌效果好,安全等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