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55856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10089952.0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nventor: 王拥军 , 施杞 , 张宁 , 胡志俊 , 莫文 , 李晨光 , 唐占英 , 叶秀兰 , 刘书芬 , 崔学军 , 梁倩倩 , 卞琴 , 卢盛 , 赵永见 , 王洪伸 , 贾友冀 , 李强 , 李秋芬 , 张忠亮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药物,尤其涉及由“参芪麝蓉方”的原料药的活性部位组成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复方药物经动物实验证实,能明显恢复脊髓受损大鼠的运动功能,减少神经因子的凋亡,促进营养神经因子表达;有效抑制异物所致大鼠足趾肿胀;本发明药物通过醇沉或者水沉或者合适浓度醇提、水提步骤,能减少药物中糖类、无机盐、黏液质等大量无药理活性的物质,减少了患者的服用量,克服干燥成粉后容易吸潮及固体制剂的成型的影响,其功能主治更加有的放矢,对制剂的有效性更有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2166263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098128.2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nventor: 王拥军 , 施杞 , 周泉 , 崔学军 , 张宁 , 徐乐勤 , 周重建 , 卞琴 , 梁倩倩 , 李晨光 , 唐德志 , 舒冰 , 赵永见 , 刘书芬 , 卢盛 , 周永全 , 王晶
IPC: A61K36/64 , A61P19/08 , A61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复方制剂由有效成分与药物辅料制成,所述有效成分是由黄芪、丹参、肉苁蓉、人工麝香原料药组分组成。本发明采用原料药的水或乙醇提取物与药用辅料制成颗粒,或制成片剂、胶囊剂或滴丸。经动物实验证实,本复方制剂能明显减轻脊髓慢性压迫后的功能损害,通过减轻水肿,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血管修复,改善血循环,改善神经元微环境,促进神经元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恢复细胞间联系等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本复方制剂能避免中药汤剂服用前临时煎煮,久置易酶败变质及给患者带来不便,能巩固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方便患者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780230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126854.6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K36/8994 , A61P17/00 , A61K33/26 , A61K35/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热阳浮证相关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芩、珍珠母、紫草、灵磁石、防风、生甘草、生薏苡仁和生牡蛎。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配制的中药制剂,经临床实验与动物药效、毒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显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491570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910004168.9
申请日:2009-02-1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nventor: 王拥军 , 施杞 , 张宁 , 周泉 , 李晨光 , 崔学军 , 周重建 , 卢盛 , 贾宽 , 高亮 , 江雪琴 , 鲜洁晨 , 梁倩倩 , 唐得志 , 侯炜 , 卞琴 , 舒冰
IPC: A61K36/481 , A61P19/08 , A61K31/045 , A61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建立了“调和气血”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学术思想和“益气化瘀”的防治法则,采用中药材黄芪、川芎、冰片、人工麝香制得。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用,结果显示能降低椎间盘中PGE2、6-K-PGF1α、IL-1α、TNFα等炎症因子含量,降低受压和减压后神经根组织中PLA2、PGE2含量,能减轻椎间盘软骨终板钙化,改善椎体与软骨终板微循环,增加椎间盘营养供应,并改善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方法,能高效率地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去除杂质,提高中药制剂的制备水平,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1491570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04168.9
申请日:2009-02-1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nventor: 王拥军 , 施杞 , 张宁 , 周泉 , 李晨光 , 崔学军 , 周重建 , 卢盛 , 贾宽 , 高亮 , 江雪琴 , 鲜洁晨 , 梁倩倩 , 唐得志 , 侯炜 , 卞琴 , 舒冰
IPC: A61K36/481 , A61P19/08 , A61K31/045 , A61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建立了“调和气血”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学术思想和“益气化瘀”的防治法则,采用中药材黄芪、川芎、冰片、人工麝香制得。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用,结果显示能降低椎间盘中PGE2、6-K-PGF1α、IL-1α、TNFα等炎症因子含量,降低受压和减压后神经根组织中PLA2、PGE2含量,能减轻椎间盘软骨终板钙化,改善椎体与软骨终板微循环,增加椎间盘营养供应,并改善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方法,能高效率地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去除杂质,提高中药制剂的制备水平,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471395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857198.5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上海现代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芪川芎提取物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包括:(1)取黄芪川芎提取物细粉,精密称定,加入甲醇,超声提取,过滤,滤液挥干,残渣用乙醇溶解并定容,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2)取阿魏酸对照品、洋川芎内酯I对照品、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对照品、芒柄花苷对照品、毛蕊异黄酮对照品、芒柄花素对照品,精密称定,分别加入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3)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黄芪川芎提取物指纹图谱。本发明对于指导在临床用药及生产过程中对于原料药有效的投料指导、确保质量的可靠具有积极作用;操作方便、快捷,对中药材黄芪川芎提取物质量进行评价,结论较为客观、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721176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210388536.6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IPC: A61K36/9066 , A61P35/00 , A61P35/04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丽江山慈菇0.3-2份;莪术10-30份;淫羊藿10-30份;蜂房10-20份;预知子9-30份。该中药制剂能对治疗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效果进行有效质控,更切合临床乳腺癌发病发展转归的病机特点。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中药制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71395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10857199.X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上海现代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己青风藤提取物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包括:(1)取防己青风藤提取物,精密称定,加入甲醇,超声提取,放冷,补足减失的溶剂重量,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2)取青藤碱对照品、木兰花碱对照品、防己诺林碱对照品、粉防己碱对照品,精密称定,分别加入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3)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防己青风藤提取物指纹图谱。本发明对于指导在临床用药及生产过程中对于原料药有效的投料指导、确保质量的可靠具有积极作用;操作方便、快捷,以其得出的相似度结果,对中药材防己青风藤提取物质量进行评价,结论较为客观、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272782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214013.X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K36/9066 , A61P1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针对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中药提取物以及制剂,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包括:金银花、石决明、牡丹皮、大青叶、菝葜、白花蛇舌草、郁金以及地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等可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具有疗效长远、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78023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26854.6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K36/8994 , A61P17/00 , A61K33/26 , A61K35/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热阳浮证相关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芩、珍珠母、紫草、灵磁石、防风、生甘草、生薏苡仁和生牡蛎。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配制的中药制剂,经临床实验与动物药效、毒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显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