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230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80059634.9

    申请日:2011-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该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抑制因进行充放电使活性物质膨胀、收缩从而导致电极断裂的情况。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负极(1),其通过将负极合剂层(2、3)配置在集电体(4)的表面上而成,该负极合剂层(2、3)包含活性物质颗粒和粘结剂,该活性物质颗粒包含硅和/或者硅合金;正极;隔板,其配置在负极(1)与正极之间;非水电解质;以及外壳体,其用于收纳负极(1)、正极、隔板及非水电解质;该锂二次电池是通过将电极体收纳在外壳体内而成的,该电极体是通过将层叠体从内侧向外侧卷成螺旋状而形成的,该层叠体是通过将负极(1)、隔板以及正极层叠起来而成的,其特征在于,在负极(1)的外侧端部形成有随着越靠近负极合剂层(2、3)的端部(2b、3b)、负极合剂层(2、3)的厚度越薄的锥形部(2a、3a),在负极合剂层(2、3)的锥形部(2a、3a)的前端形成有以粘结剂为主要成分包含的渗出部(2d、3d)。

    锂二次电池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509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52683.1

    申请日:2011-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H01M10/0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使用与锂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中,实现进一步提高充放电循环特性。锂二次电池(1)具备电极体(10)和非水电解质。电极体(10)由负极(11)、正极(12)和配置于负极(11)和正极(12)之间的隔膜(13)卷绕而成。负极(11)包含与锂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浸渍于电极体(10)。负极(11)和正极(12)中的至少一方被分割为沿着卷绕方向相互隔开间隔排列的多个电极单元(11A)、(11B)。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489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580064436.X

    申请日:2015-11-20

    Abstract: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具有正极复合材料层的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正极复合材料层包含:含有锆(Zr)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磷酸化合物,非水电解质包含链状羧酸酯。通过该构成,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低温功率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此,例如适合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等移动信息终端的驱动电源、特别是需要高能量密度的用途。进而,还设想应用于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EV)、电动工具那样的高功率用途。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5130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80011844.3

    申请日:2016-02-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了输出功率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为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如下电极体:具有正极板与负极板夹设分隔件层叠而成的结构,正极板包含含有钨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且包含磷酸化合物。负极板包含石墨系碳材料、和无定形/非晶态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在无定形/非晶态碳材料的表面包含钨或钨化合物的覆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