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触头状态故障诊断仪

    公开(公告)号:CN10812092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810167972.8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触头状态故障诊断仪,包括供能CT、传感器、供能模块、信号变换发送模块、数据合并处理装置、工控机。所述供能CT用于从断路器导线中感应电流,供能CT连接供能模块,供能模块连接信号变换发送模块。所述传感器连接信号变换发送模块,信号变换发送模块用于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转变为数字量,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给数据合并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合并处理装置用于接收信号变换发送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数据合并处理装置将数据发送给工控机。所述工控机用于实现信号的分析处理、波形显示、数据保存。本发明能够准确捕捉故障信号高频分量,鉴别断路器触头故障,从而有效地进行故障诊断。

    一种轴向‑径向电磁力分时加载的板件电磁翻边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1612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14348.9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轴向‑径向电磁力分时加载的板件电磁翻边装置及方法,包括:轴向电磁力加载线圈,径向电磁力加载线圈,压边,凹模,电容电源,轴向电磁力加载线圈置于压边之内,翻边工件置于轴向电磁力加载线圈与压边的上表面,径向电磁力加载线圈置于翻边工件的内孔中,凹模置于翻边工件之上;径向电磁力加载线圈与续流二极管反向串联,然后与轴向电磁力加载线圈并联,电容电源通过放电开关为连接好的线圈供电。本发明采用轴向‑径向电磁力分时加载的板件电磁翻边,较现有电磁翻边而言,通过分步分时加载,能有效提高翻边工件的贴膜性。同时,本发明采用“径向电磁力加载线圈与续流二极管反向串联,然后与轴向电磁力加载线圈并联”,可简单有效地实现分时加载轴向电磁力与径向电磁力,装置操作简单,成本低。

    一种带电源电流监测功能的信号采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7574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1810339830.5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电源电流监测功能的信号采集系统,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转换模块、控制模块、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转换模块,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被测信号,然后将信号传输给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信号传输模块,信号转换模块接收到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将被测信号转换为数字量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数字量信号后,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信号传输模块传输给后续设备;该系统包括电源监测传感器,电源监测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供电电源的输入电流数据、输出电流数据。本发明通过对自身电源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判断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态,提高信号采集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基于场路耦合的直流偏磁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08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0674492.2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nventor: 熊奇 唐红涛 黄浩

    Abstract: 基于场路耦合的直流偏磁计算方法,通过需要计及的直流偏磁影响范围确定土壤模型的尺寸,将模型离散为边长2m的小立方体;通过实际的测点数据,确定模型的区块划分;将反演的三维电阻率映射至各区块,非三维电阻率数据通过转换后映射;通过注流试验数据确定注流点坐标,施加激励,确定边界条件,划分网格,进行地表电位计算;确定观测路径,与注流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修正土壤模型;获取接地极周边电力系统接线图,坐标等参数,搭建直流电路模型;输入各节点电势,进行直流偏磁计算。本发明从初始模型出发,提高了直流偏磁的计算精度,在直流工程投运后减少了保护误动或拒动的可能,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考虑非对称性以提高精度的螺线管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37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337024.5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考虑非对称性提高精度的螺线管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分别将轴对称线圈模型的线圈和螺线管线圈划分为导线微元;比较得到螺线管线圈的导线微元与轴对称线圈的导线微元的夹角;计算螺线管线圈绕制的导线的斜率;计算螺线管线圈绕制时的非对称性对电磁场的影响;计算轴向激励电流,计算螺线管线圈的激励电流的大小与轴对称线圈的激励电流的比例系数,结合结合轴对称线圈的激励电流和比例系数,计算螺线管线圈的电磁场;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螺线管线圈模型,对螺线管线圈的电磁场进行仿真验证。本发明解决了绕制型螺线管线圈中的非对称模型所产生的误差问题,考虑了螺线管线圈的不对称性,计算结果更精确。

    一种制造汽车多边形吸能盒的装置及方法、多边形吸能盒

    公开(公告)号:CN11646058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390957.2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汽车多边形吸能盒的装置、方法及多边形吸能盒,该装置包括电磁成型装置和电磁焊接装置,电磁成型装置包括冲压模具和冲头,冲压模具顶部设有冲压口,冲压模具的顶面两侧设置压板,冲头上设置驱动片,驱动片上放置驱动线圈,驱动线圈与第一脉冲电源连接,第一脉冲电源与第一PLC控制系统连接;电磁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模具,焊接模具的两侧设置平台,还包括两个“一”字型线圈,两个“一”字型线圈均与第二脉冲电源连接,第二脉冲电源与第二PLC控制系统连接;两个“一”字型线圈串联,使两个“一”字型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加工汽车吸能盒,制作速度快,在几微秒内可制造完成,极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一种无需置于管件内部的管件非接触翻边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7478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711093218.6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需置于管件内部的管件非接触翻边方法及装置,包括:内线圈,为待翻边的金属管件端部区域提供感应涡流;外线圈,为待翻边的金属管件端部区域提供轴向背景磁场;翻边模具,控制翻边金属管件的翻边高度;线圈供电电源系统,为内线圈、外线圈提供能量。本发明可为金属管件翻边扩口提供一种从管件端部加载的非接触径向电磁力,实现微型或异形管件非接触翻边扩口加工,提高工件成形性能。

    一种带阶梯型集磁器的吸引式电磁力金属小管件翻边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745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44728.1

    申请日:2022-12-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阶梯型集磁器的吸引式电磁力金属小管件翻边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电磁翻边方法使用双线圈双电源系统控制配合复杂,工装繁琐,而使用单线圈系统成形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特殊的阶梯型集磁器,利用阶梯型集磁器能够在翻边成形中加强特定区域磁场的优越性能,以达到取代提供轴向背景磁场线圈的效果。该方法弥补了单线圈系统中径向电磁力不足的问题,简化了双线圈系统控制配合复杂、工装繁琐的问题。且阶梯型集磁器相比于驱动线圈制作简单,成本较低,能够缩短制造周期,更利于实际的批量生产。

    依据等效电感定位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7492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1039463.8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依据等效电感定位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包括移动发射端线圈到优化起始位置;通过LCR电桥测量和比较移动前后的发射端线圈两端的等效电感判断发射端线圈与接受端线圈是否达到更好的耦合状态,对发射端线圈进行水平移动;沿竖直方向移动发射端线圈,当发射端线圈压力增加时停止移动发射端线圈。充电装置包括线圈座、升降台、伸缩架、底座和导轨,还包括发射端线圈、控制器、X方向驱动电机、Y方向驱动电机、垂直伸缩机构和LCR电桥。本发明通过测量等效电感,据此对发射端线圈的位置进行调整,复杂度低,计算量小,易于实施;充电装置充电开始前将发射端线圈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移动至优化位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安装部署。

    基于脉冲电磁力的板件压花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5257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1466655.X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脉冲电磁力的板件压花成形装置及方法,它包括第一策略模块、第二策略模块和压边模块,通过压边模块夹持固定板件对应的两侧,驱动线圈位于板件的上方,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策略模块和第二策略模块放电产生特定波形的电流,在板件上产生向上或向下的电磁力使板件发生变形的同时,移动驱动线圈成形压花板件。本发明克服了原板件压花采用机械冲压噪音污染大,模具规格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变形灵活,易于成形复杂压花结构,无需压花模,适应性好,加工成低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