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36166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07205.7
申请日:2008-02-19
Applicant: 丁五行
Abstract: 使用冷镜式露点仪测量露点,在高温工作环境下或测量低湿度气体或高温环境下测量低湿度气体或人为操作不当的情况下,会因系统控制失调引发系统振荡,导致露点难以或无法测量。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在消露过程中,根据光能量偏差和光能量偏差变化率的不同区间设定相对应的电流调整步长,并通过在当前制冷电流上加或减等于此步长的电流值来调整制冷电流的大小,控制镜面温度以控制霜层厚度,使光能量逐渐逼近目标值,即,使镜面上的霜层逐渐逼近特定厚度,从而消除系统控制失调而出现的振荡。此方法能精细调控消露时镜面霜层的厚度,从而阻止系统振荡的发生或终止振荡的继续,使之前难以或无法测量的露点测量得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2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415469.X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丁五行
IPC: G01K13/00 , G01L1/00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N2/SF6混合气体的温度特性曲线方法,通过向气瓶中充入特定比例的N2/SF6混合气体以使额定压力分别达到不同的预定压力;在每一额定压力下将所述气瓶置于不同的预定温度下至温度稳定时,获取气瓶温度和气瓶压力;根据每一额定压力下气瓶温度和对应的气瓶压力获取N2/SF6混合气体的温度特性曲线。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特定比例的N2/SF6混合气体的温度特性曲线,可以根据N2/SF6混合气体的温度特性曲线获得N2/SF6混合气体的温度特性,以便于密度继电器根据N2/SF6混合气体的温度特性对其测量的压力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01655472B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0910180219.3
申请日:2009-10-09
Applicant: 丁五行
IPC: G01N2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热导式气体检测的恒温绝热系统,由热导传感器恒温单元和导气管恒温单元组成,热导传感器恒温单元由导气腔室、固定于导气腔室中的热导传感器和导气腔室加热控温系统组成,导气管恒温单元由导气管和导气管加热控温系统组成,导气管一端通入导气腔室中。本发明通过分别对放置热导传感器的导气腔室和输送待测气体的导气管进行加热控温,使热导传感器的周围温度与导气管中待测气体温度均略高于环境温度并保持恒定,在检测过程中,克服了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温度漂移,提高了热导式气体检测的精度和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55472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180219.3
申请日:2009-10-09
Applicant: 丁五行
IPC: G01N2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热导式气体检测的恒温绝热系统,由热导传感器恒温单元和导气管恒温单元组成,热导传感器恒温单元由导气腔室、固定于导气腔室中的热导传感器和导气腔室加热控温系统组成,导气管恒温单元由导气管和导气管加热控温系统组成,导气管一端通入导气腔室中。本发明通过分别对放置热导传感器的导气腔室和输送待测气体的导气管进行加热控温,使热导传感器的周围温度与导气管中待测气体温度均略高于环境温度并保持恒定,在检测过程中,克服了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温度漂移,提高了热导式气体检测的精度和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004397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710062763.9
申请日:2007-01-16
Applicant: 丁五行
IPC: G01N25/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快速测量冷镜露点仪,包括露点室、散热系统、控制系统,所述露点室包括旋盖、基体、分光器、镜面、半导体致冷器,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和风扇,所述控制系统设有控制器,露点室底部与散热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采用热管散热器,通过柔性导热片与露点室的基体连接;所述露点室的基体为分体式,分体之间通过密封圈紧密连接成一个腔体;所述控制器采用DSP模糊控制器。本发明对现有冷镜露点仪的结构及控制系统做了很大改进,从而提高了仪器的测量速度和精度,并且可实现测量过程的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208169990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20656841.1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丁五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质量流量混合法的混气灌充误差补偿装置,通过将整个灌充过程分为灌充校正阶段和补偿阶段两个阶段,在灌充校正阶段以第一气体目标浓度C灌充至高压开关设备中压力达到预设的灌充校正阶段目标压力P0并获取高压开关设备内的第一气体的实测浓度C0,根据实测浓度C0及目标浓度C获取灌充修正系数k,并在补偿阶段确定补偿阶段的第一气体灌充浓度,并由灌充修正系数k修正后控制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混气比例直至灌充到高压开关设备中压力达到灌充终点压力P,从而使得高压开关设备内的第一气体的浓度能够较为接近目标浓度,消除灌充过程中环境温度、压力以及其他因素造成误差,提高灌充的准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389731U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20657462.4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丁五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混合气体中SF6连续液态回收的装置,通过初分离组件初步分离出待分离混合气体中的部分其他气体组分,提高剩余气体中SF6气体的含量,再经过第一增压装置增压后压入液化容器中,以使SF6气体在液化容器液化过程中减缓SF6气体的分压下降的速度,延长连续液化时间;而当液化罐的内部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通过设置于液化容器上的泄压组件排放液化容器内的一部分气体,避免随着液化过程的进行其他气体组分在液化容器中不断累积而导致SF6气体的分压降低,从而使得SF6气体能够持续液化,进而提高SF6的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261576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682889.1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丁五行
IPC: B01F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混气装置,动态混气装置包括:主进气管,至少一个支路进气管,混气直管,其中,主进气管的排气端与混气直管的进气端相连通,支路进气管设于所述主进气管侧壁并与主进气管相通,且沿气体流向支路进气管与主进气管间形成不大于90度的夹角;混气直管中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多孔网板,该多孔网板的外缘固定于所述混气直管内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态混气装置,通过支路进气管、主进气管和混气直管的结构设置,无需延长气流路径,也无需配套其它复杂的混气结构装置,并且能使待混气体实现动态高效混合,提高了气体混合效果,实现了气体在流通过程中快速均匀地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211780203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359567.9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丁五行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氟化硫和氮气混气灌充的自循环混合均匀装置,N2进气口后连接第一流量控制器,SF6进气口后连接第二流量控制器,第一流量控制器和第二流量控制器后部汇合后通过管线依次串联第三电磁阀、第一压缩机、第二电磁阀、缓冲罐、第五电磁阀、第二压缩机和出气口,出气口连接至外部气室。缓冲罐顶部另有出口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与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另一端连接混气比检测模块。缓冲罐后端使用三通连接第四电磁阀至第一压缩机前部,形成一个回路;混气比检测模块、压力传感器均与电路板电路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的开关与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的启停均由电路板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10005107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220806.X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丁五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振动信号采样装置。其中,振动信号采样装置包括:信号输入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显示模块,信号输入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连接,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显示模块连接;其中,信号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一种信号输入设备和多个信号端口,多个信号端口按照至少一种预设组合方式中的任一种进行组合,至少一种信号输入设备按照多个信号端口的组合方式和多个信号端口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预设组合方式用于指示各信号端口可连接的信号输入设备的种类。实现了自动将振动加速度信号与接收该振动加速度信号的信号端口匹配的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