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urcumin-Mn-MOF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5071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1589485.3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urcumin‑Mn‑MOF,其特征在于:其中心金属离子为锰离子,有机配体为姜黄素,每两个锰离子与四个姜黄素分子的八个氧离子空间配位形成Mn2O8的离子簇节点,其中两个姜黄素垂直配位,两个姜黄素平行配位。本发明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较好稳定性,尺寸和孔径可控,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改变了传统姜黄素难溶于水的特点,且能够进行PET/MRI双模态成像。借助姜黄素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氧化能力,以及锰离子的影像、免疫调节作用,可将其运用到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该MOF材料在肿瘤靶向诊断以及癌症联合治疗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越性,为基于天然活性产物的多能生物材料的设计提供有效的途径。

    含有NVP结构的共聚物及其在介入导管用润滑涂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1967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598765.0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NVP结构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由两种单体共聚而成,单体之一为NVP,另一种单体为结构中同时含有儿茶酚和双键结构的取代烯烃。还公开了其在作为介入导管用润滑涂层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介入导管用润滑涂层混合物和介入导管。本发明提供的含有NVP结构的共聚物,与水或者血液、组织液等中的水接触时,会迅速吸水产生润滑特性,使导管表面的摩擦力降低到原来的1/10甚至更低,从而产生润滑效果,而且在持续摩擦中,可以耐受反复多次的摩擦而保持低摩擦力,与不含有儿茶酚结构的但含有NVP结构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比,可以耐受的摩擦次数提高了5倍甚至以上,表现出更好的牢固程度。

    一种改造器官基质的制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61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70100.9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造器官基质的制剂及其应用。该制剂包括肿瘤组织提取液,促细胞外基质生成因子,天然SiO2、SiO2衍生物和/或糖胺聚糖修饰的聚合物。该制剂用于改造器官的组织结构,调控器官微环境,提高器官的基质胶原蛋白含量,为不同组织上皮功能细胞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再生微环境,实现器官内再生大型组织(如肝脏组织)的目的。该制剂促进了器官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可用于急性肝炎、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等疾病治疗领域。

    具有肝素抗凝涂层的PICC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86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3278.4

    申请日:2023-12-05

    Inventor: 张弢 程远 徐世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肝素抗凝涂层的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肝素通过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修饰到PICC导管的表面。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凝作用的肝素涂层PICC导管,通过表面肝素分子的修饰,起到表面抗凝血、抗粘附作用,在介入人体使用时后,可以起到避免或减少凝血、血栓等副作用的发生,起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固定化在支架表面的肝素可以在更长时间内起到抗凝作用,降低PICC导管表面远期血栓发生的概率,并相应降低导管相关血栓等并发症的可能。

    化学修饰的B4C纳米颗粒及其应用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44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88163.7

    申请日:2022-12-12

    Inventor: 张弢 徐世伟 叶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修饰的B4C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在B4C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有x个Fn官能团,所述x≥1,所述Fn官能团为叶酸、RGD多肽、异硫氰酸荧光素或近红外荧光染料。还公开了其在作为BNCT的硼携带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化学修饰的B4C纳米颗粒,克服了B4C纳米颗粒密度大且疏水,无法在水中均匀稳定分散,难以应用在肿瘤治疗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缺点,并进一步引入了靶向肿瘤的官能团修饰,从而赋予产物在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富集的能力,有益于BNCT治疗的技术进步并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噻苯隆在诱导人参悬浮细胞产生叶绿体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959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98389.5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噻苯隆在诱导人参悬浮细胞产生叶绿体中的应用,还公开了一种诱导人参悬浮细胞产生叶绿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诱导得到的35‑42天的人参愈伤组织,含有噻苯隆的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悬浮培养过程中控制光照强度为40‑45umolm‑2s‑1,光照时间为每天16‑18h光照,6‑8h黑暗。本发明得到的含有叶绿体的人参悬浮细胞近似单细胞,而且其中所含叶绿体数目可观,而且使用的植物激素噻苯隆(TDZ)浓度很低,对植物细胞伤害很小。由于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这种含有叶绿体的人参悬浮细胞既可以产生代谢产物,又具备释放氧气的潜能。在未来的医药生物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含有NVP结构的共聚物及其在介入导管用润滑涂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19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98765.0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NVP结构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由两种单体共聚而成,单体之一为NVP,另一种单体为结构中同时含有儿茶酚和双键结构的取代烯烃。还公开了其在作为介入导管用润滑涂层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介入导管用润滑涂层混合物和介入导管。本发明提供的含有NVP结构的共聚物,与水或者血液、组织液等中的水接触时,会迅速吸水产生润滑特性,使导管表面的摩擦力降低到原来的1/10甚至更低,从而产生润滑效果,而且在持续摩擦中,可以耐受反复多次的摩擦而保持低摩擦力,与不含有儿茶酚结构的但含有NVP结构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比,可以耐受的摩擦次数提高了5倍甚至以上,表现出更好的牢固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