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9138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92997.7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C12N15/113 , C12N15/867 , C12N15/66 , A61K48/00 , A61K31/713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抑制人肝癌细胞NCEH1基因表达的siRNA、siRNA质粒、慢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以及在制备用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的肝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通过研究NCEH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NCEH1基因这一作用靶点;通过设计靶向抑制人肝癌细胞NCEH1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以及相应的siRNA表达质粒和siRNA慢病毒,从而能够高效抑制人肝癌细胞中NCEH1基因的表达,并因此有效抑制了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对于制备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以治疗肝癌的药物意义重大,为针对NCEH1开发治疗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55312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306555.7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A61B8/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心室容积监测设备和方法,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处理器,图像采集模块与处理器连接,图像采集模块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超声成像视频,处理器识别单个心动周期内超声成像视频的阴影区域,获取阴影区域的像素数,根据阴影区域的像素数,得到待监测对象的腔体面积变化信息,并基于腔体面积变化信息得到待监测对象的心室容积变化信息。这样无需借助于心导管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无创获取心室容积变化数据,还可以实现在不中断监测的情况下获得即时的心室容积变化数据,从而实现通过超声图像分析获得连续、无创的实时心室容积。
-
公开(公告)号:CN11077221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408937.5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窥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携式耳鼻喉内窥镜设备,包括夹块,夹块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夹块之间前侧的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衔接板,两个夹块之间异于衔接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靠板,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将两侧的夹块卡接在患者的肩部,通过移动整个装置上的第二辅助板、第一辅助板和第三辅助板至对应的治疗检测部位从而配合内窥器本体为患者的耳鼻喉进行一定的观察,利用第二辅助板上的限位环以及第一辅助板和第三辅助板上分别开设的第一窥槽和第二窥槽对耳鼻喉的观测提供一定视野集中辅助,在检测的过程中可将弹簧一端的扣环卡接在对应的挂钩上,使得使用内窥器本体时有一定向外的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84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620176.1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G01N33/533 , G01N33/577 , G01N33/5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心肌损伤标志物MMPs、TIMPs及cTnI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试剂盒主要组成:荧光标记探针、抗MMPs、TIMPs及cTnI单克隆抗体、抗鼠IgG抗体、固相膜、检测卡,本发明首先建立MMPs、TIMPs并结合cTnI的检测,用于心肌损伤的组合检测和诊断方案,优于传统心衰标志物配组,为临床判断心肌梗死和基质重构相关的心力衰竭提供更准确的科学依据,其次基于荧光胶乳免疫层析定量技术的免疫层析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组合及分别检测MMPs、TIMPs及cTnI,心肌损伤检测体系,建立了免疫层析,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突破传统的酶联免疫法(ELISA),率先在国内建立基于荧光胶乳免疫层析定量技术的心肌损伤检测体系,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5531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06555.7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A61B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8/02 , A61B8/5215 , A61B8/526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心室容积监测设备和方法,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处理器,图像采集模块与处理器连接,图像采集模块获取待监测对象的超声成像视频,处理器识别单个心动周期内超声成像视频的阴影区域,获取阴影区域的像素数,根据阴影区域的像素数,得到待监测对象的腔体面积变化信息,并基于腔体面积变化信息得到待监测对象的心室容积变化信息。这样无需借助于心导管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无创获取心室容积变化数据,还可以实现在不中断监测的情况下获得即时的心室容积变化数据,从而实现通过超声图像分析获得连续、无创的实时心室容积。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93549.4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C12N15/113 , C12N15/867 , C12N15/66 , C12Q1/6886 , C12Q1/686 , A61K31/710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抑制人肝癌细胞ZNF22基因表达的siRNA、siRNA质粒、慢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以及在制备用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的肝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通过研究ZNF22在肝癌组织、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ZNF22基因这一作用靶点;通过设计靶向抑制人肝癌细胞ZNF22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以及相应的siRNA表达质粒和siRNA慢病毒,从而能够高效抑制人肝癌细胞中ZNF22基因的表达,并因此有效抑制了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对于制备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以治疗肝癌的药物意义重大,为针对ZNF22开发治疗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4062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83284.9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检测生物样本中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试剂盒和方法,属于UPLC‑MS/MS检测技术领域。所述试剂盒包括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标准品,其中,所述色氨酸及其代谢物包括:3‑羟基犬尿氨酸、5‑羟色胺、犬尿氨酸、黄尿酸、色氨酸、犬尿喹啉酸、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5‑羟基吲哚乙酸、3‑吲哚乙酸和3‑吲哚丙酸。所述方法利用UPLC‑MS/MS对所述色氨酸及其代谢物进行检测,根据峰面积建立标准曲线,从而得到所述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利用本发明检测色氨酸及其代谢物,操作简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可准确、快速地同时检测色氨酸及其代谢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3273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378365.0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PC: G06T17/00 , G06T17/10 , B29C64/106 , B29C64/386 , B33Y10/00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膝关节软骨缺损补缺块的计算机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取健康的兔膝关节,固定,脱钙,石蜡包埋,纵向连续切片;每一张切片进行番红O染色后拍照,兔膝关节的内部三层结构显示为不同的颜色,利用计算机程序将每张图片重建成三维立体图像,主要用于显示膝关节内部解剖结构;取兔进行关节软骨缺损造模,固定后行micro-CT逐层扫描,构建出具有关节软骨缺损的膝关节的三维立体图像;利用3D二维重建程序将番红o染色的三维立体图像和micro-CT三维立体图像比对后获得关节软骨缺损补缺块的计算机模型,包括补缺块的外部宏观结构(包括大小、形状)和内部解剖结构(包括透明软骨层、钙化软骨层和软骨下骨,以及钙化软骨层与上下两层之间复杂的界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18685014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451731.0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翻身床的外展固定手架,包括床体,床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设有卡板,卡板的顶部设有卡槽,卡槽的内部设有连接条,连接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固定套的外部设有滑套,滑套的一侧设有托板,托板的顶部设有固定带,固定板呈C形,固定板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条、连接条和托板,使患者双手放置在托板之上,随后通过固定带进行固定,保证患者双上肢伸直外展状态,同时防止肘关节的挛缩,滑套可以在固定条的外部滑动,从而使得托板可调节角度,帮助患者双上肢的外展,该装置保证双上肢充分外展,预防肩肘关节的挛缩畸形,充分暴露腋下创面,预防黏连,促进创面愈合。
-
公开(公告)号:CN214761519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660108.9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Inventor: 李军政
IPC: A61B9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咽喉头颈外科固定托架,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吸盘,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相对面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上表面横向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横向调节丝杠。该咽喉头颈外科固定托架,能够将患者的头部放置在承接托板上表面,并利用弧形护板对头部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设置T型滑槽、T型滑块、横向调节丝杠和小型步进电机,能够通过小型步进电机转动带动横向调节丝杠转动,驱动T型滑块和承接托板运动,从而能够达到缓慢对患者的头颈部位进行拉伸的目的,满足手术过程中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