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33774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680027709.4
申请日:2006-08-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1 , H04L1/0027 , H04L1/20 , H04W28/24
Abstract: 公开了多载波通信方法,能够在满足QoS的同时,改善频率利用效率,并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如摘要附图的上段所示,通信终端在初次报告CQI时,报告通信线路的带宽所包含的所有子信道的CQI。但是,在第二次或其后的、到容许延迟时间的剩余时间较多的情况下的CQI报告时,如下段所示,通信终端与初次报告时不同,只报告通过本次的频率分配所分配的、子信道序号1和2的子信道的CQI。
-
公开(公告)号:CN101167271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80014577.1
申请日:2006-04-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15542 , H04W16/26 , H04W28/18 , Y02D70/446
Abstract: 公开了通信中继装置,能够改善在中继目的地的差错率特性而提高吞吐量,同时减轻干扰功率而防止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的降低。在该装置中,接收发往基站的信号(ST1010),并且进行解码处理等(ST1020)。而且,进行比特差错判定(ST1030),在没有比特差错时进行再生中继处理(ST1050)。有比特差错时,对每个副载波的接收质量进行阈值判定(ST1120至ST1130)。在接收质量为阈值以上时,该副载波被输出(ST1140),而在接收质量小于阈值时,不进行该副载波的中继(ST1150)。发送进行了任一种处理后的信号(ST1060)。
-
公开(公告)号:CN101151831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80010317.7
申请日:2006-03-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5/023 , H04L5/0007 , H04L5/0037 , H04L5/006 , H04L27/2601 , H04W36/06 , H04W48/08 , H04W48/16 , H04W72/085
Abstract: 公开了多载波通信方法,能够防止随着对新的移动台装置分配副载波而发生降低了另外的移动台装置的吞吐量。在该多载波通信方法中,获得从BS(100a)分配给MS(150a)的多个已分配副载波中的任意副载波的接收质量信息,以及从BS(100b)能够新分配给MS(150a)的多个可分配副载波中的任意副载波的接收质量信息。然后,基于接收质量信息,从多个已分配副载波中选择释放副载波,从多个可分配副载波中选择新分配副载波。新分配副载波具有与多个已分配副载波中除释放副载波以外的任何副载波不同的频率。然后,指示BS(100a)进行所选择的释放副载波的释放,并指示BS(100b)对MS(150a)分配所选择的新分配副载波。
-
公开(公告)号:CN101103583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680002167.5
申请日:2006-01-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5/1469 , H04L5/023 , H04L27/2646 , H04L27/2655
Abstract: 公开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在OFDMA-TDD系统等的上行链路通信中,能够提高传输效率。采用该方法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控制单元(108),对基于OFDMA-TDD方式与基站(100)进行通信的移动台(#p)及移动台(#M)各自的发送定时进行控制。上行链路发送定时控制单元(108),获取有关移动台(#p)及移动台(#M)各自的传播延迟时间τp、τM的信息。另外,上行链路发送定时控制单元(108),在传播延迟时间τp小于传播延迟时间τM的情况下,决定移动台(#p)及移动台(#M)各自的发送定时,以使在上行链路区间中基站(100)开始接收来自移动台(#p)的码元的定时,比在同一区间中基站(100)开始接收来自移动台(#M)的码元的定时提前OFDM码元长度L的αp(αp为自然数)倍。
-
公开(公告)号:CN101091340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580045198.4
申请日:2005-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2 , H04L1/0071 , H04L1/04 , H04L1/08 , H04L5/0007 , H04L5/0044 , H04L5/0048 , H04L5/0058 , H04L25/0204 , H04L25/0232
Abstract: 公开了在重复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中,在对相同的数据码元进行码元合成时,确实地获得分集增益的无线通信方法等。在步骤ST420,数据码元配置单元(105)决定所复制的数据码元S1~S4各自的配置目的地,以使相同的数据码元不被配置到信道估计精度差的数据码元的配置目的地序号(7、8)。在步骤ST430,按照步骤ST420的决定,数据码元配置单元(105)将从重复单元(102)输入的4种类的数据码元S1~S4分别配置到从信道估计误差预测单元(104)输入的1帧中。
-
公开(公告)号:CN1957552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80016722.5
申请日:2005-05-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37 , H04L27/2649
Abstract: 一种调制装置,能形成频率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的OFDM信号。该调制装置中配置:调制器(6、8(11、13、106、108、111、113)),以具有奈奎斯特频率的2倍差的载波频率,对具有奈奎斯特滚降频率特性的调制对象信号进行调制;以及合成器(10(15、110、115)),通过将调制器(6、8(11、13、106、108、111、113))的输出合成来得到调制输出,该调制输出相对调制对象信号具有2倍的速率且具有相同的奈奎斯特滚降倾斜。由此,可将倍速波重叠在同一个频率上而不改变奈奎斯特滚降倾斜,从而能够得到频率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的OFDM信号19。
-
公开(公告)号:CN1898889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80038232.0
申请日:2004-12-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5/06 , H04L27/2602
Abstract: 提供一种提高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吞吐量的无线发送装置。在该装置中,MT个发送/接收单元(122-1~122-MT)分别对应于MT根天线(121-1~121-MT),并且通过对应的天线(121-1~121-MT)发送前导信号及数据信号。MT个发送/接收单元(122-1~122-MT)通过使用副载波(141、142、143、144)中的被分配在每根天线(121-1~121-MT)上的副载波来发送前导信号。MT个发送/接收单元(122-1~122-MT)通过使用具有与副载波(141、142、143、144)不同频率的副载波(140)来发送数据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883145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480034010.1
申请日:2004-11-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413 , H04B7/0851 , H04L1/0057 , H04L1/0071 , H04L1/0086 , H04L1/0618 , H04L1/1819 , H04L5/0023 , H04L25/03229 , H04L25/03305 , H04L25/03324 , H04L25/03891 , H04L27/2628 , H04L27/265 , H04L2025/03414 , H04L2025/03611
Abstract: 软判定部(503、506)对在分离部(501)使用信道变动矩阵的逆矩阵运算而分离的各个调制信号(502、505)进行虚拟判定。信号点削减部(508、510、514、516)使用虚拟判定结果(504、507)来削减被复用的调制信号的候补信号点。软判定部(512、518)使用削减过的候补信号点进行正确的判定来获得各个调制信号的接收数据(RA、RB)。由此,能够以较少的运算次数获得差错率特性良好的接收数据(RA、RB)且不会使数据传输效率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754332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380109960.1
申请日:2003-12-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7/0087 , H04B17/336
Abstract: 在单径信道模拟时,直接输入数字基带处理单元41的输出信号,并且接收机噪声加入单元103一边保持整个信号电平的恒定一边将模拟了因衰落引起的SNR变化的接收机噪声加入,而在多径信道模拟时,通过瞬时变化加入单元101和短/长期间变化加入单元102仅将振幅变化加入到路径中的各信号中,且使通过自动增益控制单元104合并了各路径的信号的电平保持恒定。因此,无需等待射频电路53的开发完成,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接收系统50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和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也能够评价数字基带处理单元41的信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689251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03824603.1
申请日:2003-06-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B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8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其能够执行增益控制而不会使分集处理后信号的S/N比恶化。该通信设备包括:比较单元(11),用于比较由各个分支的AGC控制器(10a,10b)计算和输出的增益设置值;和转换器(1004a,1004b),用于从在比较单元(11)中获得的增益设置值中产生与各个分支相对应的增益调整信号,以便根据来自转换单元(1004a,1004b)的增益调整信号来执行各个分支的可变增益放大器(5a,5b)的增益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