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缝合机的挂布板及挂布针

    公开(公告)号:CN205242021U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20580478.6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程林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缝合机的挂布板及挂布针,所述挂布板包括板体与挂布针,所述挂布针均匀的连接在所述板体的一侧,板体上均匀地设置有插接孔。有益效果为:直接采用传动机构驱动该挂布板沿直线运动进行送料操作,相较于埋夹机避免手工送料而且布料挂于挂布针上位置相对固定,水口可控。另一方面,相较于缝盘机在主针与辅针保持原有穿针速度下,可通过调节布料的送料速度可以应对不同针距的布料,泛用性较强,而且在固定布料时只要等间距将布料插接在挂布针上,工作强度大大降低,有效地减少人力成本。

    一种缝合机
    25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35597U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20579084.9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程林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合机,包括机架、用于挂接布料的挂布板、缝纫机头、挂布板驱动机构、至少一对卷布轮以及至少一对拉布轮,所述缝纫机头、挂布板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卷布轮上下对称地且弹性地滑动连接于缝纫机头的入料口,所述拉布轮上下对称地且弹性地滑动连接于缝纫机头的出料口,所述挂布板与挂布板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挂布板在挂布板驱动机构驱动下自缝纫机头的进料口经过卷布轮,在缝纫机头对挂布板上的布料进行缝合操作后,拉布轮靠拢夹紧挂布板、转动地将挂布板抽离缝纫机头。有益效果为:可直接驱动穿接有布料的挂布板沿直线运动进行送料操作,相较于埋夹机避免手工送料而且布料挂于挂布针上位置相对固定,水口可控,并且可以有效地对布料的最前端与最后端进行缝接操作,避免再加工程序。

    新型手动封箱器
    25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95989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562997.X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程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动封箱器,涉及箱盒快速封装领域。包括与封箱器相连的附加机体;附加机体垂直方向上设置有转换按钮;转换按钮下端一侧竖直方向上固定有伸长板;伸长板与转换按钮之间转轴连接有锥形压轮,锥形压轮右端母线与水平线垂直;伸长板与附加机体间连接有复位拉簧。本实用新型可以既可以封装平面缝隙,又可以封装边角上的缝隙,提高了手动封装器的适用性。

    颈椎治疗推拿装置
    25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09309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296337.1

    申请日:2015-05-10

    Applicant: 程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治疗推拿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固定板的前端设有头部固定套,所述的头部固定套的右侧固定颈椎定位套,所述的颈椎定位套包括定位壳体,定位壳体的中间为弓形防护垫,所述的防护垫的内部设有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的底部设有内弧形卡槽,颈椎定位套的底部连接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平衡轮、传动杆、偏心轮,所述的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平衡轮,所述的平衡轮的中心轴上通过传动杆连接偏心轮,所述的偏心轮与支撑块底部的内弧形卡槽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实现对颈椎部位的活动,防止颈椎部位变形,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轻了颈椎压迫神经带来的问题,提高了治疗效果。

    一种单系统针织机罗拉位置改进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007587U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20584166.9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程林森

    Inventor: 程林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系统针织机罗拉位置改进结构,包括左、右针板、左、右罗拉卷布辊和罗拉齿轮轴座,左、右罗拉卷布辊支承设置于罗拉齿轮轴座上,左、右针板呈八字形设置于左、右罗拉卷布辊的上方,所述罗拉齿轮轴座上经升降机构连接于机身上,升降机构外接调节手轮。该结构简单,能实时调整确保间纱有效长度,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电脑横机天杠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007580U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20584145.7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程林森

    Inventor: 程林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脑横机天杠定位装置,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定位板,两定位板的相对面上均设有多道与天杠对应的凹槽,两定位板上设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通过两定位板上与天杠对应的凹槽卡接天杠并由螺栓穿接定位板上螺栓孔锁紧实现压合定位天杠,能大大提高定位安装效率,快速准确定位,长期工作不易松动、变形,有利于保证织物的质量、降低定位使用成本。

    一种新型盲道系统
    2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69290U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20652574.3

    申请日:2012-12-03

    Applicant: 程林森

    Inventor: 程林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新型盲道系统,包括盲道,播放器提示标记,立杆,播放器,压力开关,压力发电机,蓄电池和喇叭,其特征在于在盲道上有播放器提示标记,播放器提示标记旁有立杆,立杆上有播放器,播放器上有喇叭,喇叭下有压力开关,压力开关后有压力发电机,压力发电机后有蓄电池;盲人走到盲道上碰到播放器提示标记就会知道旁边有播放器,然后走到立杆旁,按动压力开关,播放器通过喇叭播放当时所在的位置和附近的相关信息,盲人按动压力开关的同时为压力发电机提高压力为蓄电池蓄电,节约能源。

    热泵供暖系统
    2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02421U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20603693.X

    申请日:2012-11-10

    Applicant: 石程林

    Inventor: 石程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供暖系统,包括:压缩机、换热器一、节流装置、换热器二和水箱;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换热器一中冷媒管的一端口连接,压缩机的冷媒进口与换热器二中冷媒管的一端口连接,换热器一中冷媒管的另一端口通过节流装置与换热器二中冷媒管的另一端口连接;换热器一的出水口与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换热器二的进水口连接有三通接头一、换热器二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有单向阀、电控截止阀和三通接头二,三通接头一与三通接头二连接,三通接头二与换热器一的进水口连接。通过三通接头和电控截止阀,实现对输送给换热器二提供蒸发热源的回水的控制,实现了冬季采暖运行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干扰,提高了热泵供暖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效率。

    热泵冷暖系统
    2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47684U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20323839.5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石程林

    Inventor: 石程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冷暖系统。热泵冷暖系统,包括:压缩机、换热器一、节流装置、换热器二、四通阀和水箱;压缩机的冷媒进出口、换热器一中冷媒管的一端口和换热器二中冷媒管的一端口分别与四通阀连接,换热器一中冷媒管的另一端口通过节流装置与换热器二中冷媒管的另一端口连接,换热器一的出水口与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换热器二的出水口与换热器一的进水口连接。通过回收利用用户端设备回水的余热,给换热器二提供蒸发热源,使热泵系统得以正常运行,从而实现了冬季采暖运行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干扰,并且在低温运行时也有较高的制热效率,提高了热泵冷暖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效率。

    空气源热泵及供热水系统
    26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26214U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20022938.5

    申请日:2011-01-20

    Applicant: 石程林

    Inventor: 石程林 魏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及供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包括外壳和固设在外壳中的压缩机,外壳上固设有总冷媒出口和总冷媒入口,还包括:套管式蒸发器,套管式蒸发器包括第一冷媒管和第二冷媒管,第一冷媒管同轴套设在第二冷媒管的外部,第一冷媒管通过毛细管与第二冷媒管连通,压缩机的进口与套管式蒸发器连通,压缩机的出口与总冷媒出口连通,总冷媒入口与套管式蒸发器连通。通过设置套管式蒸发器,使套管式蒸发器中的第一冷媒管和第二冷媒管均可以传输冷媒,使套管式蒸发器能够充分利用流回到空气源热泵的冷媒的余热,使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中依然具有较高的能效比,实现提高了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