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504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99082.5

    申请日:2016-1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7/06 B32B27/08 B32B27/18 B32B27/28 B32B2307/5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以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化合物及热塑性聚苯并咪唑(PBI)为原料,通过制备PBI膜,将其与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化合物树脂体系预聚体薄板交叉铺层,经热固化处理得到一种含PBI膜的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化合物树脂体系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在插入少量PBI膜可获得突出的抗冲击性能,且其热性能及其它力学性能均高于或不低于未插入PBI膜的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化合物树脂体系;该材料体系在航空、航天等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一种环氧树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9932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654028.1

    申请日:2015-10-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将120~150份分散乳化剂聚醚二元醇和100份软化点低于30℃的双酚A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再加入乙二胺等环氧树脂固化剂,经固化处理后自然冷却,得到环氧树脂微球的白色乳液;再将白色乳液进行清洗、过滤、干燥,即得到一种环氧树脂微球。本发明提供的环氧微球,它的粒径尺寸可依据原料的不同配比,在800nm~5μm之间调节,得到产品的粒径大小均一。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微球,由于不使用有机溶剂,且原料、制备过程中的废料可回收再利用,因此,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同时,环氧微球的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且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一种含超支化硅氧烷结构的有机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3041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410352307.8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9/12 C08G77/18 C08G77/26 C08G77/3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超支化硅氧烷结构的有机锡及其制备方法。将带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氧烷溶于醇中,得到溶液A;缓慢调温至0~60℃后,将由锡类引发剂和醇混合后的溶液B滴入溶液A中,反应3~6h,经过滤、烘干,得到一种含超支化硅氧烷结构的有机锡。本发明通过调节聚硅氧烷的分子量以及聚硅氧烷与有机锡的反应比例,得到具有催化活性不同的含超支化聚硅氧烷结构的有机锡系列,其锡含量低于小分子有机锡的值,同时无卤素存在,具有低毒特性。本发明提供的有机锡带有端氨基,能与多种基团反应;超支化聚硅氧烷结构的性能优势有助于使热固性树脂得到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79424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732441.0

    申请日:2014-12-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C1/46 C09C3/06 C09C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聚苯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盐酸掺杂聚苯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反应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石墨烯-聚苯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物。经修饰的碳纳米管穿插在石墨烯的片层之间,隔绝了片层间的连接,解决了石墨烯的易堆叠问题。经修饰的碳纳米管通过物理法包覆在石墨烯上,即保持了石墨烯自身优异的电学性能,又使石墨烯共轭平面的π电子离域不受阻碍。将复合物加入聚合物,能有效提高介电常数,并大幅度降低因石墨烯片层的相互接触而引起的电导损耗,在制备兼具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复合材料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周期短、工艺简单、环保等特点。

    一种自修复氰酸酯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9748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744762.8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氰酸酯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将乙烯基封端的低分子量聚苯醚(PPO)树脂加入到氰酸酯(CE)树脂体系中,以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催化剂,通过低温工艺处理CE/PPO树脂体系获得高性能自修复CE树脂体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含有乙烯基封端的PPO在CE成型过程中可以维持其热塑性特性,使固化后的CE树脂体系在发生损伤后,通过加热体系,PPO成分可融化流动填充裂纹实现材料的修复,对提高材料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树脂体系可用于制备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电子器件等。

    一种圆片磷酸铝/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494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032295.0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片磷酸铝/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圆片状磷酸铝的制备工艺是:按铝、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3~1:5,将含铝与含磷的化合物在温度为40~100℃的条件下反应10~30min,制得磷酸二氢铝前驱体,再加入5.5~17摩尔的去离子水,得到磷酸二氢铝前驱体溶液;降温至0~20℃,用碱溶液调节pH值至4~6,在0~20℃下保温8~12h,反应结束后,经洗涤、抽滤,去除杂质,得到直径为1~1.5μm的圆片状磷酸铝;按重量计,将100份熔融态的可热固化树脂和3~50份圆片状磷酸铝混合均匀,经固化后得到一种阻燃圆片状磷酸铝/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所述的圆片状磷酸铝含有大量的羟基,在树脂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并获得良好的界面作用力,使复合材料具有阻燃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操作工艺简单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